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的蒙古帝国是历史上最大的草原帝国。在扩张的顶峰期,它囊括的面积达到了非洲大小,从(蒙古人占领的)中国一直延伸至多瑙河和巴格达,从西伯利亚到阿拉伯湾和今天越南的北部边境。这个蒙古帝国毁灭了很多直到13世纪还十分重要的政权:中国的金朝和宋朝、巴格达的阿拔斯哈里发都包括在内。但是政权和国家也从它的崛起中直接或间接获益,它们在很长时间内对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的影响直至今日;例如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这个蒙古帝国曾在一段时期内令经中亚的商路更加安全,并令它更加巩固。中亚(即便不是希杰拜)对世界史的意义从未像13世纪时那么重大过。因此,尽管这个草原帝国是历史上的一大例外而且也相对迅速地瓦解了,但更仔细地对其研究一下仍是值得的。
它的开端是,铁木真在1206年通过忽里台——重要人物大会被推举为大汗。从此他自称为“成吉思汗”,它或许可以译作“世界统治者”。关于他的本名和统治称号拉丁文献中流传着不同的叫法。铁木真虽然在1204年后下令利用回鹘文字创制蒙古文字,但是无疑它的运作方式与欧洲西部流行的文字不同。因此将蒙古文字转换成拉丁文字存在着多种可能。
铁木真很可能在1162年或1167年出生在一个重要但并不显赫的蒙古家族。我们不得不从极少的资料中重建他的孩童和青年时代,这些资料试图通过传奇性来加强他的重要程度。他的父亲在他9岁时被杀。接下来他度过了一段非常贫困和艰难的时期,据说在这段时期里,他证明了自己的聪明、狡猾、意志坚定和无所畏惧。他的一个同父异母哥哥应该是很早就被他杀害了。他身边聚集着仰慕他并希望出人头地的年轻人。从这一小群人开始,铁木真一路青云直上,灵活地操控着各个联盟。早期的同僚从中受益,他可以分配的东西越来越多。相邻的联盟转而投奔于他,或者被击败和消灭。和匈人或匈奴一样,蒙古人这个最初很小的群体的名字也随着群体的扩大而得以传播。
在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之后,铁木真重新确立了周边环境的架构。上述蒙古文字系统的形成是管理机构改革的一部分。此外他还按照匈奴人已有的千户制来组织军队。对领地和家族的忠诚不能再带入军队当中,以此来制造一种整体的集体意识。此外,他重新规定了战利品的分配制度。每名士兵在战场的所得不再肯定归他所有,以前那样会加大追捕战败对手的难度。从现在开始,所有战利品都归可汗所有。由他来根据忠诚度和需要照顾的情况进行分配,这样统治制度就更加能够为自身服务了。当然,如此一来,他也让自己的统治和自身依赖这种战利品的分配。
接下来的20年显示,在一位足够勇猛的统治者率领下,这种来自统治、管理阶层和军队的游牧骑兵战可以焕发出多么巨大的活力。蒙古人统治的领土以迅猛的速度扩大。他们的军队活跃在中国北方与克里米亚半岛之间。蒙古将领哲别(在途中病逝)和速不台在1221—1223年的一次征战中跋涉了8000多公里,他们绕过里海,穿越高加索山,经克里米亚抵达伏尔加河,之后又回到咸海。他们打了多场成功的战役,而且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一位俄罗斯编年史作者在记录本国军队在黑海以北迦勒迦河的失败时根本不清楚对手是谁。他们是被某些人称为鞑靼人的陌生人。只有神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和他们来自哪里。后来,当他们真的打算进行统治时,蒙古人也继续快马加鞭地进行了抢掠征战。他们统治地区的前沿很多都是荒漠地区,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威胁。
单单是快速并不能解释蒙古人的胜利。他们的征战有着非常好的战略规划。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都被他们的战术所迷惑。他们总有新的马匹,马上射箭技术冲击着步兵和骑兵队。蒙古人不缺马匹。因为蒙古人的弓箭射程又远又锋利,它们可以击穿欧洲骑士的铁甲,而后者却无法对穿着轻巧灵活的皮制装甲的蒙古骑兵构成真正的威胁。因此,在比方让我们的俄罗斯编年史作者大为震惊的迦勒迦河战役中,双方死伤极其不成比例。因此哲别和速不台得以将大部分军队带回到咸海地区。在战役中,消灭敌军指挥官是主要目标,它旨在摧毁指挥体系。武士荣誉的观念(它将假装撤退和埋伏这样的特定计策排除在外)没有对蒙古人的思想形成束缚。此外,蒙古人学习新技能的速度非常快,比方说对严防死守的城市进行围攻。这并不总是必要的。顽抗的城市居民受到极其残暴的对待。这使得其他人干脆放弃了抵抗。关于脸被砍成一块块和居民被逼为奴的消息不管是否属实都迅速传播开来,对蒙古人来说这再合适不过了。在向诸侯和地方官索要贡品的信中,他们一再强调,只有神知道,如果没有上缴要求的贡品会发生什么。(www.xing528.com)
敌人的不统一同样对蒙古人有利。在讲拉丁语的基督教世界,在可恶的伊斯兰帝国另一边有一支基督教军队有朝一日会结果这个异端的想法挥之不去。因此最初当来自中亚的强大军队发动袭击的消息传来时,基督徒实际上是倾向于把蒙古人视为打击穆斯林的盟友的。最迟到1241年列格尼卡战役之后,这种错误的想法才打消。当时获胜的蒙古人把西里西亚公爵亨利二世的头颅挑在矛尖上带走,而且据称还运走了9麻袋的耳朵。也正是在此之后,教皇、皇帝才与地方首领商议,该由谁来担当起防御的责任。
1227年,成吉思汗在中国西北与西夏党项人作战期间去世。皇后孛儿帖所生的四个儿子中的第三个窝阔台被选为继承人。据说是成吉思汗选择了他。当时有怀疑的声音,但这一次一致的原则还是得到了贯彻。在这次以及未来的蒙古汗位选择中,只有成吉思汗家族的人才会得到考虑。只有他们才有开国皇帝的号召力。但是没有规定说明应当选择哪个家族成员:二哥?大哥?还是小儿子?人们力求选出最有能力的,但是能力是个可以加以诠释的概念。与统治继承权不同的是占领土地的分配。在这点上,很多家族成员都有机会。迅速扩大的帝国因此受到了双重夹击:横贯亚欧大陆的家族成员的领地要求,一定程度上还在发挥作用的税收管理部门和军队还必须得到发展。
因为嗜酒而名声不佳的窝阔台为后者做出了贡献。他对内巩固了帝国。他实行了一种可以迅速传递消息的驿传制度。他下令建造一座都城,于蒙古草原的喀刺和林(Karakorum)。它虽然地处有利的战略位置,却无法得到地区的供给。如果从中国为这里的城市居民提供食物,每天需要几百辆牛车。窝阔台时期有了建立税制的初步尝试。被占领地区也被转交给非军事管理部门并任命了最高长官。以前的管理结构可以在这一层级以下继续存在,只要它们完成自己的主要任务——缴纳贡品和税赋,提供军队,并在需要时出现在统治者面前。蒙古人充分利用他们所遇之人的能力,不管他是文人、学者、管理人员、矿工还是武器技工。他们当中有些被招募雇用,另外的则被强制迁徙到其他地方。
窝阔台于1241年去世。接下来的10年里女摄政者——窝阔台的皇妃乃马真·脱列哥那(公元1241—1246年在位)和窝阔台继承人贵由的皇后海迷失后——斡兀立·海迷失(公元1248—1251年在位)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令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大感意外。1251年,蒙古人再次一致推选出一位可汗:蒙哥(公元1251—1259年在位)继续了这种内部安排的方式。此后离心力在变得越来越庞大的家族内占了上风,它控制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不同的文化和政策。四个大的结构逐渐显现,它们对13世纪剩下的时间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的元朝,中心在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的伊儿汗国(Il-Khanat),从黑海经里海和咸海到贝加尔湖再从那里向北的金帐(Golden Horde)汗国,以及中亚和中国西藏的察合台(Chagatai)汗国。
四大帝国在14世纪的命运差别很大。在中国,蒙古人适应了下来——游牧民族长期占领一个帝国的极少数例子之一。都城由窝阔台时期的喀刺和林迁往南方。在往南大约200公里的地方和今天的北京附近分别建成了一个夏季和冬季行宫。1368年,在长达几十年的自然灾害、饥荒和人口下降之后,蒙古人再次被赶回草原,它们掩盖了蒙古统治者的成绩直到14世纪20年代都还是积极的事实。在南部和西部,伊儿汗国在1335年随着不赛因(Abu Said)去世而结束。不赛因近20年的统治作为黄金时期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这也是因为他没有留下继承人,而1335年之后的时期则以漫长的继承人争斗为特征。北部和西部的金帐汗国是所有蒙古帝国中维持时间最久的。直到15世纪沙皇俄国、波兰和立陶宛的实力增强,这个蒙古帝国才瓦解。它的最后一个后续统治政权是克里米亚汗国,它直到1783年才为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所亡。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在1338年因为在与伊斯兰化和解还是保持成吉思汗传统这一问题上的分歧而瓦解。但不管怎样,帖木儿(大约公元1336—1405年)开始在后来的一个汗国里崛起,他在14世纪末时还再次建立起一个大帝国,并令其继承成吉思汗的传统。但是这个帝国并没有维持很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