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其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特点。一个民族的部分人口,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可以发生迁徙流动,但整个民族人口远离故土而迁徙,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所以,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和人们居住的地区是密切联系着的。共同的地域是构成民族的要素之一,只有居住于同一地区的人们才有可能形成民族,因为只有居住于同一地域的人们,才能共同生产、生活和繁衍,才能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因此,生态环境对民族的发展繁荣和民族文化有着长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在生态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民族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其实,在遥远的古代,维护生态安全并不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只能说是举措之一。因为,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相当大,人类首先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环境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当时人口很少,那时人类对自然界的压力其实是很小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更说不上了。所以,也就谈不上因生态环境破坏而提出的生态环境安全,也就没必要以此作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影响和改造自然界的作用增强,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了。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新问题。在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参加会议的18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首脑史无前例地共同接受了一个思想,即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此为指导方针,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领袖们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等重要文件。于是,一个有关全人类生存的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议题。在新世纪,生态安全更加凸显在世人面前。当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演变时,其能够维系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包括水、土、大气、森林、草地、海洋、生物等系统整体处于良性循环之中,环球或局部的生态就是安全的;反之,就是不安全的。[20](www.xing528.com)
回顾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自然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丝绸之路经济带更是如此。此时生态安全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才的确是到了攸关其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高度。所以,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维护生态安全成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否则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极为不利。例如,农业是我国绝大多数民族的主要生计方式,农业生产必须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一刀切。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乱作耕作制度,不合理地强调施肥排灌,破坏作物的合理布局,无视当地群众长期以来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经验,就会违背当地自然生态规律,还会违背当地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和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传统。在云南、贵州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南地区,曾经因为“一刀切”地推广双季稻,以图增收,而不从当地的气候、水、土等实际条件出发,结果影响了生态平衡,既达不到增产的目的,还打乱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惯。又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兴安岭林区,占全地区土地面积40%,占全国森林面积10%,林木积蓄占全国总量的9.5%。这片大森林是我国东北部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域,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衣食之源都取自这片茫茫林海,住的是桦树杆和树皮搭成的“仙人柱”,过着狩猎和饲养驯鹿的生活,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如今,对这片林区的采伐量超过生长量甚至达到了80%,大片采伐过的林场没有进行次生材的培育,计划外的采伐和偷伐偷运,更是难以估计,导致鄂伦春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不得不发生变化。[21]
因此,为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使其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而存在,就必须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