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愉扬
三年,我一次又一次地仰望那个身影,感受着那个熟悉的名字带给我的震撼。
阶段考试、模拟考试稳坐年级第一,汉字听写大赛一等奖,每次上培优被各科老师不自觉地青睐……他就像一道光,打在整个年级的上方。
我总能在上楼时远远地看到他的身影,从二楼到五楼,从初一到初三。我仰望着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背影,任凭几股人流挡住视线。大概,那几级台阶真的很远,远到三年的时间,我都没有真正走完。他的成绩足够辉煌,闪耀到周围的一切都暗了下去。只剩一双双仰望的眼睛。目光如炬,而他便是焦点。我终究,还是忍不住,在仰望时,暗自感到不甘。
只可惜,不甘的力量太小,不足以支撑我走完那几级台阶。我不知多少次,在考试后默默感叹我与他的差距,仰望的目光下,心中那仅存的一丝不甘又弱了几分。我只能,在失落中,努力去抓住心底要溜走的不甘,紧紧盯住前方那个身影。我只能,在窗外墨蓝色天空中仅存的几点遥远的灯光陪伴下,再多做一道题,再向前挪一点。我无数次地在考前将一张写着目标的小条一把拍在桌前,又在考试结束后无奈地悄悄把它撕下,揉成一团后望着它在空中飞出完美的弧线,就像仰望着那个身影走过楼梯的又一个拐点。
我仰望着那个渐渐远去的身影,不觉加快了追赶的脚步。其实,我早已习惯这种仰望的感觉,也早已习惯那个不断追赶不断失败的自己。我也许早已在心底想过多次,要不要把那一点不甘藏起来,甚至扔掉。但无论何时,只要我看到那个身影,不甘就会偷偷地冒出来。我也知道,只有心存不甘,仰望才能成为我的一部分动力,支撑我去做更好的自己。(www.xing528.com)
慢慢地,我终于发现,我所真正仰望的,可能不只是那个熟悉的身影和他辉煌的成绩,还有一个在前方等着我的更好的自己。我接受了三年来令我不安的仰望的距离,笑着走向不远处的自己。
小飞,你成长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个自带光环的人吗?永远站在最前面,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他好像代表了我们不能达到的高度。
张愉扬这一篇很写意地表达了这样一种状态,但是她巧妙地把“仰望”这个实实在在的动作,跟“我”的羡慕与渴望结合起来。
那个身影的辉煌高大以及“我”的不甘与努力。这一部分的行动或者心理描写都不错,但文章最精彩的还是最后的领悟:那个“他”,其实是“更好的自己”!其实这样思考的时候,对“榜样”的羡慕或者嫉妒,以及暂时不能匹敌所带来的煎熬和痛苦就化解了,“我”的心胸为之豁然开朗。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不会“不断失败”了,因为,我已经相信那是可以实现的目标,“我接受了三年来令我不安的仰望的距离,笑着走向不远处的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