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设置问题的目的在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课堂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很快融入课文内容。
1.从课文题目入手,何为“荷塘”?何为“月色”?
从题目入手,往往能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题目能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确定文章描写的对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俗话说“好题半文”,读懂题目就读懂了文章的一大半。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题目就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读下去。
S老师从题目入手,让同学们从题目开始进入全文。
S老师:同学们,从课文的题目看:“荷塘月色”。在文中,哪一段侧重写“荷塘”,哪一段侧重写“月色”?
(同学们埋头找课文)
S老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请同学们一起告诉我哪一段。
全班同学:第4、5段。
S老师:第4段侧重写什么?
全班同学:荷塘。
S老师:第5段?
全班同学:月色。
S老师:你们太棒了,非常棒,给老师勇气了!
S老师通过对“荷塘”与“月色”的简单划分,让学生对文章的第4、5段有了一些模糊理解,知道其描写的主要内容,也让学生知道了题目与文章的基本关系,线性思考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很容易理清题目与第4、5段之间的联系。S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很自然地由题目过渡到文章正文,并首先从第4段的“荷塘”和第5段的“月色”讲解入手。
S老师的开头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设置也很巧妙,紧扣主题,从题目入手而进行全文的第一个分析。问题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就是对于问题的处理,问得恰到好处,又不至于难倒学生。课堂需要同学们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就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有关,正确率越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越高。所以,S老师上课的第一个问题就照顾了几乎全班所有的同学,让所有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并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2.品味作者语言,感受语言的优美
(1)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和“月色”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老师让同学们在对第4、5段的段落大意有了简单了理解后,就开始着手对这两段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句子中的语法、修辞、句式、词语等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老师并不是简单地进行机械描述,而是让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描述为什么喜欢,简述喜欢的理由。
S老师:同学们,第4段、第5段主要描写了荷塘的美景。荷塘的美景用哪些词语描写的?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些词句,能不能选择一句简述一下理由?
这样的问题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比较自由的,这是开放式的问题,同学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描述自己的理由,容易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各展其能。但是,并不是同学们阐述的每一条理由都是正确无误的,在同学们回答的同时,老师要根据文本的要求引导学生向文本靠拢,要和语文知识有关,用学科的知识分析课文语句,体会作者感情。老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一问一答。老师在问的同时,也是在向同学们传授文本知识,问题即文本关键所在。同学们只要弄懂了这些问题,对于文章的理解也能够顺利进行,老师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
A同学:我最喜欢的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 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话描写了荷塘景色非常美,并运用了叠词叠句的手法,感觉写得非常好,运用了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
S老师:是吗?你能再明确一下吗?他运用了哪些叠词?
A同学: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
S老师:哦!第一句就这么多叠词,是吗?还有比喻呢?
A同学:比喻就是“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S老师:那么这三个比喻又构成了一个——
A同学:排比。
S老师:好,非常好,开了一个好头,请坐。
从老师与学生间对话可以看出,老师在引导学生作答,从“喜欢—叠词—比喻—排比”一步一步认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把学生的思考看作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会学生的思考,在以往重结果的基础上现在同样重视思考的过程。这是教育方式的提升,在于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提倡终身教育。
(2)重点句式、知识点的讲解
对于文中重点的句式,有同学说到这句时,老师会对其重点讲解的,就像下面这位同学说的这句:
B同学:“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S老师:好在哪里?(www.xing528.com)
B同学:“光”与“影”本来是我们看到的,看到以后特别美,有月光洒下来,各种物体的影子印在地上,可以看到光。他把这个比作我们听到的梵婀玲奏出的给人以美感的音乐,把看到的东西比作听到的东西,我觉得特别巧妙。
S老师:你说得太棒了!这叫一种什么修辞啊?
B同学:通感。
S老师:通感是吧?说得非常棒,同学们为她鼓掌。(掌声)非常棒!在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和这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句子我们说了,它是以视觉比听觉,那还有一个句子和这个一样,是什么?
B同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S老师:这儿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B同学:这是把“清香”比作“歌声”。
S老师:“清香”是?
B同学:嗅觉,闻到的。
S老师:然后呢?
B同学:“歌声”是听到的,这种比喻和刚才那个是一样的。
S老师:对,这是以听觉来比喻嗅觉。同学们,这两个句子都是用的通感。关于通感修辞同学们以前已经学过了,都说得很到位了,同学们也说得非常好。那么,老师在这儿想借哲学家培根说过的一句话来给通感做一个阐释。培根是这样说的:“音乐的声调摇曳(听觉)和光芒(视觉)在水面荡漾是完全相同。”那是什么感觉,那不是比方,那是大自然在同一事物上投下的不同的足迹。那么我们一般说通感是从修辞的角度来界定,这从哲理的角度来解释非常美,跟大家一起来分享。这儿谈到的是两个特殊的比喻:通感。
一个“通感”的知识点也是由同学的喜欢进而讲解的,“看似无意实则匠心”,老师其实就是在对同学的知识进行扩充,补充同学们还没有发现的知识点。老师对同学们喜欢的句子进行补充讲解后,能让同学的心里产生“原来还有这个”的想法,让同学又一次进入思想的空间,思考的同时也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力。当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出现以后,老师立即抓住这个机会,不再等待下一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直接提醒同学们还有一句有类似的感觉。当同学们收到老师这样一个信号后,就会在句子之间进行相似对比,有目标地找答案,不至于毫无头绪。当下一个句子也一样找出来后,老师再一次对句子进行相同的讲解,再一次理解“通感”这个手法。如此循环两次,可以说老师的讲解已经很明白了,同学们对于知识点和句子的优美处也有了相当深的体会,又一次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思考的种子。
这只是书上的句子,接下来老师引经据典,引用了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的名言“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是完全相同”,跳出课本外用另一种哲学的方式对“通感”这个知识点进行思考理解,这可以说是一个课外延伸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既不会显得文本孤独,又学习了外国名言,这样两者就有一个参照,记住了一个的同时,另一个也会在头脑中闪现。
每一个老师需要讲解的知识点都是源于同学们的“喜欢”而出发的,S老师继续用相同的方法,把第4、5段的每一个句子需要讲解的地方都讲解了一篇,主要是品味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用语优美。如“泻”将月光的流动感写出来了,而且跟那个流水相通的;“袅娜”“羞涩”是描写人的神态的,是形容人的;“脉脉”,含情欲吐,脉脉含情;“点缀”,是“零星的点缀”,这儿主要是强调荷塘里荷花少荷叶比较多;等等。
3.初探作者优美语言创设下的意境
有些同学们没有说到的,在教学目标里又需要讲解的,老师就当是选自己喜欢的句子发言了。
S老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老师也谈谈看法。这里有一个词老师非常喜欢,就是“田田”这个叠词,用了很多叠词描写,但一开始就用了“田田”这个词。“田田”这个词首先是鼻音很美,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学生齐读“田田”)语音是延长,同时情感也在延长,非常抒情,意思也很美,是荷叶相连的样子,写起来也很美。还有其他写荷叶很美的叠词:“亭亭”“层层”“出水很高”,还有“弥望”,满眼都是,整个荷塘都是密密的荷叶。这是一个很美的画面,同学们想象一下,“田田的叶子”,“中间还点缀着些白花”,“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而且中间还有“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闭上眼睛想象“一粒粒的明珠”,荷花为什么说她“一粒粒的明珠”呢?写出什么特点?
全班同学:荷花的颜色和形态。
S老师:这是什么下的荷塘?
全班同学:月色下的。
S老师:月色下的荷塘,月亮照射下的荷塘。我们结合后面的段落“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也就是说泛着一种淡淡的光泽。而且这个句子的比喻把它放在整个意境里面更美,“一粒粒的明珠”和后面的“碧天里的星星”相呼应。“星星”和“明珠”都是闪亮的、忽明忽暗的,又和后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相映成趣的,荷香的特点是什么呀?
全班同学:若有若无。
S老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全班同学:“仿佛”“渺茫”。
S老师:什么叫“渺茫”,同学们?“渺”:远;“茫”:模糊。在这儿,“渺茫”已经是很远的“歌声”,很模糊了,它又强化了一下,用了哪些词?大家一起说。
全班同学:“远处的”“高楼上的”。
S老师:那种若有若无和前面荷花的若隐若现的光泽相映成趣。还有呢?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句子跟后面的“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再放到这个背景下看就更美了。同学们想想:月色下的荷塘,“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沧海月明珠有泪——
全班同学:蓝田日暖玉生烟。
S老师:太棒了!有感觉吗?“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儿的这个就好像玉气在升腾一样,而我们“一粒粒的明珠”,在月光下泛着光泽。这个景象我们画不出来,老师讲也不够,要靠同学们去想,还有很多就像是“微风过处”是动态的美感,它是动的,我们是描述不来的。所以,我们还是一起来读这首诗,老师把它改成诗,改的办法个很简单,就是隔行,是不是这种感觉,诗情画意的。老师读第 4段,同学们就直接跟上一起来读。既然是读诗,是要飞起来才能读诗的,就是要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要进入这样的意境了,好吗?想象作者所创设的这个意境是什么。来,我们来一起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到这儿,课堂已经进行了一半,S老师也将第4、5段的语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在将学生与文本拉近,与作者的感情拉近,从语言中开始慢慢地品味作者的心情,为接下来的课文意境分析奠定了分析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