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工具性假设化解质疑:理性仍是有效的!

使用工具性假设化解质疑:理性仍是有效的!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里德曼显然赞同阿尔钦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阿尔钦似乎为经济学继续坚持理性假设找了依据。这说明经济学家可以“工具性”地假设一切消费者都是“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

使用工具性假设化解质疑:理性仍是有效的!

1.阿尔钦首次提出理性可作为工具性假设

尽管阿尔钦认为个体不是完全理性的,但是,他认为理性仍可以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但只是工具性假设。阿尔钦这一看法也主要体现在其1950年发表的《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中。在该文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中,阿尔钦认为,第一,当存在不确定性时,理性或“最大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个体面对的是不同“行动”带来的不同的“结果概率分布”,而最终结局会实现某个被选定概率分布的某个结果,这个结果几乎不可能是最大化的结果。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或利润最大化毫无意义。第二,现实经济体系中的企业以实现正的利润进而存活下来为行动准则,而不是以利润最大化或理性为行动准则。第三,进一步地,企业存活下来的一种有效途径往往是偶然性和运气,是环境选择或企业正好适应了环境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努力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结果。第四,尽管存在偶然性和运气,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失效,也不意味着资源配置是随机的,这里提出的方法只影响经济学工具和概念的使用方式,而不影响经济分析方法的有用性。

阿尔钦认为,即使不确定性排除了“利润最大化”,即使当市场价格和技术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没有按照经济学思维在生产上做出调整,但生产的边际分析仍然是正确的,只不过,经济学分析本质上评价的是企业的相对存活能力。例如,当实际工资上涨时,生产的边际分析告诉企业应该调整劳动力(如减少劳动力使用),但现实调查表明可能很多企业并不进行这样的调整。然而,尽管如此,具有较低“劳动/资本”比率的公司将会有相对较低的成本,这些公司将更可能存活下来。换句话说,虽然企业动机是非理性的,但经济学家仍然可以使用生产的边际分析理论来预见企业的未来存活状态,那些“看起来不理性”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2.弗里德曼等人的坚定支持

阿尔钦向《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投稿《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一文时,该刊主编是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很快就回复说文章只要略做修改就可以发表了。弗里德曼显然赞同阿尔钦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阿尔钦似乎为经济学继续坚持理性假设找了依据。(www.xing528.com)

在1953年发表的著名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弗里德曼坚定地认为,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必受到现实的检验,关键在于其必须要有预测能力。如果在一个不现实的假设基础上构建的理论模型具有预测力,那么该理论还是科学的。弗里德曼说:“某一理论是否‘足够’真实这一问题,只有通过考察该理论所取得的预测,对于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是否是足够令人满意的,或者有比来自其他假说的预测更令人满意的回答。然而,一个理论可以通过其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而不必考虑其预测的准确性这种看法,已经广为流传,并成为经济理论因其非现实性而遭受的旷日持久的批评的根源所在。这些批评大多是不相关的,从而,由这种批评所促动的经济理论改革也大多是不成功的。”

为了弥补其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弗里德曼引入了波普尔的思想,强调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标志。意思是说,一个理论是否科学,不是从假设与现实的相符程度来判断,而是从其预测的结论和现象的相符程度来判断。但无论如何,只有通过可重复经验检验的结论,才是科学的理论。

弗里德曼还提出过一个简单的随机模型,证明一个按照随机游动花钱的、完全非理性的消费者最终(如果能够生存下来并被经济学家观察到的话)会被迫在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停下来,以至于竟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这说明经济学家可以“工具性”地假设一切消费者都是“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

进化论角度来看,经济学中的“理性”,既不是个体与生俱有的天性,也不是个体后天学习和模仿的习得,而是长期进化过程中进化剪刀在个体行为上留下的印痕。人类行为之所以具有“最大化”的理性特征,是因为只有最大化的人类行为才能穿透漫长的、危机四伏的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