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史学遗产源远流长。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经济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阶层、思想观念、精神文化、风气习俗等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激荡和变局。历史学家已不能像前辈那样,坐在书斋中神游于五千年文明之中,而必须面对现实,面对冲击和挑战,勇于变革,以使近代史学产生了许多变化的特点。
1.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面对近代以来的变局,历史学家必须面对现实,考虑国家民族命运,迎接外来世界的挑战,调适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态,使旧学新知有机融合,从历史中寻找挽救时局、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路径。
2.与西方史学紧密关联
近代以前,中国史学一直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态中,称为旧史学。近代以后,由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史学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列强冲击,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形态发生了变化,历史学也随之改变,近代意义上的历史学产生了,人们称为新史学。新史学从历史哲学到历史编纂,多受到西方史学理念、历史话语、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影响。如杜威的实验主义、罗素的社会改良主义、本格森的生命哲学、杜里舒的新生机主义、李凯尔特的新康德主义、孔德的实证主义、赫尔德的历史哲学、兰普莱希特的文化史观、鲁滨逊的综合史观等,应有尽有。西方的史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国内,成为启迪思想的催化剂。(www.xing528.com)
3.大师辈出,流派纷呈
近现代史学虽然时间短暂,但由于国内外各种思想潮流的传播和碰撞,封建旧史学与资产阶级新史学,资产阶级改良派史学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史学,资产阶级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等交锋和争论,借鉴和融合,产生了许多史学大师,形成了许多史学流派。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学流派的划分,众说纷纭。[1]代表性的意见有冯友兰提出的疑古、信古、释古说,后来被齐思和采用;[2]有钱穆提出的传统派(记诵派)、革新派(宣传派)、科学派(考订派)之划分;[3]有周予同提出的史料派、史观派之划分;[4]许冠三提出的史学新义派、考证学派、方法学派、史料学派、史观学派、史建学派等划分。[5]还有人提出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文化批判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三个流派。[6]这些流派划分各有道理,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现代史学的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颇具卓识。[7]我们择其重要而为大家公认的流派加以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