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豪
我嗜甜,爱吃糖呀蜜呀的。于是老家的年糕也成了我的最爱。
老家每逢过年都做年糕。纯糯米面的年糕晶莹剔透,像上好的羊脂白玉;掺了黄米面的年糕黄澄澄的,仿佛童话里星星的颜色,入口比白年糕更软糯筋道三分。
妈妈说她小时候吃的年糕却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逢过年姥姥做年糕时,都会掺许多比黄米面便宜的玉米面,掺多了就不怎么黏了,口感差许多。尽管如此,在当时,也只有过年才能吃得到。妈妈在饭桌上悠悠地讲着当年的年糕,桌上盘子里的年糕莹白又光洁,我的思绪随妈妈的讲述飘到了老家的灶膛前……
一放寒假,我都会到大姨家玩几天。那时候她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我最喜欢站在旁边看大姨蒸年糕。她先把黄米面和糯米面倒进一个大盆,然后一点点加入温水,边加水边搅拌,然后再加入红豆、豇豆和蜜枣,再搅拌均匀待用。
大姨蒸年糕都用那种老式的大铁锅。她在大锅里加入半锅水,放好篦子,铺上屉布,把拌好的糕面团成一个个的圆球,码放在篦子上,再轻轻地把它们压平,然后盖上锅盖便开始用劈柴烧火。不一会儿,缕缕的白气从锅的边缘慢慢地钻出来,大锅的上方逐渐被一团升腾的云雾所笼罩。约莫一个小时后,年糕就蒸熟了。掀开锅盖,大团大团的白气扑面而来,一锅黄澄澄的年糕呈现在眼前。年糕一块块黏在一起,连成一片;蜜枣也开口笑了,丝丝缕缕的甜香夹杂着黄米、糯米和豆子的清香在空气中氤氲开来。(www.xing528.com)
我看着大姨把年糕取出来切成块,来不及等她装进盘子,就夹一块入口,丝丝缕缕,缕缕丝丝,都是清香甜美的味道。
一日一日我慢慢长大,年龄在变,身高在变,年糕的味道却永远不变。那丝丝缕缕的清香甜美,一直都在我的记忆中,到永远,永远。
又盼今年的年糕。
大铁锅、劈柴火、缕缕热气、黄的年糕白的年糕,这真是年的味道。同样,做年糕的流程、做好的年糕的色香味,王怡豪的描写细致生动,有些语言很口语化,比如“掺许多比黄米面便宜的玉米面,掺多了就不怎么黏了,口感差许多” ;有些语言又很典雅,比如“纯糯米面的年糕晶莹剔透,像上好的羊脂白玉”“ 入口比白年糕更软糯筋道三分”,所以她的年糕很诱人。
那么,问题来了,妈妈的年糕作用在哪里呢?只是为了引出我对大姨蒸年糕的回忆吗?这样恐怕就低估了妈妈年糕的作用。两代人有两代人的回忆,每一种回忆都会因为回忆者的处境、心境的不同而蒙上不同的色彩,那么,妈妈的回忆可以从哪个角度来丰富主题呢?你试着思考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