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写作文?打开走向世界的通道

如何写作文?打开走向世界的通道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开始主动观察的时候,我们便跟世界有了更深入更直接的连接,也就主动打开了走向世界的通道。观察力就是我们打开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知世界的能力,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社会生活中,观察力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小飞,你可以向经典作品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走在校园的小径上,两旁挺立着些哨兵似的梧桐。我走到认领的那棵梧桐树下,细细端详着。

如何写作文?打开走向世界的通道

小飞:我认领了一棵树,现在做什么呢?

老谷:现在就可以开始观察了。当我们开始主动观察的时候,我们便跟世界有了更深入更直接的连接,也就主动打开了走向世界的通道。

观察力就是我们打开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知世界的能力,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社会生活中,观察力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凡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我每认识一批孩子,都会让他们在校园里认领一棵梧桐树,开始持续地观察这一棵梧桐树。这么做是提醒大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尤其是三篇现代文,都是以自然景物为写作对象的。小飞,你可以向经典作品学习,培养自己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首先,观察要有顺序。

天儿凉了,秋叶开始伴着秋之圆舞曲翩翩起舞。校园里,法国梧桐的影子在小路两旁交映着,时不时地露出一缕阳光,斑驳,婆娑。看着这暗灰的树影,我情不自禁地往上看,那树干,不粗却强劲,不知这结实的树干下会有怎样的根。看着这成剥落状的,马上要掉了似的树皮,我有一种冲动,想要把树皮剥下来,但却一次次控制住了自己的手。接着往上看吧,眼前一片茂密,梧桐叶在空中编织出一匹带花纹的丝绸。一只只大小不同的手掌托着一个个或黄或绿的绒球儿。刹那间,我在叶尖儿中看到了一点儿黄,也是,都入秋了。就是这点儿黄,让梧桐绿得不那么单调。树上偶尔飞来几只家雀儿,给梧桐带来些许生机。最巧的就是再刮起点儿风,它指挥着梧桐叶“沙沙”地唱着,与家雀儿的歌声应和着。眼前,耳边,都一起被净化了。梧桐,一棵树,我的朋友。

上面这段文字是东方瑜写的,“往上看”“接着往上看吧”就提示了她观察的顺序和写作的顺序,这样观察有条理,写作也有条理,读者就容易读懂你的意思。当然,观察的顺序也不止从下到上这一种,你可以列举出其他的顺序吗?

我们还能从很多句子(加粗、画横线)当中读到《春》和《济南的冬天》的感觉。在语言学习中,模仿常常是第一步。我们要有学以致用的意识,但是模仿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这只是一种方法而已。

其次,观察要细致深入。

走在校园的小径上,两旁挺立着些哨兵似的梧桐。一层又一层的青中带黄的波浪盖在梧桐粗壮的枝臂上,远远一望,犹如一把蒲扇,驱走了炎炎夏日。我走到认领的那棵梧桐树下,细细端详着。这棵树有着更加凹凸不平的表皮和颜色分明的树干,它黑黑的树皮在萧瑟的秋风中脱落了许多,露出一片儿平滑的暗黄。这样,一片儿黑,一片儿暗黄,给树穿上一件带斑点儿的花衣。靠在上面,感到十分舒适、安全。“啪——!”秋风送来一片落叶。我看着这片小巴掌似的叶子,它大部分都呈现出一片儿暗黄,只有底部留着点儿绿,上面覆盖着一层沙粒,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我捡起它,闻到一股润湿的泥土的气息。

这段文字是李逸真写的。他打开了自己的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多个感觉器官,重点写了树干、树皮和树叶,有颜色、大小、形状、质地、气味和落叶的声音。观察细致深入了,写的内容就丰富了很多呢。他还用了好几个比喻句,很生动形象。小飞,你有没有发现,他也在模仿?

树杈上生长的便是绿叶了。这些叶子自入夏以来,就换上了深绿的夏装,看起来就有说不尽的凉爽。一场秋雨过后,有一些叶片提前换上了黄衣,让人看着都能感受到一丝暖意。当这些早秋的叶子彻底枯黄,微微皱起脸的时候,就会有一阵秋风送着它打着旋儿地落下。它落下得极轻极轻,没有一点儿声音,可能是怕震碎了这校园的宁静吧!每天上学,都能见到红砖路上落满了黄叶,伴随着阵阵凉爽的秋风,好像也伴着悠悠古风。如果叶子里还含有些水分,走在上面有一种软绵绵的感觉。如果叶子是干的,走上去还会发出脆生的声音。

赵晨茜这一段写得更是具体,单是叶子就写了近两百五十字。以一场秋雨为背景来观察,从颜色到声音,从具体的形象到宁静氛围的营造,还有风和红砖路的衬托,叶子的形象具体可感,也很有感染力。

小小的我,认领了一棵大大的梧桐树。我们相处的时日还不多,可它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它是那么美。阳光朗照的下午,走在学校的甬道上,片片金叶飘落下来,伴我们放学。我来到了梧桐前,阳光透过树叶的斑点与缝隙星星点点地射下来,映出点点光圈、道道光印。枝叶的边沿仿佛让阳光缝上了一层金边,又似镶上去的闪钻。小叶片们密密地挨着,好像争着抢着为我们遮阳送荫,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回家。和风拂过,小叶一颤,活泼极了!它们笑着,舞着……

同样是写叶子,魏语含侧重写阳光下的叶子的光影,也是很好的角度,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非常灵动。(www.xing528.com)

小飞:老谷,我现在明白了,一棵梧桐树是可以这样观察、这样描写的。

老谷:是的,小飞。你可以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树的形状、枝干的形状、叶子的形状,还有它们各自不同的颜色,甚至更细致地观察叶子的正面和背面的颜色、叶子边缘和中心的颜色;你可以打开自己的 嗅觉、触觉、味觉去闻一闻、摸一摸,甚至用舌尖去品一品;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去观察,去看一天里时间的推移、光线的变化给树的颜色、明暗、影子带来了什么不同;你还可以根据天气来观察阴晴、风雷、雨雪情况下树的变化……

小飞:嗯,这感觉就更有意思了。

再次, 有主观色彩地观察就会写出更多有文学味的文字。

天渐渐凉了,而校园中的梧桐树还是一如既往地在甬路的两旁静默着,只是似乎比夏天时显得憔悴了。树根深深地扎进泥土,粗壮的树干上有几道长长的疤痕,好像是梧桐树不愿过冬的愁容。树干的上方,分出几条略细的枝干,好像是一只只手臂,托起了一朵朵黄绿的云。叶子有些依旧是绿的,也许这是它们一年中最后的绿色吧。然而有些叶子的叶梢上已经泛出了黄,甚至还带着些深棕色,这样,在一片叶子上出现了三种渐变的颜色。有些叶子禁不住秋风的考验,随风落到了甬道的红砖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是它在和大树、同伴们道别。落在地上的叶子大多是棕黄色的,已经干枯了,变得无比脆弱,用手轻轻一碰就会残缺不全,只能看到叶子清晰的纹路。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向人们诉说着:“秋天来了!”

朱楚凝集中观察了梧桐的树干和叶子,除了打开多个感官去观察和描写外,我们还能从她的文字里读到更多的感情色彩。你可以试着朗读一下我加粗、画横线的词句,是不是颇有些感伤、怜惜呢?可见,她不只是在客观观察,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样文字的感染力就更强了。

小飞:老谷,为什么是梧桐呢?

老谷:首先,这是我们学校里最常见的树,大家每天都会无数次在它的树荫下走过,便于我们多次、持续地观察。

其次,梧桐会是我们对校园的重要记忆,是感情的触发点。记得有一年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上,我发言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们,再看一看操场周围的梧桐吧”,我本来想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校园生活,没有想到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说这一句竟然戳了泪点。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原因,梧桐树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象,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诗词都用梧桐营造氛围、表达感情,“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等等。当然还有“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传说。当我们观察和写梧桐树的时候,就可以与这些情绪相接。

小飞:哦,那我就明白了。

老谷:小飞,我们训练的是对梧桐的观察,但是我们不止于梧桐,要以此为起点去不断学习观察自然、观察周围的人、观察生活,明确观察的对象,有计划有顺序地持续观察,打开多个感觉的通道去观察。在观察中,你必定能不断发现对象的新特点,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相信你的目光不只是向外的,你同时也会看向自己的内在,变成一种自我观察和检视,这是不是就更高级了呢?

我们是以梧桐为观察的对象来培养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以写实为主。不过有些同学会以梧桐为写作契机,表达更完整的思考,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