《儒林外史》版本考订及其他
厉鼎煃
发表于《安徽史学通讯》1958年第4期。
本文对《儒林外史》的初刻本、评点本、铅印本等版本源流问题,以及吴敬梓生平和《儒林外史》的写作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考述。
《儒林外史》原书应为五十卷
章培恒
发表于《复旦学报》1982年第4期。
本文从金和《儒林外史跋》和吴敬梓生平相关资料的梳理入手,结合《儒林外史》文本和思想分析,指出第五十六回之不出于吴敬梓手笔,实极明显;认为金和大概觉察到了这一回不像是吴敬梓所写,但却没有发现另外还有五回也是后人窜入。
《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真伪辨
陈 新 杜维沫
收入《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本文由分析文本资料入手,结合金和生平事迹、作品思想主旨和出版通则,推定第五十六回并非伪作;卧闲草堂本扉页上“新镌”两字可知卧本极有可能是初刻本,它所根据的底本应该就是传抄本,而所谓“金刻本”不过是子虚乌有之谈。
关于《儒林外史》的评本和评语
孙 逊
发表于《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www.xing528.com)
本文对《儒林外史》的各评本系统和源流进行了梳理,并对各个评本系统的评语作了综述和评价,认为以卧本上的评语价值为最高,山樵、齐眉则等而次之。
论《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乃吴敬梓原作
顾鸣塘
发表于《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本文在仔细研究了新发现吴敬梓佚著《诗说》和推敲了《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的基础上,指出此回为吴敬梓所著无疑。
《儒林外史》新证:宁楷的《〈儒林外史〉题辞》及其意义
郑志良
发表于《文学遗产》2015年第3期。
以往学界在研究宁楷与吴敬梓的关系时,所用材料是嘉庆八年(1803)刻本《修洁堂集略》,但宁楷还有《修洁堂初稿》存世,此稿成于吴敬梓去世(乾隆十九年,1754)之前。稿中有宁楷所作《〈儒林外史〉题辞》及其他有关《儒林外史》的研究材料。本文从《〈儒林外史〉题辞》入手,考证《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内容为吴敬梓原稿所固有,并非后人伪作窜入;根据《修洁堂初稿》判定,宁楷即是《儒林外史》中“武书”这一人物的原型。
《修洁堂初稿》及《〈儒林外史〉题辞》考论
叶楚炎
发表于《文学遗产》2015年第6期。
本文根据《〈儒林外史〉题辞》和宁楷本人的作品,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考证出载有《〈儒林外史〉题辞》的《修洁堂初稿》一书的完成不会早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也便是在吴敬梓去世至少十年后方才成书;论证《〈儒林外史〉题辞》在宁楷著述中所处的位置较为特殊,从内容看也基本都集中于小说的下半部;同时指出,以宁楷为原型塑造的小说人物“武书”在书中有种种超乎寻常的表现,而在宁楷的诗文作品和“幽榜”之间也充满了诸多微妙的联系,因此宁楷可能便是《儒林外史》中“幽榜”一回的增补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