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C老师在众多现代派小说作品中之所以选择《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有其自身考量的。这部作品是余华在卡夫卡影响下写成的经典之作,属于短篇小说,易于理解。相比于一些冗长、复杂、难以理解的西方现代派小说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口,不至于太难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不会太复杂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小说本身也带有一定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上课铃声响起,C老师如往常一样走入教室,但出乎同学们的意料,C老师说今天不评讲考试试卷,而是要上课。她把《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文章分发下去,说道:“同学们,这次考试我们班在现代文阅读上失分很多,不少同学都和我反映《安娜之死》这篇文章让你们毫无头绪,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是不是?”底下坐着的同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嘴里小声说着“太难了”“我没看懂”“真让人莫名其妙”之类的话语。C老师听完同学的回答后,又说道:“所以,老师想抓住这次机会教大家如何解读这类小说,我刚发下去的文章,不论先前你有没有看过,请大家仔细研读,标出你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的地方,等会儿小组间交流一下。”布置完任务后,同学们都认真阅读起来。
C老师这次没有提前发下文章让同学们预习,就是想看看大家的第一反应,想知道他们在快速阅读后有什么疑惑,能品出什么东西来。要知道大家以往很少接触这类文章,如果一上来就进行人物、情节和环境等的分析,就走上了以前的老路,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不到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这一活动的设计,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拉近学生与文章的距离。同学们读完后,C老师又给了他们交流讨论的时间,之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同学们很踊跃,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A同学对司机态度的转变感到疑惑。为了搭便车,“我”给了司机一支烟,司机接受后却粗暴地拒绝了“我”的要求,但在“我”吼了他后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还让“我”去拿苹果吃。
B同学觉得汽车抛锚后,司机一点不担心还做起了广播体操,很奇怪。
C同学认为司机在车上苹果被抢劫后无动于衷的态度很奇怪。而且“我”为了保护他的苹果被打,他却反过来嘲笑“我”。
D同学对最后司机变成抢劫者把“我”的背包抢走觉得奇怪。
E同学觉得“我”认识司机后就把他当好朋友,还为了保护他的苹果而挨打感到奇怪。
F同学觉得“我”一直找不到旅店很奇怪。
……
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C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有疑问的地方,在原文里找到出处并打上问号。对于学生能提出这么多问题,C老师感到很欣慰,即使有些问题看起来毫无意义也没有关系,如果同学们一开始阅读时就没有任何疑惑,没有发现值得思考的地方,那要么是文章有问题,要么就是老师和同学有问题,一般问题都出在后者。而C老师就是要以这些问题来引发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思考。
在同学们回答完毕后,C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对于这些问题,有没有人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给你的感觉,就是你觉得这些事怎么样?”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直接用“奇怪”形容的,还有说“离奇”“荒谬”“震惊”等等,C老师将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后,又给了大家一个比较专业性的词语加以总结——“荒诞”。正是因为这篇文章给人这些感觉,学生才会觉得现代派小说难以理解,当学生看懂了这些荒诞的事,也就算读懂一点这类小说了。
C老师接下来让大家对这些奇怪的事进行解释,也就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她鼓励大家放开思维,进行各种合理的想象和理解,想到一点说一点。
G同学认为司机做广播体操可能是像“我”猜想的那样在锻炼身体,车子可能因为年久失修司机已经习惯它抛锚了,所以并不在意。
H同学觉得可能司机和那些抢劫者是一伙的,所以对苹果被抢无动于衷,抢走我的包是因为他本来就是抢劫的,早就看上“我”包里的东西了。
I同学觉得“我”把司机当成朋友是因为“我”刚成年,为人比较单纯、情绪化,看到司机被抢就去帮忙,有着少年人的冲动。
J同学认为司机在“我”询问搭车时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欺软怕硬,看“我”呵斥他就答应载“我”了。
K同学觉得司机抢“我”的包是觉得反正自己被抢劫了,干脆挽回点损失,把“我”的包抢了。
L同学觉得“我”找不到旅店纯粹因为地方太偏远、落后了。
……
学生对先前自己提出的问题用生活逻辑适当地猜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还有人觉得他们的解释有些牵强,进行了反驳。大家都很积极踊跃,甚至个别同学出现跑偏的情况,但这并不是一堂辩论课,也不是上课的重点。C老师见势及时进行了这部分的收尾工作,提问道:“之前同学们觉得奇怪的地方我们都做出了稍显合理的解释,但其实小说是不能一味地用生活逻辑去理解的,它不是纪实文学,那么同学们觉得这些事究竟是合理的还是荒诞的?”经过前面的一番辩驳,大家在这里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篇小说荒诞中有合理性,合理中也透露出荒诞性。于是,C老师总结道:“同学们,这篇小说究竟是合理还是荒诞,你们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我想说的是这篇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荒诞性与合理性并存。”听完C老师的话,同学们恍然大悟,仿佛已经触摸到现代派小说的一角。接下来 C老师要做的工作是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从言语形式的角度探究这篇小说的奥妙。
第二课时:
在同学们用生活逻辑和生活常识来读这篇文章后,C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帮助学生转换思维,“这篇文中章出现了很多次,同时让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是哪一个?”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旅店”。这时 C老师请一名学生围绕这个“关键词”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这个同学说的是:“我”寻找旅店途中的见闻,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简练精准,C老师进行了夸奖。接下来,C老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我”要寻找的真的是旅店吗?深谙小说阅读套路的同学们纷纷摇头,一直以来的阅读训练让同学深知小说里人物、环境等的描写都有其特殊的意义,要想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或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理解。但在同学们完全不了解余华及现代派小说特点的情况下,C老师做出适当的点拨,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象征”,这是现代派小说的重要特点之一,她希望学生能自己琢磨出小说中的象征意味。C老师让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文章之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H同学很快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旅店是主人公人生的避风港,他十八岁成年离开了家,也就是离开了一座避风港,在人生的路上,只有找到旅店才会有安全感。但是这种避风港在人生中又是难以找到的,所以会遇到诸多困难。”
M同学:我赞同H同学的观点,主人公最后发出“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的感慨,是因为“我”终于意识到只要内心强大,哪儿都可以成为旅店。
R同学:我觉得除了旅店之外,其他事物也具有象征意义。H同学刚才提到了人生道路,在我看来,这条公路就象征着人生的道路,“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别人也不知道,所以只得让“我”往前走走看,“我”就这样带着希望前进,满腔热血,没想着休息,但在一直看不见希望也就是旅店的时候,“我”开始踌躇不安。司机象征着“我”在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困难可能会使“我”走回头路,使“我”遍体鳞伤,但“我”没想过放弃。在暂时的休息后,“我”仍会整装待发,重新上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旅途中砥砺前行。作者想借此鼓励人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困难。
听到R同学的回答,C老师很惊喜,对他给予了鼓励,同学们的思维也被打开了,讨论进一步深入了。接下来好几个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理解。(www.xing528.com)
V同学:司机对“我”的嘲笑象征着社会现实对我的无情嘲讽,他一直在冷眼旁观着“我”为保护苹果而被打、受伤,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挣扎,“我”最终只能面对现实,被社会“毒打”。
听了他的话,同学们哑然失笑,好一个社会的“毒打”!
K同学:苹果和背包在这里象征着功名利禄,这些都是虚的,即使“我”再用力的保护,也可能会失去。
G同学:我不赞同K同学,因为红书包是父亲给“我”的,它在这里象征着父亲的期许,是父亲为“我”踏上人生之路提供的“装备”,是有正面意义的 。
Z同学:那些强盗就是生活中的飞来横祸,来得总是这么突然,却也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
大家的发言很精彩,都在认真思考后说出来了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不同意见也理智地说出了自己理由进行辩驳,不同思维得碰撞使课堂愈加精彩。C老师回到讲台,放下文章,抬头看向同学们:“看来你们对这篇小说的象征意味已经把握得很好了,其实这篇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象征,这是一名十八岁少年的成长历程,诚如刚刚的讨论,他所遇到的人和事大家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象征的意味。接下来我们进入学习的下一个环节,刚刚 R同学提到余华想借用文章的这种象征意味鼓励人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困难,大家觉得他说得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第三课时:
C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挖掘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R同学的回答给了她这个契机,她本以为要在自己的指引下同学们才会继续往下走,这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于是,C老师顺势让同学们对R同学的回答进行讨论,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A同学:我很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本文的题目和老师刚刚说的,我认为文中的“我”更像是刚走出学校大门,步入社会的青年,作者想向我们展示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不知所措。
B同学:我觉得作者还想向我们展示一个荒诞的现实世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扶老人反被讹的事屡见不鲜,这些看似荒诞的事,可能真实发生过,它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只是当作者用夸张的笔法将这些事集中在一起时,让人不敢相信而已。
C老师:那你觉得作者对这种荒诞的现实世界报以什么态度呢?
B同学:是讽刺和批判的,正因为这个世界是荒诞的,青年人才会遇到这些荒诞的事情。这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踏入社会就遭遇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挺让人心疼的。
C老师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在黑板上写下了“讽刺”两个字。
C老师:B同学认为这些象征并不是无意义的,它最终想达到的目的是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吗,你们赞同吗?
同学们都点头表示同意。讨论进行到这,似乎是结束了。这时,C老师让大家重新阅读文章的最后三段,这篇课文的人物有主人公“我”、司机、强盗和父亲,但同学们在回答时,都没有提到父亲这个角色,忽略了他在文章中的作用。C老师让大家思考一下,有关父亲的部分能不能删除?她希望学生们能更多地关注到一些细节的东西。
C同学:不能,正是因为父亲让“我”出门,才会出现开头这一幕,故事才得以顺理成章的进行下去。
D同学:不能,父亲与“我”的对话给我们提供了故事的背景,安排在最后使读者读完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是一个十八岁少年出门远行的故事。
看来大家都很清楚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性,C老师继续追问道:“那为什么父亲要让我出门?父亲知不知道我会遭遇这么多困难?”
E同学:父亲知道“我”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遭受磨难,这可以让“我”得到历练,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父亲早已是一名社会人了,他肯定清楚地知道社会现实的残酷与无奈,因为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F同学:但我觉得父亲的心有点大,就给了“我”一个背包,啥也不交代就让“我”出门,按理来说他应该把他的经验传授给“我”,让“我”有所准备。
听完同学们的回答,C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22岁的C老师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去那么远的地方读研,父母很担心想要陪同。但C 老师觉得自己都这么大,应该要独立起来,就拒绝了。但父母仍然很担心,给了C老师很多钱,让C老师不要舍不得花钱。他们让 C老师上下飞机时要发信息,上下高铁时要发信息,到校时要发信息,总之,他们要全程掌握着C老师的行动轨迹。还叮嘱C老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坐黑车、看好自己的行李……虽然 C老师最后还是被出租车司机“宰”了,底下同学听完后哈哈大笑起来。
C老师:你们还是未成年人,没有体会过第一次单独出远门的心情与父母的担心。父母能给你的只是物质上的保障,比如文中那个红色的背包,还有如 F同学所说父母还可以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不可否认,父母是我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但真正经历这些的只能是你自己。比如你成绩不好,家长会花钱请外面的老师帮你补课,但最后上考试场答题的只能是你自己。
C老师所在的班级只有三四个走读生,对于两个星期回一次家的学生来说,按理来说他们应该已经体会到了与父母短暂分离的感受。但学校毕竟也算是一个封闭场所,安全性比较高,父母也没有太担心,加之学生还有着少年的贪玩习性,身边有着朋友的陪伴,课业也十分繁忙,他们不太能意识到自己在外读高中也算是与父母分别的“出门短行”。甚至还有少数学生存在叛逆心理。C老师想用自己的经历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让他们去贴近体会一个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少年内心感受的变化,使自己的这堂课不仅实现教书的目的,还达到育人的目的。
听完 C老师的话后同学们若有所思,她又请个别同学简单地谈了谈自己的想法。上课已接近尾声,C老师最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词“不确定性”。
C老师: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这篇文章是成长的寓言,有人说是对现实的讽刺,还有人说是对青年人的鼓励……我想说这些理解都有各自的道理,因为不确定性也是现代派小说的特点之一。下面请同学们再将课文默读一遍,把我在黑板上写的四个词(荒诞性、象征性、讽刺、不确定性)带入进去,边读边思考。以后碰到这一类型的阅读理解时,如果在小说三要素分析法上觉得走不通,不妨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同学们低下头安静地读了起来。
下课铃声响起,课堂结束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教学也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