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游记时常出现的教学问题有忽略其文体特点,进行“重言”或“重文”的讲解,不乏教学结构不连贯。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重视其文体特点。语文专家潘新和教授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要不得的。”文体是阅读一篇文章的关键因素。文言游记由于忽略“记”这一文体特点,导致原生价值得不到体现,更让文言游记的教学价值没有得到施展。因而,E老师将立足文言游记的文体特点,主要根据游记特性选择教学内容、依据“游记”之结构、紧扣“游记”之特点组织教学。
(一)根据游记特性选择教学内容
文言文教学内容选取的角度多种多样,无论怎么选都应该围绕其“一体四面”(即文言、文化、文章、文学)进行选择。王荣生老师说过,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际上需要教什么和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两个关键点:教学文言游记,实际需要教什么;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即文本的原生内容),一是老师对教材中内容的加工,即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即文本的教学内容)。那么,教学中到底“教什么”,则由“教学内容”决定。文体不同,教学内容的选取亦不同;文体相同,则要具体到根据“这一篇”课文的特性来选取教学内容。E老师认为,不仅仅如此,还要考虑课标、学情、编者意图等因素来选取其教学内容。
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并不是面面俱到。王荣生老师曾说过,学生会的不教,书上有的不教,教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教。E老师认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就应该依据文体特性。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以下为教学实录片段:
E老师: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A同学: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E老师: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A同学: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E老师:“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A同学: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做最大的努力。
E老师:“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A同学:“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E老师:“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A同学:至洞之深处。
E老师: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A同学: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E老师: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全班同学:“无限风光在险峰。”
E老师:再说作者的“悔”── 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A同学:“随之。”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点。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稍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 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www.xing528.com)
(二)依据“游记”之结构赏布局
“结构”一词,原本的意思是指建筑者修筑房屋时所修建的框架,后用以比喻文章创作的结构形式,即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及怎么安排开头、怎么结尾、如何过渡、是否需要详写以及略写等,都是创作文章时要考虑的因素。张寿康说:“关于文章材料的组织安排,包括起、承、转、接、伏、应、断、续等都属于结构方面的问题。”任何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是由主题、材料和结构组成的,文章的内容包括主题和材料,而文章的形式即文章结构形式。文章内容和文章结构形式都是教学时必须涉及的。因此,E老师根据“游记”之结构,赏文章之布局。
文体不同,文章的结构(即谋篇布局)也不同。古代论说文在结构上主要以中心论点开篇,接着以不同的论证角度、方式来展开全文。例如,韩愈的《师说》就是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中心论点开篇,接着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性、择师的标准、从师的原则等几方面展开论述。传状文则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组织文章,如《鸿门宴》主要围绕“宴前”“宴中”“宴后”来记述内容。文言记体文原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主要是为了记录一些事情不被忘记,因而在结构上都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如《游褒禅山记》开篇交代游之地点,最后则点明同游的人、时间以及作记的人。
文章在谋篇布局上除了显而易见的标志以外,其脉络、周严缜密(预伏、照应、衔接、过渡)、曲折、详略以及首尾等都是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懂得了一篇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对写作会有很大帮助。教学文言游记,谋篇布局也同样重要。《游褒禅山记》与一般的游记不同,一般的游记都是重在描述景观,如《小石潭记》。而《游褒禅山记》重在阐释治学的道理,却不注重其中景物的描绘,文章的记游只是在为下文的说理部分做铺垫。
文章第一段写“距洞百余步……盖音谬也”为后面的“余于仆碑……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做铺垫,前文提到的后文又提,在结构上前后呼应、行文缜密、结构严谨,这些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在叙述完游洞的经过之后,作者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立马过渡到文章的说理部分,衔接非常巧妙,不拖泥带水,并且记叙与议论的结合也紧密而自然、有条不紊、互相补充。
文章的选材与详略部分,也都是作者紧扣“有志和尽吾志”与“深思慎取”这两个观点精心制定的。文章开篇在记游部分,从写景方面来看似乎有些平淡,实质是作者刻意而为之。第一段在介绍褒禅山时,并没有用多少笔墨,这是在略写褒禅山;而在写仆碑上出现的文字时又比较详细,即详写。第二段写华山洞的游之经过比较详细,其余的则略;在介绍前后洞时寥寥几笔就带过了,而在写游后洞的经过时十分详细;记游后洞时,在叙写游的经过较略,补叙经过以及写“悔”之心情又比较详尽。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的描写也有所侧重,记叙部分略写,议论部分则详写。记游华山洞的心情部分非常详细,而借仆碑抒发的感慨部分却又有些简略;在议论“志”这部分甚详,而议论“力”与“物”时则相当简略。这一详一略,相得益彰。
E老师认为,文言游记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选取时不可小觑的重点,也是学生在学习时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知晓了文章的行文结构、谋篇布局等要点后,对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
以上论述都是 E老师从文言游记在内容上本身所具有的原生价值方面来考虑的,这些文本内容的原生价值都是在老师重新“编排、加工、重构”的基础上来确定教学内容。当然,E老师认为,文言游记教学内容的选取除了考虑以上方面以外,还要根据语文新课标、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编者的意图以及老师自身的个性风格等因素来选取教学内容。
(三)紧扣“游记”之特点,组织教学结构
组织教学结构,是将文章的结构在课堂上按一条线索的形式串联起来讲解,也就是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的各个片段、各个小节串联起来。任何一堂课或一篇课文,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就需要按照一定线索组织串讲,以保证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顺畅与教学内容意义的流动。E老师认为,文言游记教学结构的组织可以以“题目”为主线,串讲教学内容;以“导游”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1.以“题目”为主线,串讲教学内容
题有题眼,诗有诗眼。一篇课文的题目便是它的“眼睛”。每一类文体的教学都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但不同文体从文章的题目着手,其教学结构的组织是不同的。每一篇课文的题目常常包含着教学思路与教学结构,有很多老师就利用这一特点组织教学结构。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从题目着手组织教学结构,有些特殊情况还得特殊处理。F中学 E老师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便从诗的题目入手,抓住“归”字,由“归”字引出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学生便根据这四个问题从文本中找答案。整堂课下来,学生很积极,教学效果也不错。
依据《归园田居》的教学成果,E老师在教学《游褒禅山记》时,便紧扣“游”字提出如下问题:“游”的地方(介绍褒禅山的概括及名称的由来),“游”的经过(游华山洞的所见、所闻、所历),“游”的结果(发出感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当《游褒禅山记》教学结束时,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游”字背诵全文。
E老师抓住题目中关键词引出教学内容的教学,很值得一线老师探究。如果学生学会这一方法,在以后考试中,遇到偏难的文言文阅读,就可以看看是否能从题目入手。如果能,那就可以找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了。
2.以“导游”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近年来,“活动”一词被很多老师引入语文课堂。E老师也将“活动”引入了课堂。他认为这些看似与语文教学无关的活动,其实质都是间接指向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更好地达到目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例如,F中学有老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之前,给学生一个预习的线索,即让学生给林黛玉当一回“导游”。
第二天上课时,这位老师说,请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眼睛来观看贾府的人物、环境以及建筑,也就是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来给她当一次导游。这看似是让学生当导游的活动,实质是在当导游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贾府里的人、事以及建筑等特点。这是让学生学习作者在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手法。
也有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找出“林黛玉眼中的贾府”的句子。这一指令本身没有问题,只是这一指令所带给学生的距离感使教与学不协调。学生都喜欢做一些比较活动化、生活化的事情,课堂上也是如此。因此,E老师以为,在设计教学时,应多考虑把生活中的有趣的一些活动与学习中这些枯燥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虽不是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教学内容,但文言游记可以以“游记”三要素中的“游踪”来搭建活动。同样是请学生起来给大家当导游。E老师教学《游褒禅山记》时,以“活动”为载体来展开教学内容。《游褒禅山记》形式上是在“记游”,实质却是在说理。要让学生在“记游”的过程中来感悟“理”,就只有搭建学习活动,即请学生跟着王安石的脚步一起来领略褒禅山的不同。同样是请学生起来当“导游”,这一次的导游不只是说出游之路线、游之景观,更要谈谈游之情感。
这篇课文中“游”之路线为:“慧空禅院—华山洞—距洞百余步—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谓之后洞—拥火以入—遂与之俱出—既其出”。文章开篇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名称的由来以及石碑上残存的文字;接着便是游华山洞的经过,先是前洞,再是后洞,进入洞后是“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但作者跟着同游的人退出来后却非常后悔;进而发出“于是余有叹焉”这样一句感叹,感慨游华山洞的心情。他是在积极肯定古代人敢于“求思”的精神后,再阐述了志、物、力三方面的内在联系;作者这时又想到了仆碑,于是借助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应坚持的态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最后交代此次同游的人与作记的时间。
如果按照当“导游”的思路来设计这些课文,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至于学起来枯燥无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