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文体意识,这种缺乏文体意识的教学在文言文中尤为突出,而文言游记的教学更为突出。很多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或文言游记时,教法千篇一律,即翻译文章字词句,并没有根据文言文的不同文体类型进行教学。
文言游记的特点包括游踪、景观和情感,但老师们在教学时,常常忽略文言游记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一贯的教法就是疏通字词句。F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进度基本一致。当 F中学四名老师在教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只有一位教龄较长的老师提到了“游记”这一文体,但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过多讲解。而其他三位完全没有提“游记”这一文体概念。当然,他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一样:首先介绍王安石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接着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然后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继而疏通字词句,即通篇翻译,翻译结束,这篇课文也就结束了。他们认为,高考翻译分占的比例大,因而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在 E老师看来,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务必要讲游记的文体特点,即游踪、景观和情感,还要从“这一篇”课文的文体特点,接着预设“这一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或许稍微能改变当前文言游记教学出现的问题。
(二)“言”“文”分离现象突出
文言游记教学除了忽略文体特点以外,其“言”“文”分离现象也尤为突出,主要有两种:重“文”轻“言”和重“言”轻“文”。
重“文”轻“言”的现象在 F中学也是普遍存在的。F中学高一年级有五个基础较好的班级。其中一个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刚进入课文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王安石提出“尽志无悔”有什么深意?于是学生就去文中找答案。多数学生能找出答案,故文中重点字词老师直接忽略不讲。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还是有极少部分同学参与不了。这位老师认为,对于这种基础较好的班级的学生,翻译不是重点(即不需要翻译),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所以把重点放在学习文中的“文化”知识。但在周考中,这个班的学生在翻译上出了大问题。全班三十多名学生,翻译题能拿到满分的仅有五人。从这可以看出,老师重“文”轻“言”的现象在文言记体文教学中是相当严重的。(www.xing528.com)
重“言”轻“文”的现象在 F中学尤为突出。F中学有一个班级,学生基础较薄弱,E老师在教授《游褒禅山记》时就考虑到了这个班的学情,进而打算从“言”的角度来学习“文”。讲完第一段,E老师问道:“这一段重在介绍褒禅山,为什么会写仆碑,而且还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片刻沉默,竟没有一个同学回答出来。因而这一堂课,E老师就只是带着学生逐字逐句翻译,并时刻提醒他们做笔记。课后,E老师也反思,是问题太难还是学生没有预习?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当然,他也咨询了很多老师,他们都说,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教学文言文就必须得逐字逐句翻译,也就是字字清楚、句句落实。最后总结的时候稍微提一下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了。听了这些老师的建议后,E老师便发现,对文言游记或是文言文的教学便出现了两个极端: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只注重文章中“文”的学习,相对于基础较薄弱的班级则更重视“言”的学习。
E老师认为,无论是重“言”还是重“文”的教学都是不可取的,最好的教学即“言”与“文”的融合。
(三)教学结构不连贯
教学结构,就是教学中安排文章结构的流程,而教学结构的问题实际就是指一堂课上如何让一篇课文流畅地进行教学的问题。包建新认为:“讨论教学结构的问题即是讨论教学过程的问题。”那么,教学结构的不连贯就是教学过程的不连贯。
F中学有老师在执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没有抓住课文的特点,先挑出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词等,接着逐段逐段讲解字词句、翻译,最后总结作者的思想。E老师说:“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看似连贯,实质是老师‘肢解’了课文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碎片化’,这样的教学结构根本没有实现教学内容意义的流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