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四位一体古代记叙散文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四位一体古代记叙散文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老师通过阅读王荣生教授的著作,明白“四位一体”主要是指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R老师和其他老师商讨“该怎么进行四位一体进行抒情散文教学”时,很多老师并不看好,认为“假大空”、浪费时间,特别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要想真正落实太困难。经过一年多的积淀,她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古代记叙散文的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四位一体古代记叙散文

R老师通过阅读王荣生教授的著作,明白“四位一体”主要是指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将这几方面融会贯通对老师的要求较高,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四位一体”呢?

R老师和其他老师商讨“该怎么进行四位一体进行抒情散文教学”时,很多老师并不看好,认为“假大空”、浪费时间,特别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要想真正落实太困难。不少老师认为,自己能否将文言、文章、文学、文化进行融合都是问题,又怎么能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呢?

面对同事的质疑,R老师陷入了迷茫,不得不承认这些因素确实存在,融合四个方面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她想过放弃,但是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记笔记的机器,课堂上仅仅是她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这样的课堂不是她想要的。这样的现状让她忧心。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语文教育本来就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在功利化的教学环境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会逐渐缺失。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R老师决定无论多困难,都要尽力尝试。她希望自己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尽最大努力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经过一年多的积淀,她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古代记叙散文的教学。

1.在情节发展中积累字词

R老师想:古代记叙散文最突出也最能吸引学生的就是故事情节。所以她打算从情节入手,引导学生在故事情节中积累字词。这样学生既在课堂上体验到精彩的故事,惊叹于古人高超的叙事能力,又避免了枯燥的死记硬背,学习到新的文言字词,一举两得。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把握文章基本脉络后,R老师提示学生找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在各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事件。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思考,最后学生发言,老师加以补充或修正。

开端部分:无伤告密—项欲击刘—范增劝羽;

发展部分:项伯访良—张良献策—沛公定策—项伯说情;

高潮部分:刘邦谢罪—项王留饮—范增举珏—项庄舞剑—樊哙闯帐—义责项羽

结局部分:刘邦逃脱—张良谢罪—项王受璧—范增怒骂—刘邦杀奸。

在了解文章结构后,根据每个环节的一波三折的故事,选择一定词语,将每个环节的小故事连接起来,然后在各个环节里掌握一些重点字词。R老师在发展部分是这样处理的:

她问学生,在故事的发展环节张良、刘邦是怎么出现在故事情节里的?他们在这一段故事里都做了什么?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句子,把句子里应该掌握的词语挑出来?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在“项伯访良—张良献策—沛公定策—项伯说情”这一个个小故事里找出相关重要的词语,如在“项伯访良”这个小情节里学生找到了“……者……也”表示判断;“素”是“一向”的意思;“夜”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当然学生也有些词语没有发现,R老师提示学生,“具告以事”这句话的语序说得通吗?学生发现缺乏宾语,便理解这里是“具告(之)以事”,“之”是“宾语省略”了。

再如,在《荆轲秦王》的教学中,R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整个故事梗概

开端:大军压境—计划行刺;

发展:取信物—拿匕首—求助手—斥太子—易水别;

高潮:拜见秦王—顾笑武阳—搏斗—倚木而笑;

结局:被斩—目眩良久。

了解情节结构之后,R老师开始提问学生。

她问学生:太子丹和荆轲为什么要刺秦王?为了刺杀秦王他们做了什么样的计划?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呢?这些句子里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这样的提问,不仅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文章的故事情节,也能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在讲解的过程中就针对性的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与氛围。

2.在积累字词时分析人物形象

R老师在涉及人物形象的段落里,都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哪些词语可以体现人物的何种形象?这些词语的用法,意思你知道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古代叙事散文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并且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文中的字词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字词的积累就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关联起来,理解性的积累字词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并能形成联想,拓展文言知识。

(1)从语言描写见人物形象。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秦王的话,R老师问:“从哪些句子、哪些字词可以看出烛之武怎样的性格?这些词语你是否明白它的意思?”学生回答:“郑既知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快灭亡了。一开始烛之武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这种方式也让对方容易接受;‘敢以烦执事’中的‘敢’是客气的说法,‘执事’这里是指对方的敬称。降低自己的姿态,尊重对方,说明烛之武的智慧。”

《荆轲刺秦王》教学过程中,R老师问学生:在计划行刺的这一段,仅有太子丹和荆轲的对话,从中你可以发现两个人各有什么样的性格。你能找到对应的词语吗?有学生就找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并具体解释:“‘微’是‘如果没有’的意思,如果太子不这样说,荆轲也会主动请求刺杀秦王。这里可以看出荆轲不怕牺牲,慷慨赴难的精神。(www.xing528.com)

《鸿门宴》教学过程中,R 老师问学生:“无伤告密这一段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性格?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是‘明天’的意思,项羽刚刚听到曹无伤的告密,不怀疑消息是否属实,不问大臣的看法,不考虑双方的军事力量,不做深入的思考,就说明天要犒劳士兵,攻打刘邦,可见其做事草率,缺乏政治头脑。”R 老师提示学生还有范增的话“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此……也”是判断句式,范增根据刘邦反常态的表现和天象得出刘邦日后必成大器的结论,劝说项羽要抓住机会及时杀掉刘邦,以除后患。这点可以看出范增细心谨慎、善于分析形势。再如项伯访良这一段,R 老师问学生:“哪些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人物性格?你能找到相应的句子和词语吗?是否明白词语的意思?”A 同学先找到张良的语言“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并解释:“‘亡’是‘逃亡’的意思,‘语’是‘告诉’的意思,逃走是不忠义的,必须得告诉刘邦,这里可见张良的忠心。”B 同学找到了刘邦的话“为之奈何”:“‘这该怎么办呢’,这是刘邦在慌乱中向身边的大臣征询意见。”C 同学补充说:“刘邦并不像第一段里项羽那样,一听见消息就立马冲动地做决定,而是认真征求身边谋士的意见,这一点可看出刘邦的政治头脑,也能看出他遇事冷静、善于纳谏的特点。”R 老师点头表示赞成C 同学的分析,并表扬他分析透彻,能联系上下文。D 同学说:“还有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这里‘君’是对人的尊称,刘邦和张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但是这里却称张良‘君’,说明刘邦礼贤下士、尊重人才,这也是张良对他忠心的原因。同时,也能看出刘邦超人的智慧。一方面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看是否能利用张良的关系缓和眼前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多了解自己身边人,毕竟身边大臣和敌方有联系也是需要提高警惕的,这里可以看出刘邦的谨慎聪明。”D 同学话音刚落,R 老师带头鼓掌,教室里掌声一片。R 老师感叹,学生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全面新颖的,后面这一点她自己都没想到,学生却想到了,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

(2)在对人对事的态度的词语中分析人物形象。

R老师说,文言文简洁,很多时候一个词就能读出很多言外之意。分析人物形象不仅可以从人物语言分析,也可以从对人对事的态度分析。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R 老师问:“哪些词语可以知道烛之武的性格呢?”A 同学回答:“‘公从之,辞曰’,‘辞’是烛之武拒绝了郑伯的要求,联系下文可以看出烛之武此时是充满怨气的。但是后面又‘许之’,也就是说烛之武最后还是答应了郑伯的要求,在一‘辞’一‘许’之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性格刚毅的烛之武,他在不被重用时也是会生气,会有怨言的,但是为了国家为了大局,他也能够放下个人不满,尽最大的努力为国家奔走,说明他胆识过人,顾全大局。”R 老师说:“A 同学分析得非常好,烛之武的形象没有被夸大,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具备正常人的情绪,这也是《左传》描写人物的一大特色。”

《荆轲刺秦》中,R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提到很多关于态度的词语,如“荆轲怒,叱太子曰”,太子当时看见荆轲迟迟不动身,以为他后悔了,就多说了几句。此时荆轲就“怒”“叱”,这两个描写荆轲态度的词语,可看出其粗犷豪迈的性格。B 同学说:“武阳献图环节也能看出荆轲性格,‘荆轲顾笑武阳’,‘顾笑’是回头笑的意思。在这千钧一发之刻,武阳的脸色引起了秦王的怀疑,如果不缓解这个危机,他们两人都会死在这里。在这危急关头,荆轲冷静地解了‘色变振恐’的秦武阳的围,为了让秦王更加放心还专门回头笑看武阳,这样一个动作更加自然,也更能消除秦王的疑虑。这里可看出荆轲的沉着冷静,谨慎细心。”对于B 同学的分析,R 老师表示认可。

《鸿门宴》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片段。C同学分析说:“刘邦在对项伯时的态度也能表现出刘邦的性格,‘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为了搞好和项伯的关系,缓解危机,刘邦‘奉’酒给项伯祝寿,并结成儿女亲家。可以看出刘邦的情商很高,他懂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朋友,求得自己的安稳。同时文章中刘邦三次说‘为之奈何’,凡事他总是虚心地征询他人意见,这是他谨慎的一面。再看看文章结尾‘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这点也看出刘邦对奸臣毫不手软,加之从前面对张良的态度还可以看出刘邦善于用人。”D同学说:“还有项羽呢,当刘邦表明自己并无谋反之心时,项羽立即出卖了曹无伤,这等智商和政治头脑实在令人担忧。”

3.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提炼写作手法

R老师说,古代叙事散文单元很多写作方法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单纯地讲解写作方法是纸上谈兵,在分析人物中和学生一起学习写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精妙的布局,善于渲染气氛。

R老师在讲《鸿门宴》的时候,学生一致认为文章布局很精巧,情节环环相扣。开始曹无伤告密,项羽有了攻打刘邦的心思,不料项伯告密,让刘邦知晓了项羽的计划,刘邦立即收买了项伯。第二天鸿门宴,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刘邦,项羽却无动于衷。情急之下,范增安排项庄舞剑,借机刺杀刘邦,结果项伯一直为之遮挡,计划未遂。樊哙冲进来后,态度剽悍,刘邦趁如厕的机会溜走,赶紧返回军中。R老师认为严密的叙事结构在学生以后的作文中也是可以用到的。

在《荆轲刺秦王》教学中,R老师特别重视气氛渲染的赏析。R老师甚至让学生发挥想象改写易水送别一段。D同学改写道:

易水送别北风寒,冷彻心骨;萧萧声呼悲于天地,撼人肺腑。此地一别离,再无相见日,必终成功,以报太子之期望!太子、臣下、宾客、士人皆服白衣而坐。雪白的一片,对映着沧蓝的一片易水,冰天冷月,残阳似血,马嘶声咽,北雁鸣空绝。英雄也落泪。高渐离击筑,刺客和而歌,壮醒千古,悲响千里。悲歌未彻,啼哭一片。

不少学生都能抓住悲壮氛围这一关键点。“易水送别”一段通过乐器、将士的神态、歌声等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这样悲壮的氛围渲染了荆轲刺秦的不易,从侧面赞扬了荆轲的壮举。

(2)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

R老师认为,《烛之武退秦师》全篇基本都是语言描写,烛之武的语言就是反映其性格的最好体现。烛之武顾全大局、胆识过人、超凡的外交能力全都能从他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鸿门宴》中对樊哙的语言描写也极具个性: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樊哙的这番陈词,可谓字字千金,句句咄咄逼人。强调天下反秦的原因,将项羽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秦的不满,同时也映射出刘邦的劳苦功高,更为刘邦打抱不平,暗示项羽的做法不得人心。咄咄逼人,听者胆战心惊,瞠目结舌。可见其胆量过人,思维能力过人。后面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细让”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说明其有勇有谋,非等闲之辈。

(3)采用对照衬托的手法。

《荆轲刺秦》中,荆轲“顾笑武阳”和 武阳“色变振恐”形成对比,表现出荆轲的勇敢、冷静、谨慎、智慧。《鸿门宴》中,最突出的是刘邦和项羽的对比。刘项二人对人对事态度不同,性格也截然相反。项羽简单直率、刚愎自用、缺乏政治头脑,刘邦知人善任、能言善辩、谨慎多疑、头脑精明、审时度势。还有张良和项伯的对比,一个忠心护主,一个是非不分。

4.在综合分析后进行文化知识积累

R老师认为在这个单元中,重要的文化知识积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汉书》《史记》《战国策》等文学常识的积累;

(2)对官职、座次、人物称谓的积累;

(3)对古代历史人物人格的闪光点进行发扬。

其中(1)(2)两点,R老师根据学时和学情,布置学生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并以黑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