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安全立法研究成果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安全立法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多民族国家的中国,民族关系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丝绸之路经济带少数民族的发展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全。(三)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对全国生态环境未来变迁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安全立法研究成果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理论[2]

“和谐”的概念是“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谐”也有“合”“和”之意。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和”字,可见这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成书于战国初期的春秋时代的《国语·郑语》给“和”下的定义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左传》中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说法。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著有《说文解字》一书,对“和”的解释是“相应也”。按照中国的语言和思维,“和”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用来形容构成事物的不同要素或矛盾的双方,在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中相互适应,形成的一种相辅相成的均衡状态;二是指实现矛盾双方相互妥协的调和行为,它的对立面则是分裂、斗争。讲和谐,就是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通过调和的办法解决矛盾,求得均衡发展。因此,多元、差异、矛盾、均衡是和谐思想的基本概念。就社会而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自文明时代以来,人类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不外乎有斗争(革命)与调和(改良)两种方式。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既有斗争的思想观念,也有和谐的价值追求。一般说来,前者属于社会发展的变态,后者属于社会发展的常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才能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包含了和谐的民族关系。[3]

世界是一个多民族的世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中国。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结构的集合体,民族关系是这一集合体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构件之一。民族关系失衡与不和谐,就会导致国家整体的不和谐,甚至出现动荡、冲突、分裂的危机。相反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则是国家整体保持稳定衡态的基础。

对于多民族国家的中国,民族关系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族关系和谐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繁荣发展、边防巩固和安宁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维护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少数民族的权益,要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群众的利益要求。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www.xing528.com)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规模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42%,但其聚居自治的地区却占国土面积的64%,地理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全国陆路边疆地区基本上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最特殊的国家构成部分。无论是从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目标,还是从实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发展出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都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少数民族的发展关系到各民族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少数民族发展起来,对经济带地区生态脆弱区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将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4]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整个“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掀起热潮的时代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已经成为衡量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主题,而良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天人合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即是“天”,西部地区社会的良性发展必将推动生态治理的有效展开,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境优化,反过来环境的优化又促进了人际的和谐,因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的安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对全国生态环境未来变迁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经济带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从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出发,探索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将跨越式发展定位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实现经济带地区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之前的西部开发社会发展战略中,西部开发已经加大了经济带生态环境压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避免西部开发给经济带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西部生态环境的压力既有来自内部的压力,也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外部的压力是指东部的污染“西迁”问题。随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东部地区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加剧,高物耗、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市场压力会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能耗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业会逐步向中西部经济带转移。新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必然对西部经济带的资源环境造成更大压力。内部的压力主要指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西部经济带长期实施以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目前西部经济带也正在进入人口不断增长,经济较快发展,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阶段,但是普遍存在“边开发、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资源破坏的代价超过了资源开发的收益,环境污染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治理的速度,是“得不偿失”的开发。[5]

西部地区属于我国两大河流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及上中游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它的生态环境状况如何,对位于中下游的中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丝绸之路生态环境的破坏类型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西部地区表现得最典型、最强烈,这使得西部地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贫穷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况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西部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实现经济带生态环境安全发展观,经济带必须切实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走一条开发与环保同步发展的新路子,它也是经济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