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折现现金流模型假定,个体未来各期的贴现率r是固定不变的,但大量实证研究反复表明,个体的贴现率r是时期t的递减函数。这意味着人们对未来期限中的前期现金流的贴现率较大,对未来期限中的后期现金流的贴现率相对较小,反映出人们的一条普遍心理特性:人们对推迟眼前的事情更缺乏耐心,而对于推迟未来的事情却不甚关心。如此,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就与标准模型的描述不同了。
例如,Ainslie和Haslam(199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被试都表示,他们更偏好可立即兑付100美元的支票而不是2年后可兑换200美元的支票;但这些被试同时又表示,他们更偏好8年后可兑换200美元的支票而不是6年后可兑换100美元的支票。显然,被试们的前两年的贴现率大于第6年至第8年的贴现率
再比如,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Thaler,1981)曾通过问卷调查让被试回答:如果让被试推迟获得一笔应得的钱,那么被试需要获得多少钱才愿意。以当下获得15美元为例,等待时间(或延迟时间)分别为3个月、1年和3年时,被试们要求的获得金额的中位数分别为30美元、60美元和100美元。于是,经过复利公式计算得到:等待3个月、1年和3年的月度平均贴现率分别为26%、12.3%和5.4%。但是,等待1年的月度平均贴现率为12.3%其实意味着,如果最初3个月的月度贴现率为26%,则从第4个月到第12个月的月度贴现率肯定远低于26%;同理,等待3年的月度平均贴现率为5.4%其实意味着,如果最初1年内的月度贴现率为12.3%,则从第13个月到第36个月的月度贴现率肯定远低于12.3%。可以看出,被试们的贴现率是随时间递减的。
(www.xing528.com)
图9-1 前高收低的实际贴现率
大量实证研究都表明,随着时间延展,人们的贴现率前高后低,而非标准折现现金流模型所假定的始终如一的贴现率,如图9-1所示。据此,行为经济学家构建了双曲线贴现模型(如D(t)=(1+αt)-1等)和准双曲贴现模型(如D(t)=1(当t=0时);D(t)=βδt(当t>0时))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贴现行为。
不过,实际贴现率曲线是在标准贴现率曲线之上、之下还是如图9-1所示的与标准贴现率曲线交叉,在相关研究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结论。不过,从Frederick,Loewenstein and O’Donoghue(2002)对相关实验研究结论的综述来看,被试们在短期内(如几个月内或1年内)的贴现率普遍较高,高于同期的市场基准收益率,但对长期中后期的贴现率是否高于市场基准收益率,无法得到明确的结论。由于储蓄性保险期限很长,可以推断,个体的实际贴现率曲线与标准贴现率的相对位置,很可能是如图9-1有交叉点的样子。
这种对“眼前的未来”更缺乏耐心的人性,必然会对人们的储蓄决策(和保险公司的储蓄性产品设计)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由于贴现率其实就是客户的要求回报率,而贴现率前高后低,就说明,一般投资者在进行长期储蓄决策时,希望长期储蓄产品的卖方最好能够提供前高后低的收益率,而非前后一致的收益率。这点肯定会让读者费解,一个储蓄性产品,其现金流入和流出确定后,就决定了一个唯一的内部收益率,卖方怎么能够在一个产品上提供前高后低的收益率呢?且看后面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