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6月,顾颉刚将他们讨论古史的文章与信件汇集成《古史辨》第一册,由朴社出版,“古史辨派”因此得名。1979年,顾颉刚应邀为《中国哲学》作《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他说:“《古史辨》第一册,是我与胡适、钱玄同、刘掞藜等讨论古史的函件和文章,以‘禹’为讨论的中心问题,兼及历代的辨伪运动。在这一册中,许多问题的论证,现在看来是不够坚强的,但主要的见解我还是要坚持下去。我写了一篇六万字(原有十万字,发表时去掉了‘孟姜女’的一部分)的《自序》,说明了我研究古史的方法和我所以有这些见解的原因。这篇序实足写了两个月,是我一生中写得最长最畅的文章之一。海阔天空地把我心中要说的话都说出了……出版了《古史辨》第一册。想不到这一册销路好极了,一年里竟重印了二十版。”[56]顾颉刚之所以用辨别的“辨”而不用辩论的“辩”,其意在于辨别古史真伪。
第一,“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1923年5月,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公开提出“层累造成说”。顾颉刚说:“我很想做一篇《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把传说中的古史的经历详细一说。”并说,“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层累地造成古史说有三层意思:
“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他说:“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籍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比如积薪,后来居上。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就有了尧、舜,到战国时有了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了三皇,汉代以后有了盘古等。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在战国到西汉时期,由于尊古贱今、托古自重的需要产生的。他后来说,“战国时是有意的努力毁坏真历史,也是有意的另行创造伪历史的时期。所以然者,全为适应当时环境,例如尚贤之故事适应于士的阶级的需要。五德之故事、分州之故事、封禅之故事、皇帝之故事,皆适应于帝王阶级的需要。”[57]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齐家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孔子在春秋时只是个君子,到战国时便成了圣人,到西汉时被封为褒成公,东汉被封为褒成侯,到唐宋时被封为文宣王,元代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我们“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既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既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58]。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古史说”,得到了胡适的支持,钱玄同和傅斯年也作了有力的回应。钱玄同说:“先生所说‘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意见,真是精当绝伦。举尧、舜、禹、稷及三皇、五帝、三代相承的传说为证,我看了之后,唯有欢喜赞叹,希望先生用这方法,常常考查,多多发明,廓清云雾,斩尽葛藤,使后来学子不致再被一切伪史所蒙。”[59]在欧洲留学的傅斯年说:“你这一个题目,乃是一切经传子家的总钥匙,一部中国古代方术思想史的真线索,一个周汉思想的摄镜,一个古史学的新大成。”[60]
第二,打破三皇五帝的古史观念。顾颉刚引《诗经》《论语》《孟子》《国语》《楚辞》《吕氏春秋》《史记》等资料,说明黄帝、尧、舜、禹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三皇五帝都靠不住。《论语》只说“三代”,《孟子》中有“三王”和“五霸”,《荀子》中有“五帝”,《吕氏春秋》中出现“三皇”。“三皇”是谁?《楚辞》中有东皇、西皇、上皇、后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是天皇、地皇、泰皇。“五帝”是谁?《吕氏春秋》一会儿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一会儿说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大戴礼记》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尚书·序》说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战国策》说是庖牺、神农、黄帝、尧、舜,《史记·高祖本纪》说是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即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等。自战国以至西汉,人们出于种种需要,创造伪史,不仅进一步使尧、舜人格化,而且在尧、舜之前又加上许多帝王名号,终于形成了盘古、天皇、地皇、泰皇、庖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的古史体系。顾颉刚说:“中国古史全是一篇糊涂账,二千余年来随口编造,其中不知有多少罅漏,可以看出它是伪造的,但经过二千余年的编造,能够成立一个系统。”[61]顾颉刚揭露了传说时代故事的虚妄,打破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神话古史体系,推翻战国以来三代同源、黄帝一元的古史框架。
顾颉刚后来回忆说:“信一发表,竟成了轰炸中国古史的一个原子弹。连我自己也想不到竟收着了这样巨大的战果,各方面读些古书的人都受到了这个问题的刺激。因为在中国人的头脑里向来受着‘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定型的教育,忽然听到没有盘古,也没有三皇、五帝,于是大家不禁哗然起来。”[62]钱玄同甚至从1925年8月起,不再姓钱,效古法将号缀于名字之前,称为“疑古玄同”,可见当时疑古风气的盛行。
第三,关于禹是虫和禹夏关系。《古史辨》第一册是“以‘禹’为讨论的中心问题”。顾颉刚认为大禹有一个从神到人的演进过程,“禹”和“夏”原本没有关系。“禹”最早是“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的神,到了周代就变成了夏王。“禹”来源于九鼎上的一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他根据许慎《说文》上“禹,虫也”“兽足蹂地也”的解释,认为“禹”“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禹是虫”一时成为人们腾笑的对象。钱玄同虽然对“层累说”表示赞成,但对“禹是虫”表示保留。他说:“先生据《说文》云……以为大约是蜥蜴之类,窃谓不然。”接着,《读书杂志》又发表了刘掞藜《读顾颉刚君〈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疑问》和胡堇人《读顾颉刚先生论古史书以后》的文章,驳斥大禹是条虫和禹夏无关的观点。
随后,顾颉刚又两次作文,坚持“禹为动物”之说,但放弃“出于九鼎”之说。他还进一步提出关于疑古辨伪的四项原则:打破古史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1937年,他又与童书业合写《鲧禹的传说》,把鲧、禹传说的来源及其演变作了系统的论述。说明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化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并无关系。直到战国以后,禹才是夏代第一君主。在《山海经》和《天问》里,已把鲧、禹说成父子,《国语》和《左传》把鲧与夏联系了起来。他并考证了鲧、禹治水是“堙”还是“疏”等问题。
关于“禹是虫”的问题,童书业研究后说:“禹名从‘虫’,亦即‘勾龙’。”杨向奎称赞这是“卓见”,并说“此为引进图腾说以证古史,将开辟新径,为《古史辨》增色”。[63](www.xing528.com)
钱穆后来说:“《古史辨》不胫走天下,疑禹为虫,信与不信,交相转述,三君者(胡适、钱玄同、顾颉刚)或仰之如日星之悬中天,或畏之如洪水猛兽之泛滥纵横于四野,要之凡识字之人几于无不知三君名。”[64]
第四,构建了中国上古民族神话史观。1929年9月,顾颉刚到燕京大学讲授中国上古史,1930年出版《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多对上古史进行系统考辨,认为三皇传说出于“太一生两仪”哲理的神话化,五帝的前身都是神话中的上帝。[65]1933年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系学生杨宽对上古神话的分合演进进行系统考辨,1941年汇集成《中国上古史导论》,收录在《古史辨》第7册,提出了上古民族神话史观。杨宽说:“吾人证夏以上古史传说之出于神话,非谓古帝王尽为神而非人也。盖古史传说固多出于神话,而神话之来源有纯出幻想者,亦有真实历史为之背景者。吾国古史传说,如盘古之出于犬戎传说之讹变,泰皇、天皇、地皇之出于‘太一’与天地阴阳之哲理,黄帝出于‘皇帝’之音变,本为上帝之通名,此皆纯出虚构。至若帝俊、帝喾、大皞、帝舜之为殷人东夷之上帝及祖先神话,少皞、羿、契之为殷人东夷之后土及祖先神话,益、句芒之为东夷之鸟神及祖先神话,鲧、共工、玄冥之为殷人东夷之河伯神话,朱明、昭明、祝融、丹朱、兜之为殷人东夷之火正神话,王亥之为殷人东夷之畜牧神神话;又若颛顼、尧之为周人西戎之上帝及祖先神话,禹、勾龙之为西戎之后土及祖先神话;则皆由于原始神话分化演变而成者,固不免有原始社会之史影存乎其间。然此类亦仅为殷周东西两氏族原始社会之史影而已,乌有所谓三皇、五帝、唐、虞、夏等朝代之古史系统哉?”[66]童书业评论说:“顾颉刚先生以后,集‘疑古’古史学大成的人,我以为当推《中国上古史导论》的著者杨宽正先生。杨先生的古史学,一言以蔽之,是一种民族神话史观。他以为夏以前的古代传说全出各民族的神话,是自然演变成的,不是有什么人在那里有意作伪。他确代表了‘疑古’的古史观的最高峰!”
第五,关于古书的考辨。1931年11月朴社出版《古史辨》第三册以后,古史辨逐渐演化成古书辨。第三册主要讨论《周易》和《诗经》,第四册讨论先秦诸子,第五册讨论两汉今古文经学和阴阳五行说,第六册继续讨论先秦诸子。第三册是顾颉刚在燕京大学任教时所编,顾颉刚曾说:“这一册书的根本意义,是打破汉人的经说。故于《易》则辨明《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于《诗》则辨明齐鲁韩毛郑诸家《诗》说及《诗序》的不合于《三百篇》。”[67]他后来还说,《古史辨》第三册“是专门研究《易经》和《诗经》的。其中心思想是破坏《周易》原来的伏羲、神农的圣经地位,而恢复它原来的卜筮书的面貌;破坏《诗经》的文、武、周公的圣经地位,恢复它原来的乐歌面貌。有人因此说‘古史辨’变成‘古书辨’了,是一种怯退的表示。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古书是古史的史料,研究史料就是建筑研究历史的基础。由‘古史辨’变为‘古书辨’,不仅不是怯退的表示,恰恰相反,正是研究向深入发展的表现。”[68]
古史辨派认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是周代通行的几部并不相干的书,它们既不是如古文经学家所谓的“六经皆周书之旧典”,也不是如今文经学家所说的“六经皆孔子之作品”,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孔子没有删述或制作过“六经”,“六经”的配成当在战国后期,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
第六,提出上古史的历史演进法。古史辨派本着“用历史演进的见解来观察历史上的传说”的原则,以谨慎小心、层层梳理、考辨史实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上古史,胡适概括为“历史演进法”。在开始讨论古史时,胡适没有参与,到1924年2月,他在《读书杂志》第18期上发表了《古史讨论的读后感》一文,支持顾颉刚,提倡疑古精神,并说:“古史上的故事没有一件不曾经过这样的演进,也没有一件不可用这个历史演进的(evolutionary)方法去研究。尧舜禹的故事,黄帝神农庖羲的故事,汤的故事,伊尹的故事,后稷的故事,文王的故事,太公的故事,周公的故事,都可以做这个方法的实验品。”[69]经过胡适的总结提倡,疑古精神发生了很大影响,对古史、古书的怀疑和考辨形成了一种风气。尽管胡适后来与古史辨派脱离了关系,但他对古史辨论所起的作用不能抹煞。
顾颉刚古史辨派对中国上古神话历史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理,对古典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科学辨伪,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打破了二千多年来儒家精心营造的三皇五帝的神圣观念,对中国近代史学和思想界是一次深刻革命,开辟了中国古史研究的新天地,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顾颉刚所说,中国古史里裹藏着许多偶像,帝系所代表的是种族的偶像,王制所代表的是政治的偶像,道统所代表的是伦理的偶像,经学所代表的是学术的偶像。这些封建偶像支配着中国的古史。因此,要探明中国古代历史的真相,必须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他认为,只有这四个打破,才能使我们不上战国以来封建文人的当,才能真正突破儒家经学的桎梏,建设起真实的、科学的中国古史体系。[70]而疑古辨伪的目的,就是“要使古人只成为古人而不成为现代的领导者;要使古史只成为古史而不成为现代的伦理教条,要使古书只成为古书而不成为现代的煌煌法典”。[71]当然,他又说:“我们所以有破坏,正因求建设。破坏和建设,只是一事的两面,不是根本的歧异。”[72]在疑古派的研究中,也夹杂着一些武断片面的东西,也没有充分结合考古的资料,引起其他学者的批评。
通过古史辨,顾颉刚也在四个方面取得成就。刘起釪(1917—2012)说:“在《古史辨》中,体现出顾先生一生治学成就主要在四个方面,即:考辨古书(辨伪),考辨古史(疑古),考辨历史地理(《禹贡》学研究),以及作为考辨古史的辅助和佐证而进行的民俗学研究(民间故事、歌谣、神道、会社、风俗等)。”[73]
1926年8月,顾颉刚应林语堂邀请,离开北京,去厦门大学担任国学研究院教授,与鲁迅同室办公。1927年4月,顾颉刚应傅斯年之邀又来到中山大学,与傅一起筹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不久因傅斯年支配欲极强而离开。1929年5月,顾颉刚到北京,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又兼在北大上课,主编《燕京学报》。自到燕大后,顾颉刚专心于古史研究,决定对旧系统的古史作出清理。1933年顾颉刚在北大和燕大开设了“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课。1934年初与谭其骧等人筹备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为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创立了中国的历史地理这门学科。此后,他还在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任教。
1949年以后,顾颉刚任上海市文管会委员、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中国史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1951年任上海学院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员,担任《资治通鉴》总校。1955年,开始标点《史记》。1959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发表《禹贡注释》。1965年冬,因病到北京香山疗养院疗养。1971年开始,担任“廿四史”和《清史稿》的总校工作,1977年完成,先后由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担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学术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任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