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鉴赏一下这部95%都是虚构的名人传记片——《毕加索的奇异旅程》吧。”有的孩子回答《海上钢琴师》,更多的回答《毕加索的奇异旅程》。“而大多数同学可能会觉得最难懂的是《毕加索的奇异旅程》。有些同学在影评里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无厘头,有些笑料近于低俗,还有的同学看了半天,只看到了毕加索一生有过很多女人……”“让我们先把电影放在一边,来看看毕加索的画,我想问问,你们能看懂毕加索的画吗?”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幽默是这样一种艺术艺术家依照自己的人格、特殊方式,乃至深刻方式来把自己表现出来。

——黑格尔《美学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每次的电影鉴赏,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给孩子们进行点拨是一件很难确定的事。通常我都是在电影播放之前给孩子们做简单的介绍,但是过于简单,孩子们对电影了解不够,还不如不进行介绍;太完备了又有预先剧透之嫌,又影响孩子们对电影的独立理解和体会。

所以“艺术惊鸿”系列的第二部影片《毕加索的奇异旅程》,我便不打算预先进行过多的介绍,而只是很简单地给孩子们做了一个铺垫:

“给名人拍传记片其实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因为名人太有名了,关于他们的生平很多人都了若指掌,导演稍有差池,便会遭到诟病,甚至还有因此惹上官司的。不过,今天我们要看的一部传记片可能不会有这样的麻烦,因为这部片子公然宣称:‘本片95%都是虚构的。’”

孩子们发出一阵惊讶的“哦”声。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鉴赏一下这部95%都是虚构的名人传记片——《毕加索的奇异旅程》吧。”

灯光全关,音乐响起,屏幕上打出一排字幕:

艺术就是揭示现实的谎言。

——毕加索

电影开始。

一周过去了,孩子们的影评收上来。我批改了,结果跟我预料的差不多,很多孩子感觉看不懂。我想,这正是时候给他们讲一下基本的电影鉴赏常识了。

周一的自习课上,我问孩子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鉴赏了5部电影,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5部电影中,大家感觉最真实的是哪一部呢?”大多数孩子回答的都是《为黛西小姐开车》。

“是啊,日常的生活场景,合乎逻辑的人物,合乎逻辑的情节,虽然发生在20世纪的美国,但是我们也一样能理解和体会。那么,你们认为哪些电影感觉不真实呢?”

有的孩子回答《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有的回答《海上钢琴师》,也有的回答《剪刀手爱德华》,更多的孩子回答《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的确,谁知道死后是什么样子,可是《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这部电影却声称我们会遇到上帝安排的5个人;《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一辈子都没下船,简直匪夷所思,而且一个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孩子,居然奇迹般地会弹钢琴而且成为大师,更是不可能;爱德华是个机器人,却拥有人的感情,会爱上金,太假了;至于《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我还没说完,孩子们爆发出哄笑:“95%都是虚构的。”

“是啊,”我也笑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在这5部电影里面,最真实的《为黛西小姐开车》就是最好的,而其他几部不‘真实’的电影就是不好的呢?”

“不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看来这一点我们达成一致了。的确,艺术真实是不同于生活真实的,很多时候,艺术需要想象与夸张,甚至需要扭曲和变形,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和生活真实一样的艺术就是好的艺术。甚至恰恰相反,完全复制生活的艺术就不能称为艺术了。”

“那么我还想问问,这5部电影,你们觉得最难懂的是哪部?”

有的孩子回答《海上钢琴师》,更多的回答《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关于《海上钢琴师》,我在很多同学的影评里面批过这样一句话:其实船只是个隐喻,比喻的只是那些我们为之可以牺牲一切的东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一条船,为了它我们可以牺牲金钱、名利、爱情,甚至生命。”

大多数孩子在点头。

“所以,我们在鉴赏电影的时候,要注意这些隐喻。隐喻是导演用密码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只有能够与导演相通的观众才能发觉并体会。这个过程是个愉快而有趣的过程,这有点像恋人之间的暗号,只有你们能懂,别人都不懂。”

一说到这个敏感话题,有孩子在偷笑。

“而大多数同学可能会觉得最难懂的是《毕加索的奇异旅程》。有些同学在影评里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无厘头,有些笑料近于低俗,还有的同学看了半天,只看到了毕加索一生有过很多女人……”

全班同学听到这话,顿时哄堂大笑。

“那么,咱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要是我们是导演,要我们拍一部毕加索的传记片,我们应该怎么拍呢?”

有孩子说拍成励志片,有孩子说拍成艺术片,还有的说毕加索跟张大千有联系,可以拍这个,等等。

“让我们先把电影放在一边,来看看毕加索的画,我想问问,你们能看懂毕加索的画吗?”

孩子们都笑着说看不懂。

“我也看不懂,”我也笑了,“因为毕加索的画使用了很多错位、变形、夸张、扭曲等方式,而且他的画的视角与我们平常的视角完全不一样,比如电影里那幅苹果静物画。”

学生纷纷点头。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导演拍这部电影的方法,其实就是毕加索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极度的夸张、扭曲、错位、变形,甚至故意歪曲事实?”

有孩子若有所思地点头。

“就是!他爸爸活了好久哦!毕加索都活了92岁,电影里他去世的时候他爸爸还活蹦乱跳的!”有孩子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是啊,显然影片后半部分的父亲已经不是他的父亲了,而是影射他的经纪人。经纪人唯利是图,像父亲一样牢牢控制着毕加索,甚至毕加索去世之后,他还要向来吊唁的人收门票。当然,这个情节显然也是夸张的,但是这样的夸张难道不正深刻地揭示了经纪人吸血鬼的本性吗?”

“还有那个只会唱一首歌的歌手!”

“还有毕加索在墙上画出门,然后逃跑!”

“还有横着跑的火车!”

“还有横着跑的轮船!”

孩子们七嘴八舌说着自己的发现,找着电影里使用的夸张错位以及扭曲的手法。

“是的,其实这部电影使用了后现代的解构手法,将平时高高在上的艺术家拉下神坛,不仅还原成平常人的模样,甚至用变形与夸张把他塑造得比平常人还可笑。但是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无厘头的噱头,那就错了。影片中的重要情节其实都是在历史上有案可查的。比如影片中的那把吉他,就是毕加索在1926年创造艺术品,而那个夸张的化装舞会,就是毕加索曾主持的税务员舞会,而影片中出现过的海明威,也是毕加索的好友。‘二战’后期,美军刚进入巴黎,海明威就迫不及待地去拜访毕加索。那时候拜访毕加索的人很多,大多数都会给房东太太一点小礼物,房东太太也引为常例。当海明威来的时候,房东就向他勒索礼物,结果海明威返回身去,从吉普车上搬了一箱手榴弹下来给房东,把她吓得魂飞魄散。”

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

“回到我们刚才最初的问题,是不是只有酷似真实的艺术品才是好的艺术品?”

学生回答不是。

“的确,艺术真实永远是高于生活真实的,而还有一点很重要,所谓‘似’其实有两个层次,低层次的是形似,而更高的层次则是神似。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毕加索的艺术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么《毕加索的奇异旅程》这部电影,恰恰就使用了毕加索常使用的夸张、移位、扭曲、变形等手段,‘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神似的毕加索,而不是形似的毕加索。”(www.xing528.com)

很多孩子开始点头。

“有同学在影评里问我:为什么夏老师要选择这部电影给我们鉴赏呢?”

我顿了一下,慢慢地说:

“我想用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在艺术的世界里,想象是没有禁区的。”

影片情节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的马拉加,从小就显露出不同寻常的艺术天赋。父亲把他送到马德里的美术学院,在路上,他邂逅了他的第一个恋人——多萝西。在马德里艺术学院,他更是深受老师的赞赏,获得了学院颁发的所有奖励。他的父亲因为过分激动而陷入假死状态。在葬礼上,他又奇迹般地复活

之后毕加索独身来到艺术之都巴黎,勤奋作画但是一幅都卖不出去。直到他父亲略施小计将他第一幅立体派艺术作品卖给斯坦恩和艾莉斯·托克勤,他才时来运转,摇身一变成为巴黎乃至整个世界最受欢迎的画家

在巴黎,毕加索结识了很多艺术名流,包括海明威、凡·高、卢梭等,当然,也招致了众多的女人趋之若鹜。

毕加索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途曾经旅居美国,见识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查禁艺术品的风暴。在“二战”中,他还在巴黎支持法国抵抗运动。晚年的毕加索移居里维埃拉,一天他竟奇迹般地看见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多萝西,仔细询问,才发现这是跟奶奶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多萝西的孙女。这个女子对晚年的毕加索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

在厌倦了商业化炒作和流水线式的艺术批量生产之后,毕加索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前来吊唁的人们散去的时候,他却从床底爬出来,对着躺在床上的自己的身体告别,并向房间里的所有艺术品告别,然后融入白色的墙壁,无影无踪。

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

解构

看惯了励志片式的名人传记的观众,肯定会被这部完全怪异的电影惊得目瞪口呆。还有什么比传记片的导演宣布本片95%为虚构更大胆的吗?片头还大张旗鼓打出字幕:“本片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让人很难说清这是传记片还是科幻片。对那些希望从名人传记中看到成功学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惊悚片。

也许是有片头宣言撑腰,导演肆无忌惮地对毕加索的生平进行了极其大胆的夸张和变形,比如把毕加索母亲的去世时间故意提前,而把他父亲的寿命几乎无限延长,把税务员舞会变形成化装舞会,让卢梭拉着小提琴消失在太空等。事实上,影片使用的是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手法,对毕加索的一生进行了重新的诠释。

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着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它鲜明地提出反“元解释”和“文本意义”,强调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这样就使判断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者全然模糊。这样的诠释在经典主义者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的,但是它的确为文本解读的可能性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毕加索不也是用后现代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的吗?因此,影片用毕加索的方式来展现毕加索,简直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冒险,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调侃与反讽

据说京剧老票友在听戏的时候总是闭着眼睛,手指暗自打着节拍,哪个音唱短了,哪个板走荒了,都无法逃脱他们的耳朵,直到演员唱得字正腔圆毫无瑕疵,他们才会睁开眼睛,大吼一声:“好!”在很多国人眼里,经典是用来膜拜的,不能容忍对经典哪怕是一点的改动或者调整,更别说调侃和反讽了。

但是,经典如果只是用来供奉在神坛上,那么也就注定了经典的死亡。我曾经看过一个DVD,是德国举行的一次巴赫音乐节,在表演中,光是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就被演绎了很多种,有传统的管风琴,也有弦乐,还有管乐,最“雷”人的是国王合唱团将这首世界闻名的曲子填上词,中间还穿插了《布兰登堡协奏曲》的曲调,歌词调侃巴赫为了写这首曲子绞尽脑汁却无从下手,好不容易写出了托卡塔部分,却怎么也写不出赋格。正在山穷水尽之时,一个歌手的手机响了,铃声正好是巴赫苦思冥想而不得要领的赋格部分!灵感终于找到了!这样离谱的调侃让观众哄堂大笑,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看不见有谁跳上台去指责他们对大师不敬,居然敢拿这样伟大的作品开涮。不知道这是不是也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影片几乎无处没有调侃与反讽。

电影开头,画外音介绍毕加索的出生,一个女人在床上叫喊、挣扎,观众都以为这是毕加索的母亲,可是镜头一转,毕加索的父亲从门外走进来宣布自己当爸爸的消息,伟大艺术家的诞生成了一个准黄色桥段,让习惯了高山仰止的观众大吃一惊;毕加索的立体派的诞生,在电影中变成了他父亲吃掉了他用来画静物的苹果,而此时的毕加索早已饥肠辘辘;毕加索的“伯乐”——斯坦恩和艾莉斯·托克勤都是女性,电影里却成了男扮女装。导演的调侃和反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脸络腮胡、阳刚气十足的海明威坐在咖啡馆里织毛衣,希特勒和丘吉尔在巴黎的街头斗殴,毕加索的歌手情人从头到尾只会唱一首歌,毕加索的爸爸对来吊唁的粉丝收门票,正在作画的达利长长的手指也不耽误去调戏沙滩女郎……

这样的调侃,在缺乏幽默感和游戏精神的国人眼里也许只不过是低级无聊的噱头,或者只是逗人发笑的无厘头,但是带着头脑的观众会发觉这调侃、反讽下的深刻与思索。其实,善意的调侃与反讽也是向大师致敬的一种方式,而经典并不会被这些调侃与反讽亵渎,反而会因这些新鲜因子的注入而更显活力与生动。唯有能继续生长的经典才是有生命的,经典一旦只做供奉之用,便已被宣判了死刑。我们的学校整天号召学生读经典而学生却反应冷淡,也就是因为这些经典已过时,早已提不起人们的兴趣。

夸张与变形

在这部电影里,夸张变形是解构的重要手法,也是直接结果。影片不仅不追求历史细节的真实,甚至故意制造历史“错误”,其目的不仅是要蓄意跳出一般名人传记影片绝对追随历史真实的窠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更重要的,可能是想故意将影片建筑在一个似乎近于玄幻的构架上,给导演、演员想象力最大限度的放飞提供机会。毕竟,当大家知道《西游记》是神话小说的时候,就不会追究孙悟空筋斗云的真实性问题了。

也许是由于这一点,影片一些情节的夸张与变形几乎达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如影片开头毕加索从强盗手中拯救情人多萝西时那场拙劣的表演,初到巴黎时毕加索向语言不通的女房东要水的时候那场卖力的哑剧。在习惯了一本正经的观众眼里,这些情节都会被看成无聊甚至低俗的闹剧表演,但是,导演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夸张暗示观众:别那么正经,逗你玩呢。

反崇高

在常人眼里,名人总是高高在上、熠熠生辉的。学生写励志作文,言必居里夫人发现镭、司马迁著史、司马光砸缸,似乎认定名人都不食人间烟火,从小就有伟大志向,非礼勿视,意志坚定,品德高尚,行为世范。凡夫俗子看名人传记,无非也是向成功人士学习头悬梁锥刺股,让自己净化心灵提高认识,亦步亦趋地跟着名人的脚步,希望自己也能复制名人的成功。一句话,向名人学习崇高。而这部电影不仅不引导观众去发现名人身上的崇高精神,反而处处与崇高为敌,将崇高的道德解构得支离破碎,然后让大家来鉴赏这碎片中的新生命。

影片开头毕加索出生的一场戏就给了崇高当头一棒:按常理,伟人的出生,不说有白日入怀、异香满室,至少也是庄严肃穆、万人敬仰的,可是开场故意设置的一场闹剧把这庄严肃穆消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目瞪口呆和啼笑皆非。

在毕加索告别父母独自前往巴黎的一场戏中,他与父母在火车站依依惜别,母亲的亲吻与拥抱,父亲的鼓励与期望,这场戏继续发展下去,无疑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西班牙版本。正在观众们眼里含着泪等着要在合适的时候夺眶而出的时候,那列火车居然像螃蟹一样横着开走了!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观众此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刚刚蓄积起来的崇高感和伟大情怀被这不讲道理的火车搅得荡然无存。

而“一战”结束之后,巴黎街头希特勒与丘吉尔的斗殴,更是对国家利益、民族情感、正义邪恶等宏大叙事的一次辛辣的反讽。不管是艺术还是政治,不管是画家还是女人,在导演的眼里都没有丝毫崇高感。不仅如此,他还严禁观众在接触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产生任何崇高感,每到紧要关头,导演就会以近乎无厘头的方式消解崇高。在别人一本正经的时候他一本不正经,以不折不扣的无厘头精神将反崇高进行到底。

影片链接

《大话西游》

如前所说,经典一旦被供上神坛,也就被宣判了死刑。连环画版本的《西游记》小孩子都喜欢,而原著却很少有人读,个中原因,连环画版本在形式上注入了新的元素恐怕是其中之一。在缺乏游戏精神、调侃精神和幽默感的国人看来,游戏经典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而周星驰主演的这部电影可以说就是这样一部大逆不道的电影。

影片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它使用的后现代的艺术技巧,包括调侃、反讽以及夸张、变形等,这与《毕加索的奇异旅程》的技法其实是一脉相通的。而影片里的一些著名台词,现在几乎已经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言。正写到这里的时候,下雨了,我要收衣服去了……

学生笔下的《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我很喜欢片中毕加索逾墙而走的片段。为了挣脱束缚,他在墙上用炭笔勾勒出一个窗户,像神笔马良一般活生生地画出了一个窗户,大胆地逃脱了死刑,迈开步伐,走向了远方;还有他不满眼前一味为作画而作画的情势,在窗外女子的鼓励下,把手中的碟子砸个粉碎,打开窗户,径直离开了压抑他的地方;最后一幕更是精彩,他把自己雕塑的逼真如己的雕像放在床上,营造出自己已死的假象,而自己却再一次融入像牛奶一样的墙里面,像魔法中的穿墙术一般,而这又是毕加索不顾一切束缚,大胆冲破禁锢的写照。

(王瑜彤)

(在电影中)多萝西的孙女长得和她奶奶一模一样,而多萝西又是毕加索几乎快遗忘的初恋情人,这点确实让人无语。但就这点,我大致可以猜到,这名女子对毕加索的影响是挺大的。实际上,多萝西的孙女影射的就是弗朗索瓦丝·吉洛。据说,片中有一个画面跟现实中的毕加索的一张生活照一模一样,那就是在碧蓝的大海边,金色的沙滩上,弗朗索瓦丝走在前面散步,毕加索在后面亦步亦趋地为她撑伞。她曾被毕加索称为“你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有扇通往巅峰之窗的女人”,由此可见,弗朗索瓦丝是很有才情的,而她也是唯一一个从毕加索身边离开的女人。除此之外,那位“毕加索的父亲”,影射的是毕加索的经纪人,他总是每时每刻都黏着毕加索,压抑着毕加索,用尽一切办法靠毕加索赚钱,这也使毕加索的画受到了些许抑制,使他的一生都有些压抑和乏味。

(吴倩)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只以为毕加索和贝多芬、齐白石等伟人一样,有着无数充满汗水的励志故事,看完后,才发现天才的成功道路上也可以布满女人。可能用中国的传统理念看,毕加索46岁邂逅17岁的少女,62岁邂逅22岁的方兹华斯,73岁与其分手,80岁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真的很讽刺,但他不是我们传统思想中的堕落于花街柳巷中的道德观低下的人,而是因为这些在不同时期邂逅的女人,成就了他多彩的人生,留给了世界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大多数人物传记,我真的难以接受这种以低俗幽默虚构一个对世界有巨大影响的人的一生的影片。不过,也确实难以想象以严肃、崇敬的情感去还原毕加索与无数情人的故事。所以说,女人们既成就了传奇的毕加索,也成就了充满争议的毕加索。

(张宇慧)

毕加索常常说:艺术是揭示现实的谎言。导演泰治·丹尼尔森把毕加索拍成了一个让人无法笑出来的滑稽的人,这部电影,95%都是虚构的。

荒诞?无厘头?我想,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有这样一种疑惑吧。但是看过它的观众应该知道,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毕加索个性的写照: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小提琴拉着拉着可以飞向太空……

而影片中富有想象力的物品也让我大开眼界,像视觉冲突的火车,横着开的轮船,我想,这些都是影片想告诉我们的吧,要有创造想象的能力,要敢于想象。瑞典人在1978年就能拍出这样的片子,成本小到几乎每一个时代的表现都在同一个布景中搭出,却这样撼动心灵。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从没告诉我们想象力可以无限放飞,人生可以这样尽兴、尽情?

(王乙伊)

《三峡好人》(Still Life)

导演:贾樟柯

主演:赵涛/韩三明/王宏伟

上映时间: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