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问式升华法:中学语文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追问式升华法:中学语文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充满艺术氛围的课堂上,W老师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将追问式升华法充分运用在了古诗文审美性教学课堂中。接着W老师从审美角度切入,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民主自由方式抛出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对古诗文更深层次的理解、体悟和思考。学生丙的这个追问恰好是对标题以及诗歌手法的深度探索,意义重大。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切入古诗文审美性教学,这个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追问式升华法:中学语文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诗经·采薇》鉴赏课保留了 W 老师一贯的课堂风格,行云流水般顺畅,互动频繁,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在充满艺术氛围的课堂上,W老师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将追问式升华法充分运用在了古诗文审美性教学课堂中。

(一)精致美丽,注意智力挑战

W 老师课堂结构匀称、语言洗练,优美的引用随处可见,通过对古诗文的巧妙解读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世界。比如:“一名驻守边关的将士,回忆起与他的人生息息相关的战争,内心深处的那份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情怀,都通过叙事表现出来。随着时光慢慢地流逝,那时的边关何处?那时的家园何在?然而当下大敌当前,四面楚歌,八方多难。又怎一个‘永别了武器’了得。”这是 W 老师对本节叙事的小结,其中不但包含着深刻的感慨和寄托之情,“永别了武器”的引用也可称得上是点睛之笔。课堂结尾W老师提纲挈领地总结:“《诗经》是我们祖先首次的深情吟唱,自它诞生之日起如同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另外推荐两本书:一本是鲍鹏山的《第三只眼看〈诗经〉》,另一本是安意如的《思无邪》。” W老师对两本书的推荐起到了极大的鼓动作用,尤其是使得课堂的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又如A同学说:“‘昔我往矣……今我来思’,一来一去,高度概括了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变化无常,从青春到白发,从欢乐到痛苦,时间在一来一去中积淀成人生的悲剧和无奈。”这些妙语,几乎都有W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子,打下了W老师的独特印记。然而,美的课堂注重形象的渲染,给人最直接的启发感动,但往往容易缺少深度,以致形成流于形式的审美。课堂唯有不断追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才能够使学生获得持久的语文兴趣,在浓厚学习兴趣的推动下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比如,B同学说:“老师,您在鉴赏《氓》的时候说《氓》运用了‘有声有色’的比兴手法,‘淇水汤汤中体现出‘有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中体现出‘有色’。而《采薇》也巧妙运用了比兴,同样做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的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却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伏。”W老师说:“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甚妙!”

接着W老师从审美角度切入,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民主自由方式抛出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对古诗文更深层次的理解、体悟和思考。在这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上,W老师的提问激发起学生对古诗文的思考以外,学生们开始与 W 老师进行互问互答的教学环节。比如C同学:“以采薇起兴的是戍卒生活的艰辛,那么为什么采薇起兴能够反映出戍卒生活艰辛呢?”学生丙的这个追问恰好是对标题以及诗歌手法的深度探索,意义重大。

驻守边关士卒的“采薇”目的是充饥,可见戍边生活十分艰苦。薇“作”、薇“柔”、薇“刚”体现了时光如流水般消逝、生活状况不断恶化,加上生死无常,怎不让人为之深感痛心?怎不让人对敌人燃起的刻骨仇恨?学生列举的《氓》的起兴也是如此,“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近取喻,展现了叙事时间的变化,同时也是女子的容颜从“鲜艳欲滴”转为“枯黄凋零”的象征,将“兴中有比、比中含情、情中有叹”的起兴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起到互文参读的作用,也使得诗歌的审美特征更好地体现。

(二)旁征博引,注意辩证分析

引用是高效的,但也是危险的。有些语文老师在引用的过程中,往往只满足于古诗文的外在形似,却将内涵上细微的差别忽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夸夸其谈、严谨度不高、眼高手低”的不良习惯,语文老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可不警惕。

例如A同学:“作者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流逝甚是巧妙,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的交替轮回。假设由我来导演,我会在镜头中将主人公年少天真无邪的脸、青年血气方刚的脸、壮年饱经沧桑的脸叠加起来,至于主人公暮年的脸就不再表现。”W老师评价:“很好!很有想象力。‘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这样的征战实在太悲苦。”此处学生从电影镜头的视角,运用叠加的画面生动展示了时光飞逝及戍边将士的悲壮人生,极富想象力。W 老师很赞赏,于是引用杜甫和柳中庸的诗句来印证学生的观点:杜甫的诗句体现了士兵一生征战;柳中庸的诗句则体现了士兵征战的悲苦。这两句诗都形象地展现出将士戍守边关时间之长,抒发出对征战悲苦的哀叹之情,与《采薇》恰巧合拍,构成了内容上的相似。然而仅仅是内容上的相似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老师还应注意延伸拓展诗句的内在情感是否具有关联性,能否具有递进性、互文性,从而形成合理的正向迁移,实现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切入古诗文审美性教学,这个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C同学:“这些古诗文都是围绕‘采薇’为意象展开,初中时候学过的王绩《野望》,其中的‘长歌怀采薇’表现了作者的隐逸情怀,我认为古诗文中的比兴都不能断章取义。”这个同学能够前引后联,看似做到了学以致用,并以发散性思维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这固然是好的,但实质却有很大的问题。本质上来看,两处的“采薇”都是采薇充饥,但王绩在《野望》中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诗经》里的《采薇》篇;二是古代的著名隐士伯夷、叔齐坚持不食周粟而上山采薇充饥。然而王绩《野望》中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展现的是诗人内心的苦闷怅惘和隐逸情怀,其情感内涵和《诗经》里的《采薇》所体现的情感内涵相去甚远。

(三)自主学习,注意一以贯之(www.xing528.com)

W 老师此课一个亮点是给予学生较为充足的自主学习环节,并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大容量的教学任务,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上课伊始,W 老师说:“上节课我们反复朗读和背诵了诗文,也疏通了文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布置的几个问题,将查找到的资料和思考的结果在这节课上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共享学习成果。”

此后,整个课堂就一直在这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交流为主的框架里顺畅进行着。课堂整体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分析《采薇》的叙事元素;第二,对比兴手法展开分组讨论;第三,自主欣赏感兴趣的章节,体悟内在的情感。之后的学习课堂,W 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合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交流,退居幕后,担任起课堂引导者这一重要角色。

当第一组学生首次提出“比兴”的话题,整个课堂变得十分有趣。

A学生:《采薇》一文中运用了三次比兴,营造出时光流逝之感,相对于“彼尔维何?维常之华”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兴。”

W 老师:除此之外,还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两处比兴巧妙地体现出一繁一简的特点,那么在《采薇》中为什么要通过“比兴”体现时光的流逝呢?

B学生:我觉得,这里暗示出的时光流逝实际上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情感的加深。

W 老师:想要展现一种深沉且具有强烈冲击力的情感内涵,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微妙且不失韵味,还有哪一组的同学想和我们分享你们理解的比兴?

C学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出时光飞逝,这表现手法十分巧妙。光阴流逝伴随着“薇”的成长,整个过程很美很美,非常像电影镜头,也体现出了四季的轮回。

W 老师:很有想象力。正如“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这样的征战实在太悲苦。

在这段对话中,先是学生提出“采薇之作、之柔、之刚,暗示了时光的流逝”,W老师自然追问暗示时光流逝的原因,学生回答是“为了表达出主人公浓浓的思乡之情”,接着W老师简单分析了主人公所表达复杂情感相互交织的妙处,启发学生不要对古诗文中的情感做单一化思考感悟,W 老师始终没有忘记把学生自主研讨引导回“比兴”的范畴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