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W老师的语文课。这个星期终于讲到文言散文这一单元了,W老师十分激动。刚刚毕业的 W 老师进校以来讲的第一篇文言文是《烛之武退秦师》。他自己十分热爱文言散文,他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我们学习这些经典不仅是学习知识,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看得出来W老师有一腔热血,有一腔新手老师的干劲儿。
课前,W 老师虽然早已备足了课,但仍然免不了紧张与期待,他紧张课堂效果不好,也期待有一个好的课堂效果。带着这样纠结又矛盾的心理,不知不觉他就走到了教室。一看时间,他提前了十分钟。趁时间还早,他在教室来回走动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他看到有的同学正襟危坐,有的同学轻松愉悦,总之状态都很好,没有打瞌睡或者昏昏欲睡的情况,也没有什么突发状况。W 老师十分满意,没有什么外部因素影响自己的课堂,这当然好。他相信这必将是一堂成功的课,过了一会,上课铃敲响了,W 老师开始带领同学们翻译课文,从第一段翻译到最后一段,从第一个字讲到最后一个字。他讲得津津有味,不敢漏掉任何一个字、任何一个词、任何一个句子,生怕没有讲到的地方学生就无法掌握。就这样,W 老师卖力地讲了一个早上,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该讲的知识都讲完了,同时自己也感到体力透支,声音都沙哑了,但是他觉得这是应该的。下课之后同学们全体趴在桌上,看得出他们和自己一样累极了。W 老师心想,就算累,但也掌握了知识。W老师布置完作业之后,十分满意地离开了教室。
然而事与愿违,一切并没有按照W老师的想法进行。收到作业的W老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他让同学们归纳梳理《烛之武退秦师》里面的文言知识,并且找一处文章中的点睛之笔分享在作业里面并说明原因。很多同学只是把老师讲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抄了下来,没有顺序,杂乱无章。分享时同学们也是浅尝辄止,并不深入,甚至还没有老师课堂上讲得深入。
W 老师开始反思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此简短的一篇文言散文,学生为何作业效果如此之差,是自己讲得不够细致吗?他立马否定了这个答案,自己从备课到上课不敢有一丝懈怠,把所有能查的资料都查了,把所有能讲的都讲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文言文教学的发展呢?很多人会认为是因为文言文“偏”“难”“繁”“琐”。偏和难即文言文难懂,一些有争议有偏颇的地方,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一句“越明年”,对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种,有人说是“到了第二年”,也有人说是“越过了明年,即第三年”。那么在教学时我们到底要呈现哪一种解释呢?很多专家都没有定论的东西,让老师教学生不是考验老师吗?同时,语言的距离感让文言文变得难学。繁和琐使得文言文有很多细节需要把握,比如一些虚词、实词、句式。但是这些都是文言文教学内容本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无法改变。而且《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在知识上并没有很难懂,老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明明把知识都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为何学习效果仍不够理想呢?仅仅是因为内容难吗?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是否有问题呢?W老师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www.xing528.com)
慢慢地,自己在课堂上讲解的场面浮现在W老师的脑海中,他想到学生们呆滞木讷的反应,再想到学生们一下课就如释重负地趴倒在课桌上。W 老师恍然大悟,难道是自己过度讲解,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是啊,自己把新课标研读了那么多遍,怎么就没有在实际操作中这样去做呢?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不是老师的,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他满堂灌的方式让文言文教学形式单一,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趣。学生呆呆地看着老师口若悬河地讲,不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即使说两句话也只是应付式的。最重要的是,W老师想到自己并没有给同学们参与的机会。
W 老师猜想,如果大家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互动,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而不是老师单向传授,学生纯粹为了分数而学习,这样效果会不会好一些呢?如果这样,学生对文言散文这一文体应该就能产生兴趣,不至于在老师上课时没有反应,上课后趴倒一片。但这些都只是W老师的猜想,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猜想,他找到了问题最关键之处,也就是找学生做调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