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段子,讲的是孩子眼中的父亲:
5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知道!
15岁:爸爸好像也有些不知道的……
25岁:老爸已经落伍,跟不上时代了!
35岁:老头子要是像我一样,早就成功了!
45岁:父亲有些事情好像也是有道理的……
55岁:爸爸,你在哪里,我需要你的帮助……
这个段子也许不能代表所有的父子关系,但是至少能够涵盖很大一部分。
父子关系也许是亲情中最微妙、变数最大的关系。人们常常称颂母爱伟大,但是却很少直接歌颂父爱。也许是为了平衡,才尴尬地解释是因为“父爱如山”“父爱无声”。人类从俄狄浦斯王时代就发现了弑父情结,但是坊间也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之说。父子可以相爱相依,也可能相恨相杀。很多年前听张楚的《姐姐》,里面有一句歌词:“我的爹他总在喝酒是个混球。”虽然我们的父亲都不是这样的,但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却特别喜欢这首歌,每次去KTV必点,当然,和家人一起去就装作从来不知道这首歌了。
艺术作品中解读父爱的作品相对于赞美母爱的要少得多,经典的就更少了。在这中间,蒂姆·波顿的电影《大鱼》(Big Fish)无疑是其中非常经典的一部。
威尔的父亲叫爱德华,是一个推销员。从威尔还很小的时候,爱德华就给儿子讲自己从小到大的各种传奇:他曾经和小伙伴们深夜探访女巫,从女巫的玻璃眼睛里看到了自己死亡的方式;他不顾危险去跟威胁镇子的巨人谈判,最后说服他跟自己一起远走他乡;他曾经在马戏团里遇见了自己一生的挚爱,为了知道心上人的消息,他用给老板免费打工的方式换取爱人的信息;他曾经到过一个叫丰都镇的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友好和善,生活像田园牧歌;他曾经英勇参军,并且建立奇功,顺便还解救了一对孪生姐妹;而他最喜欢讲的故事,是他与河里一条著名的大鱼斗智斗勇,最后用婚戒当诱饵钓到了它……
威尔一天天长大,但是父亲的故事却没有停止的时候,甚至在他的婚宴上父亲还在喋喋不休,喧宾夺主,气得新郎威尔拂袖而去。
威尔结婚后和妻子住在另一个遥远的城市,几乎不再和父亲联系。直到有一天母亲来电话,父亲病重已近弥留,威尔和怀孕的妻子才回到故乡……
不管是《剪刀手爱德华》,还是《僵尸新娘》,或者是《阴间大法师》,蒂姆·波顿的影片总是有一种离奇美丽的阴郁,更充满奇幻迷离的隐喻。初看他的影片也许会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但是再细细品味,却能发现草蛇灰线,余味无穷。
相信大多数观众跟威尔一样,对那个从影片一开头就喋喋不休夸耀自己丰功伟绩的老头儿感到厌烦,对威尔成年后离开父母,甚至不与父亲联系也有一定的理解。每个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特别在青春叛逆期,与父母,特别是与父亲的矛盾冲突相信很多人都有亲身体会。
但是影片最精彩的还是在威尔回家之后,在妻子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去了解父亲所讲的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他惊奇地发现,似乎很多故事都是真实的,至少是部分真实的。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些故事中发现的不仅是父亲的人生经历,还看到了父亲作为一个男人的生命历程。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不同的隐喻:
与巨人谈判隐喻的是勇敢和友善;
为马戏团老板打工隐喻的是勤劳和坚忍;
追求心爱的人隐喻的是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慷慨从军隐喻的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义务;
丰都镇隐喻的是停止生命的追求而享受人生……
影片最大的隐喻,无疑就是那条大鱼。
在父亲的口述中,大鱼可以理解为他的追求,或者按照他自己的解释,他钓到的最大最美的鱼就是他深爱的妻子;而影片结尾,他和儿子一起幻想自己变成大鱼,离开人群,游入深水,大鱼又可以理解为他热爱的自由,勇于冒险的传奇般的一生。
影片最核心之处,就在于向我们展示了威尔对父亲从崇拜到怀疑再到厌弃最后又重新理解的过程。相比于对母爱的理解,对父爱的理解过程很艰难,也很漫长,这是因为父爱与母爱有着极大的不同。
弗洛姆在《父母对孩子的爱》中曾经精当地分析了这种不同:
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获得母亲的爱……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
弗洛姆认为,父爱和母爱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而“父爱的消极面是必须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
所以,母爱更偏向于自然性,而父爱则更侧重于社会性。母爱因其温和温暖而无微不至,很容易被子女接受,但是父爱则经常伴随着规训与要求,更多地以跟孩子发生冲突的形式出现。
而母爱与父爱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母爱更多地表现为直接的关心或者言语的要求,父爱则隐蔽含蓄得多。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世说新语·德行》里这个故事说,东晋太傅谢安的夫人教育孩子的时候,向谢安抱怨说:“我怎么就没见过您教孩子?”谢安回答:“我是身教。”
也就是说,父亲更多的是用自己的为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也专门说到,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换句话说,父亲在自己生命中的勇敢、坚忍、忠诚、努力、宽容、幽默等美好品质才是教育孩子最有力、最直接的教材。(www.xing528.com)
在工作中,我经常会见到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似乎无比关心,节假日带着孩子奔走于各个补习班之间,对孩子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但是大人却不思上进,家庭缺少学习氛围。甚至,整个家里除了孩子的书就找不到其他的书。这样的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在一次家长会上我曾经不客气地说:“希望靠孩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家长首先就是不合格的。”而1000多年前韩愈的《师说》批评的就是这样的家长: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所以,与其三令五申要求孩子读书,不如拿起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要求孩子诚信,父母首先就应该做诚信的人;要孩子努力上进,父母就不能在工作上得过且过;要孩子勇敢坚强,父母就应该首先做好表率……
最好的教育就是活成孩子的传奇。
因此,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本质都不是规定孩子的人生,而是用老师或者父母自身作为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去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正如纪伯伦在《先知·论孩子》中说的一样:
你的孩子并非你的孩子。
他是生命渴求自身的儿女。
他们由你而生,却并非从你而生,
纵然他们跟着你,却不属于你。
你能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能庇护他们的躯体,却庇护不了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于明日之屋,
那去处你不能拜访,即便是在梦乡。
你可尽力去仿效他们,却不可让他们像你。
但是,不要急于要求孩子了解自己的传奇,更不要苛求孩子理解自己的苦心。因为教育需要耐心,这种耐心肯定会超越孩子的学生时代,甚至会贯穿他和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如影片中的爱德华和儿子威尔。
影片最感人的一幕无疑是在结尾处。爱德华去世了,在葬礼上,威尔惊奇地发现,曾经以为全是父亲杜撰的那些传奇故事里面的人物——巨人、马戏团老板、丰都镇的诗人、孪生姐妹、“女巫”——都一个个出现了。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热烈地谈论这个拥有传奇一生的老人,谈着他的趣闻逸事,谈着他的不同凡响。威尔挨个走过他们旁边,如久别的老友一样同他们点头,微笑,眼里含着泪光。我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也不禁热泪盈眶。
这时候的威尔,用尽了他半生的时光,才与父亲完成了真正的和解。但是他已经是幸运的了,在电影《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中,主人公艾迪在自己死后,才和去世已久的父亲在天堂实现和解。而还有的父子,也许两个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和解。
钱理群先生在怀念他父亲钱天鹤先生时曾说:
儿女以仇恨代替对父母的本性的爱……这意味着什么?
因为我永远摆脱不了你,我的命运与你紧紧相连。
哦,你是我的父亲,我是你的儿子。
……待到你的画像从墙上取下,并且永远在家中消失时,我才开始感到了你的分量:你与我以及全家的命运息息相通。
——钱理群《我的家庭回忆录》
固然,钱理群先生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与父亲隔膜太久(1949年钱天鹤先生离开大陆前往台湾,1958年在台湾去世),但是即便没有这样的空间分隔,父亲与儿子的和解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但是尽管如此,最好的父亲仍然首先应该是一个坚强的男人,宽容的男人,上进的男人,有爱的男人,耐心的男人,更是一个把自己活成传奇,用这传奇来滋养孩子,培养下一个男人的男人。
《梦》(Dreams)
导演:黑泽明
主演:笠智众/寺尾聪
上映时间:199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