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的整座大厦都建立在“理性”或“最大化自身利益”这一基础上。通俗地讲,理性或最大化就是对“付出”与“获得”所做的比较分析。当付出给定时,人们会追求尽可能多的获得;当获得给定时,人们会追求尽可能少的付出;当有限的资源面对一系列给定的付出与获得时,人们会选择其中差距“获得-付出”最大的,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理性”,按照这种理性行为的人就是所谓的“经济人”。按照叶航的总结,主流经济学的“最大化分析”可以浓缩为一个公式:MUi/Pi=λ。
在马歇尔建立的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学理性的具体表现至少有如下8种:
1.消费理性
在收入约束下,消费者会通过理性选择购买物品来实现效用最大化,其选择结果(或消费均衡)可以描述为:MU1/P1=MU2/P2=…=MUn/Pn=λ。其中,MUi为第i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Pi为第i种商品的价格;λ为常数,表示收入的边际效用。该公式说明,在既定的收入和商品(和服务)价格条件下,消费者会理性地使自己花费在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得到边际效用相等,从而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实现其收入资源的最优配置。
2.生产理性
这里把MUi看作生产者投资生产第i种产品所获得边际收益MRi把Pi看作生产者投入生产第i种产品的生产成本Ci,并假定固定投入不变,那么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收益MRi最终会呈递减趋势,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于是,当生产者以有限的资源面对生产n种产品的投资决策时,只有当MRi/Ci=λ时,生产者才能获得总收益的最大化。即生产者会理性地使自己投资在每一种产品上的最后一元生产成本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从而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
3.商品交换理性
如果消费者有不同的商品结构,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边际效用。如果对甲来说商品A的边际效用比商品B大,对乙来说,商品B的边际效用比商品A大,那么,理性的甲和乙就可能发生商品交换,当甲用商品B与乙交换商品A后,双方的效用都会得到提高。据此,经济学认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通过交换可以取得双赢的结果,这就是个体的商品交换理性。
4.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性
如果生产者的资源禀赋不同,即他们拥有不同的劳动、资本和技术,则同一种商品由不同的生产者生产就会有不同的成本。如果甲生产商品A所用的成本比乙低,乙生产商品B所用的成本比甲低。根据经济理性的要求,甲和乙之间就可能产生分工与贸易。当甲与乙分别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组织生产并进行贸易时,双方的效率都将得到提高。这就是生产者的分工与贸易理性。(www.xing528.com)
5.市场理性
根据MUi/Pi=λ可以推断,如果边际效用MUi不变,价格Pi降低,人们就会增加对第i种商品的消费,因此商品需求与价格成反比;同理,根据公式MRi/Ci=λ可以推断,如果Ci不变、MRi降低,人们就会减少第i种商品的生产,因此,商品供给与价格成正比。由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两条曲线的交点处就形成了“均衡价格”。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理性的生产者就会不断进入这个行业,增加供给,市场价格随之回落;反之,理性的生产者就会退出这个行业,减少供给,市场价格随之增加。
在一个能让生产者自由进出的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操纵者,生产者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生产者增加一单位产量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其利润就会增加,理性的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反之,理性的生产者会降低产量。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利润达到了最大化,生产者达到了最优规模。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生产均衡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由于没有人能够操控价格,这时的生产规模和价格水平同时体现了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消费者也将实现效用最大化。因此,经济学认为,竞争的市场是最能体现经济理性的市场,从而也是最具效率的市场。
6.寻租和设租理性
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而生产者由于政府管制原因不能自由进入该行业,市场价格就不会由于供给增加而回落,这就是垄断市场,垄断者可以获取高额利润。由于垄断可以获取高额回报,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生产者就会想方设法取得垄断权或维持垄断地位,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向政府管制部门支付腐败租金,只要租金成本低于垄断超额利润即可,这就是“寻租”。反过来,对于掌握权力的政府官员而言,只要缺乏有威慑力的惩罚措施,收受贿赂的成本很低,官员们就很容易接受“租金”,甚至会人为地设置很多审批环节,以便有更多的机会收受“租金”,这就是所谓的“设租”。显然,从经济学来看,寻租和设租都是理性行为,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有特许经营权和政府官员腐败成本过低。
7.搭便车理性
从MUi/Pi=λ还可以看出,任何边际效用MUi的取得都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Pi。但有些所谓“公共产品”带来的效用却无须直接付费,例如公共草场、灯塔、城市道路、免费公园等;有些产品虽然收费,但远低于成本,如城市地铁、公费医疗等。在无法收费或收费不足的情况下,理性的个体会滥用自己的消费权利或过度消费,导致“公共的悲剧”和“搭便车”,结果可能导致草场荒芜、灯塔失修、道路拥挤、地铁挤破头、公园败落等。从经济学来看,“搭便车”也是理性行为,根源是某些商品无法收费或付费太低。
8.外部化理性
最后是生产的“外部性”问题,如化工厂随意排放污水和废气,没有支付自己本该支付的环境成本,而且政府和社会也没有对其进行罚款等处理。在这类情况下,当成本无须自己支付时,理性的生产者会倾向于过度生产,导致市场失灵,即无法达到完全竞争时最有效率的市场均衡状态。从经济学来看,负外部性企业的过度生产也是理性行为,根源是其无须支付外部性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