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一棵树,探索心灵深处

借一棵树,探索心灵深处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感觉这样的作文特别走心。小飞,你想想看,我们课本上就有不少呢。小飞,我们要做这样的练习还是从植物开始,你可以继续写你认领的那一棵树,也可以换成其他植物:用我们之前练习的方法,观察它的习性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通过这一植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借一棵树,探索心灵深处

小飞:老谷,常睿博、翼小明、梁佳睿他们几个的作文不只是观察后的随笔了,他们借树来表达更完整的思考。我感觉这样的作文特别走心。

老谷:就是这样的。随着观察习惯的养成,你会越来越专注而周到,你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同步得到提升;观察不只让你向外完成了与世界的连接,还帮你向内完成了与自己情绪、情感的连接,比如关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我们国家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面对不断增长的感染人数,你慢慢就可以敏锐地把握自己情绪的细微变化了。写这方面的作文,你就可以在观察和记录中渗透自己的感情了。这样,人和树和自然万物都可以合一,写作就不单单是文字的组合,也不仅仅是学习任务了。

另外,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特别饱满,但是表达太过直白又觉得感染力不够,我们可以选择借外物来表达情感志趣的手法,这样内在的情绪与外物相得益彰,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并且,我们眼里的外部世界,本来就有一大部分是我们自己的情感投射,所以杜甫才会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可以更有意识地借助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情。

这一点,我们的先人做得特别好。小飞,你想想看,我们课本上就有不少呢。(www.xing528.com)

小飞:嗯——像周敦颐的《爱莲说》、陆游的《咏梅》、王冕的《墨梅》……嗯,老谷,你觉得我可以写这样的文章吗?

老谷:当然了,小飞。当代作家也有不少这样的作品呢,像你小学学过的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还有七年级下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等。小飞,我们要做这样的练习还是从植物开始,你可以继续写你认领的那一棵树,也可以换成其他植物:用我们之前练习的方法,观察它的习性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通过这一植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小飞:我有点儿迫不及待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