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的选片人重要,而掌舵人——主席则更为重要。
德哈登先生从1980年起担任柏林节主席,到2001年退休,长达21年。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从那里走向世界和他的鼎力支持分不开。他曾经说过:“世界一流的电影节在评奖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寻找新鲜的东西。中国电影90年代初在各大电影节的‘大丰收’,原因在于它给国际影坛带来了新的电影形态和文化表达。”
是啊,从1980年开始,他坚持年年聘请中国电影参赛或展映,让世界通过电影了解隔绝多年的中国,直至1988年《红高粱》获得最高奖——金熊奖;1992年5月《霸王别姬》获戛纳金棕榈奖、8月《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金狮奖、1993年2月我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获柏林金熊奖,中国电影在一年内包揽三大电影节大奖的空前、也可能绝后的“大丰收”,都和电影节的主办人的可贵的文化艺术坚持密不可分。理论家戴锦华说过:“商业电影是复制再生产,艺术电影承担的是创新实验,十个艺术电影中有八个都要掉入沼泽,因为它们在走新路;一部电影走通,整个电影产业的纵深就出来了。”商业电影的价值靠市场的票房证明,艺术电影的价值则要靠有坚持、有见地的电影节的评选来体现。
《香魂女》在柏林的获奖也出乎我自己的预料。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家庭伦理剧,形式、风格方面的创新不多;优点在于剧作上人物形象刻画独特、丰满,斯琴高娃的表演充满艺术魅力,她得个女演员奖有可能。幸运的是那一届的评委主席是刚刚获过金熊奖的张艺谋。后来他对我们说:“全部参赛电影看完,我发现大家对两部中国电影都比较满意;我听说柏林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届评奖里只允许一项并列,即‘双黄蛋’,我就在讨论时主动提出两部中国电影并列金熊奖,获得通过。”“双喜临门”的结果使大家非常高兴,一起聚会庆功,从此成了专业上的好朋友。(www.xing528.com)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香魂女》的影响远远超过《本命年》。第二年的香港电影节上,《香魂女》的放映非常受欢迎,并获得了香港影评人的“年度十佳影片奖”;1995年,《香魂女》又成为第一次在台湾的“大陆电影展”的影片。这一切与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推荐是分不开的。
纵观世界上几十个著名的国际电影节,寻找到文化艺术造诣高、热爱电影事业的主席和选片人,并保持相对长时间的稳定,是其成功的秘诀。他们把策划、举办好的电影节当作自己的人生的主要职业与责任,具有令人赞赏的献身精神和工作能力。我把他们称为“电影节人”,令人崇敬的“电影节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