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正常书写工具笔迹分类及特点—可疑笔迹检验

非正常书写工具笔迹分类及特点—可疑笔迹检验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刷写过程中,书写工具与承受物之间的摩擦阻力不大,与刻写相比,书写运动稍微轻松一点。但非正常的书写工具依然严重制约和干扰着书写人的书写活动,使笔迹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书写端较软,则书写运动相对流畅,且布料、毛料之类的软性书写物具有较好的储“墨”性,蘸一次着色物后可书写多个笔画。

非正常书写工具笔迹分类及特点—可疑笔迹检验

(一)刻写笔迹

刻写笔迹是利用非正常的硬性书写工具,在物体上刻出凹痕而形成的立体字迹。如用小刀、铁钉、钥匙、大头针、玻璃片、树枝等,在树木、电线杆、墙面、石板、铁门、地面等物面上刻写的字迹。它不同于篆刻艺术,是书写人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或为掩盖个人笔迹而采用的一种特殊的书写方式。

刻写的姿势通常为站立和蹲立,一般需悬肘、悬腕,以肩部为书写支点,同时可能受到空间狭小、光线微弱或气候寒冷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刻写笔迹的形成条件比较复杂多样。其内容大多是政治性标语口号、人身攻击类的诽谤性词语或某些刑事案件的现场留言,图54所示为某刑事案件现场里用尖刃刀具刻写于地面上的笔迹。

图54 尖刃刀具刻写于地面上的笔迹

在书写过程中,刻写工具与承受物之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摩擦力),这组作用力影响着正常的书写运动,是形成刻写笔迹的基本要素,也是刻写笔迹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刻写笔迹特征变化紧密相关的因素有三个:刻写工具、承受物和书写人。首先,刻写工具的特性主要是指刻划工具接触端的形状,如尖形的、钝形的,或者扁形的、圆形的,再或者是有刃的。尖形、圆形物体书写时,摩擦力小,书写运动比较自如,笔迹表现比较正常。钝形、扁形物体书写时,摩擦力大,书写运动受阻,笔迹表现变化较大。其次,承受物体表面的形状、表面的光滑度和花纹纤维分布会影响到书写运动的进行。如在玻璃上、铁皮上书写,由于其表面比较光滑,书写时容易滑动,会导致某些笔画过长;又如在树皮、水泥墙面上书写,由于其表面比较粗糙,书写时摩擦力大,会导致某些笔画过短;再如在圆柱状物体表面书写,撇、捺笔画较短,较长的横画不直。最后,书写人对不利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影响笔迹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这种适应能力的大小同书写人书写技能的高低成正比,即如果书写人书写技能较高,其克服、适应不利条件影响的能力较强,笔迹变化较小,甚至同正常书写的笔迹无明显差别;如果其书写技能较低,克服、适应不利条件影响的能力较弱,则笔迹变化较大,会严重限制书写习惯的暴露。

由于在刻写过程中书写运动遇到阻力和干扰,刻写笔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运笔及由于运笔的改变而涉及有关笔画和偏旁部首的搭配比例的变化。

1.运笔形态的变化

首先,笔画运行僵直呆板。如果在较坚硬的物体表面上用尖锐的利器刻写,书写用力越大,刻痕越深,摩擦阻力越大,书写运动受到的干扰也越大,运笔中的轻重、疾徐等节奏性动作特点表现不明显,笔画运行显得僵直呆板,连笔动作减少或消失。其次,笔画弯曲、跳动或间断。如果承受物表面凹凸不平,刻写时运笔容易跳动,笔画出现间断、错位或残缺现象。如果顺着承受物上的沟纹运行,容易形成弯曲或偏斜的笔画。再次,钩笔、挑笔、点笔易改变运笔方向。钩笔、挑笔、点笔的刻写运行较难,常由从下向上的挑钩变为另起笔自上而下作钩;挑笔有时变为撇笔;点画往往拉长,斜点易变为小竖或小横笔。最后,转折笔画形态生硬或分笔完成。受摩擦阻力的影响,刻写转折笔画时比较吃力,不能运行流畅,有些转折弧度、角度及其形态特征难以完整地反映出来,显得比较生硬,或因分次刻写而由多个笔画组成。

2.搭配比例的变化

由于摩擦阻力较大,书写人需用力刻写,刻痕较深,笔画较短。但如果用力过猛,一旦冲破阻力障碍,控制不住刻写工具,便出现滑动现象,使得部分笔画过长。因此,容易出现部分单字的搭配失调、比例失称。当承受物表面存在粗糙的纹理、无规律的裂痕或凹凸不平时,一次刻写所形成的笔画有时不完整,需要进行补笔或重描,从而出现笔画增加或凌乱现象。但有些单字的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刻写不便,补刻也不方便,则出现省略或缺失笔画现象,同时也会影响单字结构的整体协调性[1]

(二)刷写笔迹

刷写笔迹是利用非正常的书写工具蘸取着色物后在物体上涂刷而形成的字迹。刷写工具通常为毛刷、拖把、树枝、手指等,着色物通常为墨水、油漆、染料、油料、血液等液态物或粉墨状固态物。刷写的姿势通常为站立和蹲立,书写人有时需要借助搭台、梯子或吊绳,以便在高处书写。书写时一般得悬肘、悬腕,主要以肩部为书写支点。其书写方式与传统毛笔书写基本相同,但由于刷写工具的形状、着色物的性状、承受物的性状、书写姿势等与毛笔书写相差甚远,笔迹变化较大。

在刷写过程中,书写工具与承受物之间的摩擦阻力不大,与刻写相比,书写运动稍微轻松一点。但非正常的书写工具依然严重制约和干扰着书写人的书写活动,使笔迹发生较大变化。与刷写笔迹特征变化紧密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刷写工具因素和书写人因素。第一,刷写工具因素。首先是刷写工具的形状,它决定了执握的部位和执握的手。如果刷写工具较短、较小,如普通毛刷、夹着布料的短棍、夹着棉球的镊子等,书写时通常为单手执握书写工具的末端。如果刷写工具较长、较大,如笤帚、拖把等,书写时通常为双手执握书写工具的中端或末端。如果用手指直接作为书写工具,则可选择左手或右手的一个指头或多个指头。其次是刷写工具的书写端性状,它影响到书写运动的开展。如果书写端较软,则书写运动相对流畅,且布料、毛料之类的软性书写物具有较好的储“墨”性,蘸一次着色物后可书写多个笔画。如果书写端较硬,则书写运动比较僵硬,且木棍、手指之类的硬性书写物不能较好地储“墨”,蘸一次着色物后的书写量很小,在书写过程中需要经常蘸取着色物。第二,书写人因素。书写人因素与刷写活动紧密相关,首先是书写人的书写技能,一般而言,书写技能越高,越能较快适应不利的书写条件,刷写笔迹的变化相对较小;反之,则变化较大。其次是书写人平时有无训练,有些书写人平时从事美术或宣传工作,经常练习使用毛笔和美工笔等进行书写活动,比较擅长运用这些书写工具,且会根据工作需要刷写多种字体,刷写笔迹与正常书写笔迹相比变化较小。但如果书写人平时从未或很少使用刷写工具,而是突然改用,则其刷写笔迹变化较大。

刷写笔迹因刷写的工具不同呈现出多种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运笔形态的变化

刷写笔迹的运笔比较僵硬、呆板;大部分单字能保持横平竖直;由于不易灵活变化刷头运行方向,连笔动作减少或消失;起收笔通常为直起、直收,鲜见侧起、顿压收或回转的起收;点画多为顿压形成,长形点、弧形点较少;转折笔画通常为弧形,如果呈角形,则多为两笔组成,图55所示为毛刷蘸墨水书写于墙面上的笔迹。

图55 所示为毛刷蘸墨水书写于墙面上的笔迹

2.搭配比例的变化

当单手或双手执握书写工具末端时,控制笔的能力会下降,使得部分笔画过长或过短,单字的搭配比例关系呈现不协调性。如果书写工具是树枝、手指等硬性物,则需经常性蘸取着色物,部分笔画出现断笔或不完整,也会影响单字结构的协调性和完整性。因其储“墨”量较小,在连续书写时,笔画中多出现条状笔痕,线条先粗后细,颜色先浓后淡,图56所示为手指蘸血迹书写于报纸上的笔迹。

图56 手指蘸血迹书写于报纸上的笔迹

3.书写速度的变化(www.xing528.com)

很多人使用非正常的书写工具刷写之前,对这种工具比较陌生,操作不熟练,书写动作僵硬,不得不降低书写速度。因此,刷写笔迹的书写速度一般比较慢。

(三)喷写笔迹

喷写笔迹是指书写人用喷罐、喷枪和一些用于装饰用的喷雪剂、喷彩剂等为书写工具,通过指压喷嘴,以喷射的方式将色料喷写在承受物上形成的笔迹[2]

喷涂是通过喷枪或碟式雾化器,借助于压力或离心力,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表面的涂装方法,可分为空气喷涂、高压无空气喷涂、静电喷涂以及各种派生的方式。其中,空气喷涂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气流,流过喷枪喷嘴孔形成负压,负压使漆料从吸管吸入,经喷嘴喷出,形成漆雾,漆雾喷射到被涂物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漆膜。它是目前油漆涂装施工中采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喷涂工艺,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喷涂效率高,涂膜质量好;缺点是涂膜消耗量大,环境污染较严重,对操作人员健康有损害,需要增设环保设施。实际案件中出现较多的手喷漆就是利用空气喷涂原理改装成的简易喷涂装置。

根据空气喷涂原理改装制作的各种喷涂装置,喷口直径多样,压力大小不一,但总体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喷写笔迹能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点。

1.运笔特征

在喷写过程中,书写动作较容易受到喷写者持罐喷写手法的影响,因此,喷写笔迹的运笔特征变化较大。喷写者可以双手持罐,也可单手持罐。当喷写者手部力量较小时,例如女性或体弱者,通常会选择双手持罐,其视线会受手臂的阻挡。书写支撑点一般为肩部、腰部或足部,且手腕、手臂保持相对固定状态,不能灵活上下、左右弯曲和移动,运笔动作受到约束。所以,笔画运行显得比较生硬,不容易出现侧起笔和回转起笔的现象。当喷写者单臂持罐时,书写支撑点为肩部,为悬腕、悬肘书写。由于需要用食指扣压或者拇指按压喷罐开关,会直接影响其腕部的灵活性,导致书写动作不流利,笔画呈横平竖直状。有时喷写者手指因长时间按压而疲劳,扣压或按压力度不够,使个别笔画不能全部书写完成。另外,当书写笔画到尽头时,如果不能及时减少扣压或按压力度而松开阀门,在某些笔画的收笔处会出现回转或多余动作。喷写笔迹由于是利用喷罐压力将油漆喷射出来,其起收笔的笔锋和笔力特征往往不能表现出来,笔画大多粗细一致,如图57所示,喷写笔迹中运笔特征发生一定变化。

图57 喷写笔迹中运笔特征的变化

2.搭配比例特征

喷写人在利用喷罐这种特殊工具喷写时,因按压、扣压的力度使用不当,往往对喷出色料的剂量掌握不够合适,在笔画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停顿、笔画长短不一的情况,对搭配比例特征存在一定影响。当喷写笔迹的字形比较大时,喷写者手臂的挥舞会使有些笔画被拖拉得较长;当书写者出现疲劳,或是喷罐中的喷漆量或喷压力不够时,会形成短、细笔画或出现停顿重描现象。同时,某些笔画的长短不一致会对整个单字的大小、宽窄比例关系造成影响。图58所示为同一人喷写的两个“好”字,左边“好”字最后一横拖得较长。

图58 同一人喷写笔迹

另外,喷写笔迹中笔画搭配位置和偏旁部首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仅受到喷写者的身高影响,还会受喷写者的书写姿势以及在喷写过程中身体是否存在移动的影响。如果喷写者身材较高、手臂较长,则前一笔喷写位置较高,后一笔可以按照其书写习惯的相应高度喷写。如果喷写者身材矮小,则会由于手臂伸展的高度不够,导致前后两个笔画之间的高低、远近关系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偏旁部首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会出现相似的情况。喷写人在喷写时身体随之移动,则偏旁部首的远近关系变化较小;而原地不动喷写,远处的单字就会写得较紧凑,偏旁部首之间的空隙较小,左边的偏旁部首通常会比右边的偏旁部首底,从而出现左高右低现象。

3.概貌特征

在喷写笔迹中,部分概貌特征会产生变化,例如,书写水平特征、字形字体特征和书写速度特征等。受喷写这种特殊的书写方式影响,喷写笔迹书写水平通常低于喷写者正常书写笔迹的书写水平。尤其是当喷写的书写姿势、书写环境进一步受到制约时,其喷写笔迹的书写水平会大大降低。由于喷写笔迹是在一种不利的书写条件下形成的,喷写者对喷写工具掌握不够熟练,喷写的速度普遍较慢,连笔较少,容易出现断笔或另起笔,笔迹表现为楷书体或“自由体”的较多,且为了做到醒目,字迹通常较大,单字整体结构松散,如图59所示为同一人喷写笔迹和书写笔迹。

图59 同一人喷写笔迹和书写笔迹

(四)堆砌笔迹

堆砌笔迹是指用某些细小的固态物体堆砌笔画而形成的字迹。堆砌物包括泥沙、小石块、小树枝、火柴秆、碎布条等。

堆砌笔迹与书写字迹的根本差别在于它是以某种定形的物体组合成文字、符号,而不是通过手臂自由连续的书写运动来完成。因此,堆砌笔迹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的特点,就是无论笔画的具体形象如何,其单字形体结构和笔画基本形态都是书写人视觉印象的“复制品”。它与刻写笔迹在显现字迹笔画的方式上正好相反,前者是通过物体凸出承受物表面而显现字迹笔画,后者是通过刻划使承受物产生凹陷沟痕而显现字迹笔画。当然,前者的凸出物与承受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后者不需要其他异物来显色。

个人书写习惯是一个完整体系,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所组成。第一,言语活动习惯系统。它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学习社会交流逐渐形成的带有习惯性的言语思维活动,是进行书写活动的先导和支柱,在语言文字材料中以言语特征的形式反映出来,并不受文字表现方式的制约和有无书写动作的影响。第二,文字符号结构形态的记忆系统。它是通过长期的书写实践活动在大脑中形成的深刻印象,亦称之为形体信息。它是书写运动的基本依据,堆砌文字时,也是以它为基础,在语言文字材料中以单字结构特征的形式反映出来。第三,书写运动系统。它是通过某种定型化的自动方式,将储存于大脑中的文字符号信息外化为笔迹的执行系统,在语言文字材料中以书写动作特征的形式反映出来。但在堆砌笔迹中,这个系统被抑制或取代了,难以反映出来。书写习惯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当书写运动系统出现障碍时,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补偿,堆砌单字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堆砌单字是以书写文字符号记忆系统为依据,因此,其仍能从书面言语特征、单字结构特征及少量书写动作特征等方面反映出堆砌者的书写习惯,从而使得堆砌笔迹的检验成为可能[3]

堆砌笔迹的主要特点是运笔特征发生变化和由此引发部分搭配比例特征产生变化。由于没有执笔书写动作,堆砌笔迹中笔画运行的起收笔、行笔、连笔等特征基本不存在,笔力、节奏、层次等动态特征也不存在。同时,部分笔画的长短、搭配位置及部分偏旁部首的大小、宽窄和相对位置会有所改变。另外,由于堆砌是一笔一画地进行,速度普遍较慢,字迹多为楷书体或“自由体”,笔画呈直线状,粗细基本一致,保持横平竖直的形态,点画大多为圆形,且笔画之间的先后顺序难以判断。但单字的整体结构能保持相对完整,能让人识别和辨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