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推动学者们开展行为保险经济学研究,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六个方面:①美国自然灾害问题启动了行为保险经济学研究;②心理学中“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和决策”研究成果助力行为保险经济学研究;③对非理性保险需求的解释和相关实证研究;④保险供给的非理性行为及其解释;⑤Kunreuther et al.(2013)建立了一个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保险市场分析框架;⑥国外保险学术界举办专门会议呼唤建立行为保险经济学理论。
第一,美国自然灾害问题启动了行为保险经济学研究。1970年代,在美国,White、Slovic和Kunreuther三位教授最早观察到了人们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奇异行为,即政府的抗灾计划往往假设人们的行为是经济理性的,可能遭受自然灾害的理性家庭会购买相关保险,但实践表明,人们的行为并非是经济理性的,即便政府补贴保费,大量灾区家庭也不会主动购买洪水保险(Kunreuther et al.,1977,1978;Slovic et al.,1974)。上述市场异象激励学者们寻求影响人们保险决策的心理、社会等因素,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只有真正理解人们在风险状况下的思维和决策机制,才能制定出真正有效的灾害管理政策。
第二,“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和决策”研究成果助力行为保险经济学研究。①1970年代初,心理学界对人们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发展出了系统研究成果,发现人们在估计不确定事件的概率或不确定量值的数值时,会采取若干“启发式原则”将复杂任务降低为简单的判断操作,包括代表性启发式、可得性启发式、锚定与调整启发式等,这些启发式原则虽然被广泛使用,但人们的判断结果却与理性计算结果有很大偏差(Tversky and Kakneman,1974)。将其运用到保险决策中就会发现,既然人们在风险判断上存在偏差,自然会导致其保险决策偏离标准保险经济学的预测。②1979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模型“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基于参照点的损失条件下呈现风险喜好而非风险厌恶,并且用高估小概率风险解释了人们为何会购买保险。
第三,对非理性保险需求的解释和相关实证研究。①相关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人们为何不愿为小概率大损失风险投保。最有代表性的解释是Kunreuther和Pauly(2004,2006)提出的“门槛决策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当出险概率超过个体自己认定的心理阈值时,个体才会关注该风险,否则,就认为风险不会发生,无须购买保险。为什么人们会采取门槛决策法呢?首先是因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不但信息不全,而且只有有限的时间和能力来处理信息,只能采用直觉法进行决策(Kahneman and Tversky,2000;Gilovich,Griffin and Kahneman,2002);其次是因为出险概率低导致买保险的收益低,而概率低导致信息搜寻成本高,由于信息搜寻成本大过买保险的收益,所以,人们不会考虑为“小概率大损失风险”购买保险。②非理性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大多数保险实验研究都聚焦于小概率风险的投保决策,探求人们不愿为小概率风险投保的原因,如Slovic等人(1977)、McClelland等人(1993)、Ganderton等人(2000)和Laury等人(2009)通过实验验证是否存在“出险概率低导致投保率低”这一因果关系,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支持这一假设。此外,Friedle et al.(2014)通过实验研究人际比较对投保率的影响,发现当风险之间具有相关性时(如自然灾害风险),在人际比较作用下,人们的投保率低于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的情况。Jaspersen and Aseervatham(2017)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代表性启发式和情感启发式思维会对保险需求造成影响。Chang,Huang and Wang(2018)采用健康保险数据分析发现,人们对健康保险的购买行为和退保行为受城市日均空气污染指数波动的影响,呈非理性波动。(www.xing528.com)
第四,保险供给的非理性行为及其解释。从现实来看,保险公司的供给行为也具有非理性特征,如大型灾难事件发生导致保险公司发生大规模赔付后,保险公司往往会大幅提高保险费率,甚至拒绝承保,即便这样的业务会给公司带来很高的期望利润也是如此。针对上述现象,Greenwald and Stiglitz(1990)提出的解释是,即便分散化投资的股东是风险中性的,保险公司的管理层往往也是风险厌恶的,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而不是期望利润最大化。保险公司管理层为何会风险厌恶呢?因为公司管理层将其最大的资产“人力资本”投入了保险公司,无法实现理想的分散化投资,当保险公司出现无偿付能力甚至破产时,管理者的职业声望会受到很大损失。Kunreuther et al.(1993)和Cabantous et al.(2011)则对保险公司核保师们的承保决策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财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核保师在定价和承保决策中呈现风险厌恶和模糊厌恶(ambiguity averse),当风险较大或模糊不清时,倾向于更高价格甚至直接拒保。
第五,Kunreuther等人建立了保险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2013年,Kunreuther,Pauly and McMorrow合作出版了《保险与行为经济学:在最容易被人误解的行业提升决策水平》,该专著研究了保险市场上买方、卖方和监管者的实际行为,将其与标准经济学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保险市场参与者的实际行为常常偏离标准经济学的预测,“异象”很多,然后,基于行为经济学,探讨了这些异象发生的原因。在理论构建方面:①从需求角度,该专著建立了一个多目标需求模型。该模型认为,消费者的保险购买决策是多目标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这些目标包括:投资目标、满足第三方(如债权人)要求、情绪目标(如消除担心)、满足社会准则或认知规则(别人都买自己就买)、保持与营销员的关系等。这些目标的权重因人、情形和时间而异,自然会导致保险消费偏离理性行为。②从供给角度,该专著建立了一个描述性的供给决策模型。该模型认为,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往往是风险厌恶和模糊厌恶的,当风险较大或无法准确评估时,公司管理层会过高定价甚至拒绝承保,导致公司行为偏离了利润最大化目标。
第六,国外保险学术界呼唤行为保险经济学。①Outreville(2010)提出,分析和理解保单持有人的行为,是保险领域的重要问题,呼唤将行为学研究方法应用于保险领域,并称这一新领域为“行为保险学(Behavioral Insurance)”。②2011年,佐治亚州立大学风险经济分析中心与慕尼黑风险与保险中心共同举办了第一届“行为保险经济学”国际会议,四篇会议论文在《风险与不确定性杂志》专刊发表,均聚焦于人们的低投保率问题,Richter,Schiller和Schlesinger(2014)在总结性论文《行为保险经济学:理论与实验》中提出,鉴于行为学模型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越来越流行,在保险市场也需要行为学的加入。③Harrison and Richter(2016)讨论了行为保险经济学的5种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模拟调查法、实验室实验法、实际数据分析法和田野自然实验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