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城市定居点、一种新文字和新语言的出现,自公元前500年起还出现了考古发现之外的具有说服力的文献来源。人们最早可以追溯到《吠陀经》,它由诗句和圣歌结集而成,在被用文字记录下来之前就已经诵读和流传了几个世纪,因为有了文字记录我们才得以获得后来的副本。它分为四类:本集(颂歌)、梵书(祭祀的由来、意义等)、奥义书(哲学与宇宙原理等)和森林书(学术知识等)。在这一基础上后来形成了我们统称为“印度教”的信仰。但是印度的其他宗教也深受它们的影响。
学者给《吠陀经》的产生划出了一个特定的时期,这样在进行比较阅读时就会出现一部发展史。人们应当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他们实际上是如何生活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经历了变化。我们可以从文字中看到从乡村到城市文化的过渡。我们看到了种姓制度的发展。它给人分配了特定的任务(起初: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和统治者、吠舍=商人、首陀罗=工匠和农民),并为这些职责规定了荣誉、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并令它们可以世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属于哪里以及他该做什么。人们可以逃避这些规定吗?这种制度在实践中似乎比理论上听起来更加富有弹性[相当静态的概念“Kaste”(种姓)来自葡萄牙语,它是否很好地转述了南亚语言所欲表述的内容,这存在着争议]。在实际生活当中会发生教义中没有规定的内容。来自祭司家庭的人(婆罗门)也从事贸易,商人成为国王,农民成了武士。和后来欧洲的等级模式一样,种姓制度似乎宣告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它以生活环境为主导,但却不一定受其束缚。因为社会不断变化,种姓制度本身同样一再发生改变。(www.xing528.com)
《吠陀经》也显示,我们从一开始——或者直到今天也不应把印度宗教想象成统一的信仰体系。它关系到的不是僵化的学说、正确的信仰或者是一种教会等级制度。传承和聆听《吠陀经》的人应当对生活抱持一种特定的态度,他能够理解世界并相应地调整他的行为。对此,轮回的观念、对婆罗门的恭敬和对种姓制度的尊重、对当地十分普遍的仪式和朝圣之旅的参与、对家族和地方神灵的崇拜都有帮助。英国殖民势力在19世纪将印度不同的崇拜和宗教统一称为“印度教”。欧洲观察家对这一印度教的描写就好像它是一个统一宗教,甚至是一个教会那样。印度民族主义者至今都在努力将印度教确立为一种民族文化,以此来抵抗至今在印度仍同样强大的伊斯兰教。两者都因此而产生了与印度教传统根本不相符的唯一性。它们的特征是控制行为的意愿,但在内容上保持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