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一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制度的正式确立;不过,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我国很快就对计划生育制度就进行了改革,这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严格一孩政策的松动符合群众的生育愿望
生育作为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条件,是人的本能需求。而通过生育子女来解决养老问题,向来是我国家庭养老,尤其是农村家庭养老的传统形式之一,对于维护家庭以及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难以抹杀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传统生育文化受到新中国成立后历次运动的影响,但鉴于生育制度在家庭中的支柱地位,对于生育的重视和依赖依旧是中国多数家庭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而一孩政策的实施则导致我国传统家庭面临巨大的危机,产生了包括子嗣繁衍、家庭生产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客观上也增加了“失独”的风险与可能。为此,严格一孩政策自实施起就受到群众特别是农民各种形式的抵制。放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当回应,也符合普通群众的基本愿望。
(二)严格一孩政策的松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口政策失误带来的后果
从我国一孩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一孩政策在我国的形成实际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当时主要是考虑了领导的意见,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即使后来多次修正政策,但又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部门利益、机构利益[44],从而未能将人口政策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将人口生产物化,以庞大人口可能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目标构成阻碍,希望通过严格的一孩政策为立论依据,尽早甩掉人口包袱,以致忽视了人的基本生育权利。[45]不仅如此,在实行严格一孩政策的80年代初,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已经接近或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但由于人口惯性的增长,我国人口的长期趋势被忽视,导致了错误的决策。在1984年确定严格一孩政策后不久党和政府就开始探讨政策的更张,并逐渐形成双独、单独二孩政策就是对人口政策的及时调整。根据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的部分统计,在浙江的宁波市,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下的再生育申请夫妇为9266 对,出生2900 多人。[46]从全国范围来看,2015年5月底,全国有145 万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2014年的人口相比2013年增加47 万,人口出生率提高0.29 个千分点。[47](www.xing528.com)
(三)推动了生育权利的保障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受到外国关注,并动辄被指责侵犯人权,而西方国家也经常通过多种渠道干扰我国人口政策的执行。[48]不可否认,我国过去的人口政策基本上是“以数为本”,把对家庭发展具有丰富意义的生育简单化为机械的数量,不管家庭发展与幸福。[49]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立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成全国家利益,未能实现‘权利与善好’的兼顾”[50]。而对严格一孩政策的松动则显现了逐渐取消对人口生育的限制,向鼓励性政策转型;单一的人口政策逐渐向宏观社会经济政策转化,强调保障与福利的利益导向,以及对相关生育权利的研究。[51]这些都对在不同程度上认可、推动了我国公民生育权利的保障,契合了当代社会发展更强调和关注人们权利的总体趋向。
(四)人口政策未能完全达到目标
虽然从1984年就确定了严格的一孩政策,但不久就出现了调整的声音,并持续进行了1.5 孩、双独二孩和单独二孩的多次政策变化。由于改革的力度太小,生育政策的惯性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公众生育意愿的影响[52],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国家,人口政策未达相关目标。以单独二孩政策为例,当时的国家卫计委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改变依托于这样的人口形势,即生育水平降低、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和居民生育意愿的变化,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53]不少学者也认为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如会导致符合条件/妇女集中生育等。[54]不过,从实践看,作为二孩政策的直接体现,2014年出生人口为1687 万人,出生率为12.37‰,2015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人,出生率为12.07‰[55],两年的数字都远低于预测的数字。截至2015年9月,全国符合单独二孩生育条件的约有1100 万对夫妇,只有16%左右的人提出了申请。[56]单独二孩政策遇冷成为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