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中国电影业从1978年到2008年这30年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9),我把它叫作传统电影的最后辉煌;第二个阶段(1990—1999),这是转型中的市场低谷;第三个阶段(2001—2008),我把它称作全球化背景下的艰难蜕变。
传统电影就是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那个年代进电影院看电影是整个社会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我把它称为“大电影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电影业延续了1949年之后国家计划经济的体系,电影的制作和放映全部由国家下达任务、投入资金,制片厂、发行公司和电影院都是国家的机构,统一发行和放映,我们把它叫作“统购包销”。
这十年也是中国电影院观众最多、最辉煌的时期。在1978年、1979年,观影人数最高达到293亿人次,当时全国只有10亿人口,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年进电影院29次。今天,在全世界都已经进入电视娱乐统治的时代背景下,国人人均每年进电影院的次数下降到1次上下。相比之下,1978年至1989年这一阶段简直是天方夜谭的时代,因此,我把它称作中国电影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后一个辉煌的时期。
电影市场的这一“井喷”式的繁荣,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电影重新开始大量拍摄,另一方面有300多部“文化大革命”中被禁演的老电影复映,使中国电影业从制作到票房、观众人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国有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1980年每月发行量900万册,创造了世界杂志发行量最高纪录,也印证了这一时期电影业的辉煌。
这个时期中国每年拍摄近百部电影,主要包含三类影片:第一类是关于革命斗争的电影;第二类是对历史和现实,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反思的影片;第三类是文化艺术探索片。大家比较了解的是“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这时候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我们“第四代”中国电影人的很多重要的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拍摄的,像《城南旧事》《老井》,都属于“第四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获得了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观众踊跃看片,创作者的思想解放,批判现实主义与电影语言、形式的创新,促使电影的新人、新作层出不穷,80年代成为中国电影人最为眷恋的黄金时代。(www.xing528.com)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中国为什么有“第四代”“第五代”这样的说法,这是中国特殊的艺术现象,由于20世纪的后半期,中国在政治、社会方面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个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另一个是“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两个重要的转折点,使得生活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人的作品有了明显的代际区别。
前三代,我举几个代表作,中国电影最早诞生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拍了一个京戏《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拍的《难夫难妻》;“第二代”导演处在三四十年代,比较有名的作品有《神女》《马路天使》《小城之春》;“第三代”导演处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时期,代表作有《白毛女》《舞台姐妹》《乌鸦与麻雀》。
不久前去世的谢晋导演就是“第三代”导演,他是反思题材电影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最好的作品——被我们称作“历史反思三部曲”,都拍摄于80年代,即1981年的《牧马人》、1983年的《天云山传奇》和1986年的《芙蓉镇》。他从影60年,横跨中国好几个时代,对中国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和家庭伦理情节的模式构成了谢晋导演的艺术特征。
中国20世纪80年代从“左”向“开放”转变,过程很艰难。1979年一部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在中国上映,《大众电影》杂志在封底登了这个影片的剧照,没想到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连续几期《大众电影》发表了很多读者来信,讨论该不该登这样一张接吻的照片,因为从1949年之后中国的电影银幕上是没有接吻画面的,是不允许的。在1.2万封读者来信中,有三分之二赞成刊登,有三分之一反对。由此可以看到这十年中所有人都在进行思想的转变和学习,我们电影人也是这样。1986年,谢晋导演在他的电影《芙蓉镇》里用了很长的接吻镜头来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反映了谢晋导演的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