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在魏格纳牺牲后,大陆漂移理论沉寂下来了,可是少数地质学家仍坚持这个观点。地质学家们清楚地认识到地质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因此他们习惯于用现实主义的地质归纳法,由现存的构造形迹来追溯古代的构造运动。他们对地球物理学家们用已有的定律、公式来推论、解释复杂的地球现象的演绎法不习惯,因此他们对地球物理学家们只因机制、动力没有解决,就根本否定大陆漂移存在的做法不以为然。他们相信机制和动力问题将来会解决的;他们相信反映大陆漂移的地质证据是无法否定的。
南非的杜托伊特(A.L.du Toit,1878—1948)从南半球各大陆石炭—二叠纪冰川遗迹和冈瓦纳地层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出发,坚持大陆漂移理论。1928年英国的霍姆斯(A.Holmes,1890—1965)发表《放射性活动与地球运动》一文,提出地幔对流说,比魏格纳大陆漂移更合理地解释了漂移机制问题。他认为岩石中普遍含有放射性物质,其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变成热能。地幔内只需含有七百分之一的放射性物质,便能使地幔保持其可塑性,有发生对流的可能。在对流的早期阶段,上升的地幔流朝原始大陆的中心部分上升,然后分成两股向两边流动,最终把大陆扯破并牵引两大陆不断分离漂移。当前进中的地幔流碰到从对面来的另一地幔流时,就转向下流。地幔对流说认为,大陆漂移并不像船冲开海水航行一样,而是流动的地幔物质带着大陆前进,这就解决了魏格纳碰到的矛盾,但是由于当时人类还无从了解地幔情况,所以地幔对流说在无法否定也不敢肯定的情况下,仅作为一个假设而长期保留在霍姆斯自己编写的《普通地质学原理》教科书中。在强大的传统压力下,霍姆斯十分谨慎,故在此书的结尾中又特别申明:“此类纯属臆想的概念,特为适应需要而设。在其取得独立的证据支持之前,不可能有什么科学价值。”几乎同时,荷兰的万宁·迈尼兹(F.A.Venning-Meinesz,1887—1966)也提出类似的地幔对流说。
在三四十年代大陆漂移论沉寂下来时,中国地质学界的主流却不是大陆固定论而是活动论。首先应提到李四光(1889—1971)及其修斯—泰勒—李四光的大陆漂移体系,正是他们,不仅成为大陆漂移理论的地质学方面的支持派,而且这一学派在三四十年代当大陆漂移理论普遍被学术界抛弃时,成为最有力的坚持者,使大陆漂移理论没有销声匿迹。这一体系的特点是继承、发扬现实主义地质归纳法,用区域构造形迹的综合研究,追溯地壳构造运动,确定大陆水平运动的存在及其方向。李四光在大陆漂移论和大陆固定论争论最激烈的1926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地质力学论文《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继承和发展了修斯和泰勒的学术路线,以后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在4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形成了修斯—泰勒—李四光体系。(www.xing528.com)
在中国当时还有不少地质学家坚持大陆漂移说。30年代赵金科与葛利普(A.W.Grabau,1870—1946)主张大陆漂移理论并以未分裂前的泛大陆(联合大陆)为基础,创立了极控学说。葛利普以泛大陆为背景,编制了一张寒武纪古地理图,发现如果将泛大陆置于地球之一极,则早古生代的地槽,围绕地极作同心圆分布。1936年赵金科在《震旦纪地槽与泛大陆概念》论文中,详细对比了全球震旦纪,发现在泛大陆背景上,震旦纪地槽也作同心圆分布。1945年,黄汲清在其著作中以大陆漂移观点阐述了他的大地构造基本理论,并用以解释个别构造形成于大陆水平位移。1947年,章鸿钊用环太平洋大陆块向大洋的水平运动来解释环太平洋造山带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