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2+2=4的自由。
——乔治·奥威尔《1984》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不得不说,网络的普及对我们的电影鉴赏课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刚开始做电影课的时候,我还到处借录像带给孩子们放电影,后来就变成买VCD碟了,再后来又变成买DVD碟。记得那时候只要有空,必去的地方一定是电脑城,几年下来,淘的几百张碟装了好几个碟夹。可是现在,这些碟基本上都没用了,因为现在基本上都是从网上下载电影,这样更方便,也免去了碟片使用太久出现划痕无法再看的烦恼。更大的促进作用在孩子们写影评上,大多数孩子在看片之前通过网络了解电影的相关资料,而在看片后,百度也成了他们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首选。这使他们对电影的了解更详细,也更深入。
上周《肖申克的救赎》的影评交上来了,好几个孩子都在文中引用了影片的一段经典台词,很显然也是百度的: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 A strong man can save himself,a great man can save another.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从自救到救人,从拯救民族到拯救人类,这其实也是我这个板块电影设计的线索。因此,在这周电影课之前,我首先同大家一起分享了几篇影评的精彩段落。
“‘人啊,你当自救!’还记得这是谁说的话吗?”影评分享完,我问孩子们。
“贝多芬!”有孩子回忆起来了。
“是的,高一我们做音乐鉴赏课的时候,曾经引用过贝多芬的这句话。而我觉得更经典的话,无疑是《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这句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那么我们想一下,《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主要是自救还是救人呢?”
孩子们的回答主要是自救,顺带救人。
“是的,安迪凭着自己的智慧、坚忍与执着,用一把小石锤在不到20年里挖出了瑞德说要600年才能挖通的自由之路,成功地拯救了自己。当然,后来也顺带拯救了在监狱里待了40年,早已被体制化的好友瑞德。他主要的目的是自救,所以他无疑是个强者,但是,他也只是个强者。”
“那么,贝多芬是个强者还是圣者呢?”我问。
“首先是强者,然后是圣者。”孩子们回答。
“为什么?”
“他战胜了耳聋,写出了很多伟大的作品,然后他的作品也拯救了很多人。”高一时我们系统介绍过贝多芬,欣赏过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和《第九交响曲》(合唱)的一部分,孩子们对他可以说是很熟悉了。
“是啊,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战胜了命运的挑战,没让命运扼住自己的咽喉,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而他的音乐在以后的日子里鼓舞和激励了无数的人,使他们从生命的低谷走出来,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所以他更是一个圣者,而贝多芬被称为‘乐圣’,也许有这个原因吧。
“而今天,我们将走进的,是由梅尔·吉布森自导自演的史诗巨片——《勇敢的心》。这也是我们‘自由与尊严’板块的第二部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13世纪苏格兰人在一个叫威廉·华莱士的英雄带领下奋起反抗英格兰暴政的故事。在历史上,每个民族都有华莱士这样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毁家纾难,为了民族的自由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已经超越了个人自由的小天地,而成为领导民族抗争,拯救整个民族的伟人。威廉·华莱士是这样的伟人,邓世昌是这样的伟人,王铭章将军也是这样的伟人。”
王铭章是抗战烈士,他在台儿庄战役中与日军浴血作战,英勇捐躯,他的家人用他的抚恤金和一部分家产修建了铭章中学,也就是我们的学校——新都一中的前身。对这段历史,新都一中的师生都很清楚,也很自豪。很多同学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
“这部电影在1996年的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这部史诗巨片。不过,在观影之前我有两个友情提示:第一,因为是战争片,所以影片中有很多血腥暴力镜头,请女同学做好心理准备;第二,影片中有少量裸露镜头,但是很纯洁、很美丽,请男同学做好准备!”
我还没说完,女生就开始哄笑。
教室的灯全部关上,影片开始。
影片情节
13世纪,苏格兰国王去世,他没有留下子嗣,英格兰国王“长腿”爱德华乘虚而入,攫取了苏格兰王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用血腥手段残酷统治苏格兰,甚至允许贵族对贫民拥有结婚女子的初夜权以拉拢贵族。苏格兰的抗争此起彼伏,爱德华假称谈判,诱使反抗首领进入圈套,残忍处决了反抗者。在抗争中,贫民代表华莱士和他的大儿子也被杀,留下了幼子威廉·华莱士。
父亲和哥哥死后,威廉·华莱士被叔叔带离家乡,并接受了教育。多年后他回到家乡,希望能过平静的日子。他与邻居的女儿、青梅竹马的茉伦相爱,为了逃避英格兰贵族的初夜权的侵害,他们秘密结婚。一天,茉伦为了拒绝英格兰士兵的调戏而反抗,打伤了英格兰士兵,后被英格兰贵族以反叛为名残忍地杀害。为了替妻报仇,华莱士放弃了过平静日子的梦想,率领乡人揭竿而起,杀死了杀妻仇人。
听说华莱士起义的消息,附近的人们纷纷响应。华莱士的军队迅速壮大,在与英军的战争中势如破竹,取得了斯特林桥战役的胜利,并攻下了英格兰重镇约克郡。“长腿”爱德华发觉事态严重,亲自率军与华莱士作战。战争中,华莱士的联军——苏格兰贵族军队临阵脱逃导致义军惨败,华莱士的军队被迫转入游击战,并伺机报复背叛的苏格兰贵族。
此时,爱德华派出儿媳伊莎贝拉公主作为特使与华莱士会面,谁知公主被华莱士的英雄气概征服,成为华莱士的情人,并多次协助华莱士抵抗英军。
最后,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邀请华莱士会面,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华莱士赴约,却不知道布鲁斯的父亲和其他贵族被英王收买。他们抓住了华莱士并交给了英王,布鲁斯也正式与父亲决裂。
在伦敦,华莱士以叛国罪受到审判,英国人要求他承认叛国,这样就可以减轻受刑的痛苦,但被华莱士严词拒绝,他声称自己从未效忠于“长腿”爱德华。在广场上,华莱士受尽各种折磨仍不肯屈服,连围观的百姓也为之感动,纷纷要求审判长开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华莱士喊出了最后一句话:“Freedom(自由)!”
威廉·华莱士牺牲后,在他勇气的感召下,贵族罗伯特·布鲁斯再次率领华莱士的手下抵抗英格兰,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自由。
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
很难想象,《勇敢的心》这部影片要是把其中的风笛演奏凭空抽走会是怎样的结果。
风笛又名风袋管,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约公元前1世纪传到古罗马。古罗马入侵大不列颠时,这种乐器传入了英格兰。14世纪成为风行欧洲的民间乐器。而今天我们说起风笛,很多人都会将其与苏格兰联系在一起,这种模样古怪的乐器和苏格兰方格裙一起成为苏格兰的象征。
很巧合的是,苏格兰风笛在古代就是苏格兰人打仗时使用的特殊乐器,并且由苏格兰王室规定为军队专用。苏格兰人用风笛召集高地人,在战争中鼓舞士气,在战后用来哀悼亡灵。高一的时候我们鉴赏《大河之舞》,第四场《致库丘林的挽歌》就是用风笛演奏的,影片《死亡诗社》开头的开学典礼,也是以风笛演奏《苏格兰勇士》开始的。“二战”诺曼底登陆的时候,英军甚至在风笛的伴奏下向德军阵地发动攻击,这个场景在电影《最长的一天》中有所展现。而风笛运用最经典的电影,则非《勇敢的心》莫属。(www.xing528.com)
影片开头,长镜头依次展现苏格兰高耸的群山、宁静的湖泊、茂密的森林,悠扬的风笛声响起,在交响乐队的衬托下,似乎是一首献给故乡的颂歌。在哀悼威廉牺牲的父兄的一场戏中,夜幕下,火把的红光里,高地人聚集在英雄的墓旁,握着剑,风笛手吹起了致亡灵的挽歌。威廉问他们在做什么,叔叔说:“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告别,奏着亡命曲调,吹着亡命风笛。我与你父亲也同在我们父亲丧命时吹奏过。”此时,苍凉悲壮的风笛已经成了苏格兰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寄托的是一代代人为自由而战的勇气与梦想,也寄予了人们对为自由而牺牲的前人们的崇敬。一场村庄婚礼的戏中,风笛又奏出活泼欢快的曲调,成为人们欢快歌舞的背景音乐。这些生活困苦、衣衫褴褛的苏格兰人民,即使身在沉重的压迫下,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寻找生命的快乐与激情。
而在一场斯特林桥战役的戏中,悲壮苍劲的风笛更是成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战歌。面对敌军闪耀的盔甲、纷飞的箭雨、恐怖的铁骑,这些穿着布衣、拿着木质盾牌的老百姓没有丝毫的畏惧。两军相遇,大战在即,风笛声起,如何不叫人血脉偾张?
《勇敢的心》的风笛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应该归功于影片的配乐,这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末,詹姆斯·霍纳就因为电影《光荣》的配乐而获格莱美奖。1995年之后,他又凭《勇敢的心》《燃情岁月》《阿波罗十三号》的配乐而奠定了自己在电影音乐界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位。其中,尤以《勇敢的心》中的配乐为评论界大为称道。两年以后,他又为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配乐,他创作的主题曲《我心永恒》随着电影的上映而响遍全球。他也因此获得当年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的两项音乐大奖。他的作品表不仅包括《勇敢的心》和《泰坦尼克号》,还有《虎胆龙威》《异形》《塘鹅暗杀令》《完美风暴》《侏罗纪公园3》《兵临城下》《风语者》《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四片羽毛》《阿凡达》……这哪是他个人的作品表,简直就是一张好莱坞大片的名单!
自由
“苏格兰之子,我是威廉·华莱士。我看到我的民族组成的军队向暴政宣战,你们作战是为了解放人民,你们也将自由。没有自由会怎么样?……作战你们可能会死。逃跑能活着,很多年后,在床上老死。你们是否愿意,用这一切来换取今天,换取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杀死我们的敌人,也许他们会将我们杀死,但是他们永远夺不去我们的自由!”
这是影片中大战之前华莱士对犹疑的义军士兵们发表的演讲。自由,这是华莱士与战友们揭竿而起的原因和目的,也是贯穿整个电影的主线。为抵抗英格兰的暴政,赢得民族独立与自由,华莱士和他的乡邻们以最原始的武器——石头、棍棒——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格兰军队作战,用木制的盾牌抵抗英军的箭雨,用拙劣的长矛抗击英军的重甲骑兵。
作为领袖,他面对的不仅是强悍的敌人,还有背后苏格兰贵族的叛卖和英国人的收买拉拢。为了赢得盟友,华莱士低声下气请求罗伯特的支持,而面对英格兰的拉拢,他则是一如既往地严词拒绝:
伊莎贝拉:他(国王)建议你停止进攻并撤回去。作为回报,他可以给你贵族头衔、土地和这箱金子,这些我会当面交给你的。
华莱士:封地、爵位……还有黄金……你要把我变成犹大吗?
伊莎贝拉:和平就是这么来的。
华莱士: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影片末尾,被捕的华莱士忍受了各种酷刑,却始终不肯对行刑官屈服,他承受的折磨甚至连痛恨他的围观的英格兰百姓都为之不忍,纷纷请求行刑官开恩。而当行刑官充满希望地想从他最后的话语中听出屈服时,他却用尽最后的力气高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一个词:“Freedom(自由)!”
跟《肖申克的救赎》不一样的是,本片强调的自由不是个人的人身自由和权利,而是整个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这就将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提升到了爱国主义的层次。而对民族国家的自由的追求,往往需要付出个人的自由乃至生命的牺牲。能做出这种牺牲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国者。
在梅尔·吉布森的多部影片中都塑造了这样的爱国者的形象,除了本片之外,还有《爱国者》中的本杰明·马丁、《我们曾是战士》中的哈若德·摩尔等。
逼上梁山
《勇敢的心》彰显的是美国话语体系下的爱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主题。虽然这部电影刚公映时就有很多历史学家指出影片硬伤颇多,很多地方与史实完全不吻合,但是这并不影响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票房佳绩,当然更不会影响它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对于观众来说,几个或者几十个历史错误并不会影响他们欣赏影片。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以《勇敢的心》为代表的好莱坞主旋律影片彰显宏大叙事主题的方式,这些影片的主人公走的似乎都是一条跟林教头一样的路——逼上梁山。将《勇敢的心》与《爱国者》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两部影片的主人公最初似乎都对政治不感兴趣。本杰明·马丁只想经营农场和家庭,直到自己的儿子被英军杀害才奋起反抗。如果说曾经戎马半生已经厌倦战争的马丁表现得这样还让人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威廉·华莱士对政治的冷淡就很让人费解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死于英格兰人之手,他从小由叔叔养大,从他叔叔的性格来看,应该也是个苏格兰的爱国者。可是当威廉回到故乡时,似乎对父兄的仇漠不关心,而是一心只想着当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娶妻生子,即使面临乡人的鼓动,他也毫不动心。直到他的妻子无辜被领主杀害,他才“冲冠一怒为红颜”揭竿而起。
有评论说等于是把华莱士塑造成了一个情圣,而影片末尾他看见自己的妻子出现在刑场,也是对这种情圣形象的照应。这样的安排,无疑能为电影争取到更多的女性观众,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而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好莱坞编剧们的煞费苦心。这样的主旋律影片,最担心的就是主题拔得过高而引起观众反感,因此编剧们便将主角反抗的触发点设计为个人权利,特别是家庭权利受到伤害。这其实表现了美国主流的家庭伦理观念。主人公不是为了抽象而笼统的国家、民族这样的观念而战斗,而是为了妻子、儿女而战斗,他们拿起武器首先想到的不是保卫自己的国家,而是保卫自己的家人。类似的理念也出现在梅尔·吉布森主演的《我们曾是战士》中,这部电影通过普通士兵的视角看战争,也通过士兵的口说出:“他们不是为了国家、意识形态而战,而是为了战友、为了彼此而战。”
影片链接
《爱国者》
从某种角度说,这部电影其实是梅尔·吉布森的美国版的《勇敢的心》。和威廉·华莱士一样,影片的主人公本杰明·马丁生活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本来对政治与战争并不感兴趣。他关心的只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农场与家庭,同时严禁自己的孩子卷入战争,但是他显然失败了。他儿子偷偷参加了抵抗英国殖民者的战争,并且成为民兵头领,最后战死沙场。儿子的死让马丁从躬耕南亩、苟活乱世的梦中清醒过来,英军对家乡的烧杀抢掠也激起了他不可遏制的怒火,于是,这个早已远离战场的老兵重新拿起了武器,投入到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战争中。
学生笔下的《勇敢的心》
强大的人可以为追求自己的自由而忍气吞声,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而伟大的人可以为追求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自由而奉献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比如华莱士。我不知道,当华莱士临死的那一刻,看着从人群中走出来迎接他的茉伦,会是一种什么心情?自豪?安心?喜悦?疲惫?哀伤?然而在他的功绩下,这一切在世人眼里并不值得关注,人们所记得的,百年后我们看到的,是那个为了苏格兰的自由而战的英雄华莱士。
(赵晓蓓)
长达三个小时的史诗巨作,充盈着个人英雄主义和浪漫情怀,战争场面振奋人心。战神附体的华莱士以暴制暴,美丽的女性交织着电影的主线,残暴的国君和自私的贵族揭示了革命进程的艰难,苏格兰的起义军诠释了爱国的情怀……可是我并不太欣赏这部电影。
主人公的父亲在战场上被杀,这使主人公在心理上受到刺激,同时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主人公的成长简直是一笔带过的,这样的手法着实让我感到突兀。而主人公再次回到故乡,主要的目的就是结婚生子,完全没有对过去惨痛经历的回顾。紧接着的镜头都是男女之间眉来眼去,缠绵悱恻,我想导演这样安排可能是为接下来的事情做铺垫,以此侧面解释为何后来挚爱被割喉导致的爆发是如此迅猛。而以后的剧情,观众看到的似乎不是为自由而战的人,而是一个为复仇而战的人。主人公心里似乎只有那位薄命的女子,而没有他那战死沙场的父兄。
(骆绒克孜)
他们所追寻的自由只是自身不受控制的权利,是自己可以自由行动的权利,这或许不是我们所认可的真正的自由,但它是一种代号,是对旧的制度对无人性统治的宣战,是对摆脱一种压制的渴望。他们为了这种信仰舍弃生命,用鲜血与热泪去争取明天,我想,这些东西可能远比电影出现的史实的错误更吸引人。
(严文苑)
自由是一首歌,就像影片的主题曲所展现的那样。一支由苏格兰风笛演奏的曲子,旋律哀怨忧伤,却又透着坚毅不屈。音乐渐强时,你能感知那份果敢,音乐特强时会让你流泪。这支曲子是一首自由之歌、勇敢者之歌,曲子中包含了威廉的一生:失去爱人的哀伤、孤独。当夜里看到人们告别亲人的忧伤时,当他们骑在马上疾驰在山间时,当失去了自己亲人时,当被贵族出卖独行群山时,当威廉遭受酷刑时,观众的心也跟着波动,一起为威廉的坚毅、勇敢、执着而感动。音乐的旋律还在倾诉,为你诉说着威廉·华莱士的故事,它在告诉你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也在警示你一个民族的自由来之不易!
(熊长润)
《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导演: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
上映时间:199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