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保险经济学:保障性保险的决策与期望值模式不相符

行为保险经济学:保障性保险的决策与期望值模式不相符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准保险经济学将保险公司使用的“期望值思维”模式平移到消费者身上,认为消费者会通过计算期望效用的方式来考量自己购买保险是否划算。在本书建立的行为投保决策理论中,消费者投保的效用和边际效用的计算,仍然采用了上述“期望值思维”模式。但是,这种被称为理性的“期望值思维”方式其实高估了消费者的智商。因此,我相信,需要通过艰难思考进行运算的期望值思维模式很难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投保决策中。

行为保险经济学:保障性保险的决策与期望值模式不相符

标准保险经济学保险公司使用的“期望值思维”模式平移到消费者身上,认为消费者会通过计算期望效用的方式来考量自己购买保险是否划算。在本书建立的行为投保决策理论中,消费者投保的效用和边际效用的计算,仍然采用了上述“期望值思维”模式。

但是,这种被称为理性的“期望值思维”方式其实高估了消费者的智商。设想一个生活中最简单的选择:“天气预报说今天降雨概率40%,那早上出门要不要带雨伞呢?”这事儿常常令人们举棋不定,因为无论带伞还是不带伞,都无法使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感觉自己的选择是最佳的。具体而言,无论是“带伞了没下雨”还是“不带伞下雨了”,人们都可能会觉得自己早上的决策有误。只有在“带伞且下雨了”和“不带伞没下雨”这两种情形下,人们才会觉得自己早上的决策一定是做对了。看起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常常是结果导向,而不是期望值导向的。

再想想期望值理论是如何发明的,帕斯卡这样高智商的数学家兼物理学家苦思冥想很多年才发明出来的,将可能性与后果两者结合起来考察不确定选择的期望值计算公式和期望值决策理论,普通公众是很难顺畅地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其实,越是科学家经过艰难思考才得出的理论和思考方法,越是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学习,却越是难以被普通公众在生活决策中普遍使用,普通公众需要的和使用的往往是“快捷方式”或“经验法则”。

按照我的教学经验,凡是需要经过大量思考才能想出来的算法、公式、思维模式等,在课程上都很难被同学们较快地接受,更不容易被运用到生活决策中。因此,我相信,需要通过艰难思考进行运算的期望值思维模式很难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投保决策中。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曾经在一次投保决策实验中招募了43名研究生被试,要求每名被试针对24种风险场景独立做出是否购买保险的决策(被试面临的每个风险的保险决策都类似于图20-1,当然,每个风险的实际参数会有所不同)。购买保险和保险金赔付都采用代币进行交易,但被试的所有代币会在实验结束时都以一定的比例兑换人民币,是“真刀实枪”的保险交易(郭振华、朱少杰,2014)。当然,本实验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世界的投保决策,因为在实验中,被试投保所需保费,在正式实验前已由实验组织者通过要求被试参加测验的方式提前发给了被试,被试面临较为虚弱的投保预算约束。(www.xing528.com)

实验结束后,我们对43名被试做了访谈,要求他们回答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出投保决策的。访谈结果表明,尽管我们在实验中直接给出了风险发生概率和出险后的损失规模(这在现实世界的投保决策中其实是很难得到的)。但是,在风险信息如此清晰的条件下,43名被试中,在决策过程中计算过期望损失(纯保费)或有“期望值思维”的被试只有5名,其中3名被试直接计算了期望损失,2名被试将“保费/损失”与“出险概率”相比,体现了期望值思维;其余38名被试均没有进行任何计算,而是直接采用了比较主观的快捷决策方式,比如“出险概率高就买”、“损失程度高到一定程度就买”、“‘损失/保费’高了就买”、“保费便宜就买”等。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尽管人们没想到用期望值思维进行投保决策,但其行为确实按照期望值思维进行投保决策,这是经济学家经常使用的“套路”,但这一点没法验证。

图20-1 被试面临的保险决策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