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解构”,单从字面理解,“解”字意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之意。两字合在一起,引申为“解开之后再构成”。“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一词正式出现在哲学范畴内,是1966年德里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组织的学术会议上的讲演中。当时,36岁的德里达把矛头指向结构主义,对西方几千年来所崇拜的确信无疑的真理、思想、理性、意义等打上问号。德里达的《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的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为了有助于理解“解构主义”,必须对“结构主义”作以介绍。
结构主义是20世纪前中期有着重大影响的一种哲学思想。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的解释,结构主义所说的结构指的是“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结构主义强调相对的稳定性、有序性和确定性。然而结构主义的问题是,没有任何结构是一成不变的,结构的稳定性是不存在的。如人们欣赏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这样作品的静止结构在读者的欣赏中变成了运动变化的东西。德里达从这种观点出发,指出语言系统的能指与所指是有偏颇的,是脱节的。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而,他开启了一个解构主义的时代。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一切领域,一切固有的确定性,所有的既定界线、概念、范畴、等级制度,在他看来都是应该被推翻的。
解构本身是一个后现代的行为,不是批判,因为批判是一种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而解构是后现代的一种概念、一种理论和思维方式。比如人们在室内设计的不断创新与涉猎中,解构主义运用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等各种手段创造室内空间形态,对传统功能与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转向两者叠加、交叉以并列,用分解、组合的形式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以此迎合人们渴望新、奇、特等刺激的口味,同时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是一种逻各斯(原则、规律或本质)中心主义(logocentrism),认为存在着一个关于世界的客观真理,而科学和哲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这种真理。中心主义的实质就是假定存在着一个静态的封闭体,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它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理念、实体、上帝等。这种思想在西方哲学中一直处于主流并封闭着人们的思想,它是“理性的霸权”,使人们在把握世界时以牺牲事物的丰富性为代价。德里达主张用“分延”和“异质”来消解这样的中心和结构。
现代哲学认为,“言语”优于“书写”,而“书写”是低一层次的。因为“言语”更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而“书写”则在我们和我们想理解的意义之间塞入了“文字”这样一个附加符号。德里达认为这是一种“语言中心主义”“声音中心主义”。他说,“言语”不过是从“能指”到“所指”的游戏,它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书写”则比言语更能反映符号“不在场”的本质,因而“书写”比“言语”更具有优越性。德里达通过颠倒“言语”与“书写”的等级关系消解了“语言中心主义”,从而也进一步颠覆了建筑在原有语言结构之上的传统形而上学理论。(www.xing528.com)
随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测不准定理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出现,人类渐渐明白到科学也有其不确定性,并且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现代主义的动摇,也就引起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后现代主义就是指现代的后期,是一种对现代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颠覆和反叛。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现代主义的终结,而是现代主义的新生。西方后现代主义最为喧闹的场所并不在哲学领域,但其基本主张、基本特征归纳起来却是一些哲学上的口号或命题,比如反表象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西方文化中心的浮士德传统等。它反对把科学认知方式当成哲学思维的样板,反对把丰富多彩的世界还原为一种基质,反对用僵化的思维模式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反对在宇宙和人类中预设中心。后现代主义者提倡的理念、思维方式和话语结构,为我们破解今天的史学危机、重构中国史学框架和体系,从浩繁的历史中求解出人类的密码和真知,并为人类的未来走向提示路径,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释】
[1][英]沃尔什著:《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美]威廉德雷著:《历史哲学》,王炜、尚新建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