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学期的一次随堂测验中,L老师选择了朱自清的《背影》,这是一篇描写父子深情、父爱如山的经典散文。L老师要求学生理解和感受父子之间沉默而厚重的爱,将其作为阅读重点,要求学会赏析,给学生留了作业。L老师问道:“阅读全文,你对这篇散文印象最深刻地方在哪里?分析并阐明你的理由。”
批改作业时,L老师发现多数学生都提到“父亲”爬上月台为“我”买橘子那一段,有的同学感动的是“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跳下月台”,有的感动的是“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也有的学生提出“父亲”为了买橘子而穿铁道、跳月台、翻栅栏,不仅危险而且还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这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无益,因此让人印象深刻。这种观点在以往的教学案例中也出现过,C中学的学生并非唯一持这种观点的人。
从这样的回答中,L老师觉察到了C中学学生的惯性批判思维——看待任何事情都带着批判、考据的心理,习惯性地对人物行为进行否定,《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父子情深的核心基调却被忽视。(www.xing528.com)
L老师在她的教学日志中进行了思考:“现在的学生身上仿佛长了‘反骨’,对人或物习惯性地进行否定和批判,试图通过与他人的辩论找出真理所在。我不知道这种思维在他们之间是何时产生,但是这必定与我平时放任他们的课堂辩论密切相关。学生为使自己的观点被人信服、获得辩论的胜利,常习惯性地否定他人观点和行为,有时甚至为了辩论而辩论,而不是基于问题本身。从这一点看,‘诱导+讨论’的散文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实际造成了学生脱离文本本身而只谈某一事物或人物,使得散文情感意蕴与散文语言形式相剥离,导致学生对散文情感意蕴的误解和不了解,教学效果实际不理想。散文具有纪实性的特征,但是这种纪实性并不是指散文完全描写客观真实的对象,而是作者以客观的人、事、景、物等为基本原型,通过个性化的创作而成,饱含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创作。所以散文教学必然要回归散文本身,关注‘此篇’中的言说对象,而不应该将‘这一篇’散文文本中的言说对象独立出来单独讨论。学生就‘父亲’跳下月台、穿越铁道等行为讨论他是否违规,这实际上就是将散文的言说对象与‘此篇’散文中的环境背景相脱离。”
这一段教学日志体现出L老师认识到她的“诱导+讨论”模式并没有完全解决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散文的主情特征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育人立德功能仍然没能得到发挥,也表明一种新的散文教学策略正在L老师心中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