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芳
教材分析
《海滨小城》主要描写了广东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全文写了大海、沙滩、庭院、公园和街道五个场景,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富有特色。作者抓住大海的色彩变化和沙滩的动静变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滨场景图。接着课文通过关键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庭院、公园和街道的独特之处。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美景的喜爱。
本文在教学前可以借助学习单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字义辨析、图文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字义辨析、图文结合等方法认识“滨”“鸥”等生字,通过多音字辨析读准多音字“臂”,正确书写“滨”“灰”等生字,端正书写“海滨”“街道”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色彩的前后变化理解“镀”字的巧妙之处,并能抓住贝壳和船队两处景象读懂并列段式。
3.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梳理思维导图,理解段落的意思,借助第七自然段关键段落读懂整篇课文。
教学准备:
2.学生预习课文,完成学习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题正音
1.复习回顾。
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这个单元我们和李白一起游览了——天门山;跟着苏轼去了——西湖;和刘禹锡共赏——洞庭湖。上节课我们还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我们来到一座海滨小城。
2.正音。
(1)正音“滨”:滨是前鼻音。谁能读好这个字?(指名读)
(2)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海滨小城》。
(3)理解“滨”。
①(出示“海滨”)这个词语很有趣,两个字交换位置后还是一个词——出示“滨海”。
②“滨”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分别是“水边”和“靠近”。
③新词积累:海滨、湖滨、江滨。
3.海滨小城就是一座海边的城市,再来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习单,解决难读、难写的字词
1.检查学习单。
出示学习单内容:
(1)结合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摘录你认为难写的词语。_________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写错了改一改,写对了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回顾单元学法
1.初读,感知全文。
(1)初读课文:让我们走进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生反馈。
2.回顾单元学法。
过渡:看来海滨小城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作者是怎样把它写美的呢?我们可以一段一段地去读。
(1)揭示单元学习目标: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读段方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找出第四、五、六自然段的关键句。(答案一致)指名回答第一至三自然段的关键句。(答案不一致)
可见大家对第一至三自然段有不同的理解,接下去我们分析一下。
四、细读第一、二自然段,厘清结构,抓住色彩,欣赏大海之美
1.厘清第一自然段结构。
(1)这一段有几句话?请这一组小朋友每人读一句,反馈每句写了什么。
(2)作者介绍了这么多的景象,这些内容都是在写哪里的景象呢?
(3)分析此段中是否有关键句。
①有没有一句话能概括这些景象的特点呢?在课前的小调查中,同学们出现了不一样的意见。
②分析饼状图:15位同学认为关键句是第二句,3位同学认为关键句是第一句,8位同学认为没有关键句。你认为有没有关键句呢?快速读一读,和同桌商量一下。
③生反馈。师总结:所以这一自然段没有关键句。
2.圈画景物,厘清第二自然段结构。
(1)那第二自然段又写了哪些景象呢?赶紧自己找一找,圈一圈。(交流反馈)
(2)这些景象也是关于大海的。那有没有关键句?(指名回答)所以,这一自然段也没有关键句。
(3)总结:发现了吗?第一、二自然段都在写大海。
3.提炼色彩,感受大海之美。
(1)大海上有这么多的景象,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美的?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画一画、读一读。
(2)自读反馈,交流感想,板贴表示颜色的词语。
(3)体会色彩的重要性。
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齐读板贴)
②小结: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色彩把景物写美的。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两段话吧。(师生合读)
(4)感受色彩的变化。
①大海上可不止这些色彩,它还会变化呢,赶紧读读课文找一找。
②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反馈)
③想去看看这样的画面吗?——看,朝阳缓缓地升起来了,就像给这些景物均匀地涂抹上了一层金黄色,怪不得课文用了一个词——镀。
④男女生合读,读出不同色彩下大海的美。
五、总结读段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1.总结读段方法。
2.学法迁移,自学第三自然段,复习并列段式。
(1)读懂第三自然段,厘清结构。
①拿起笔读一读,圈一圈,看看每一句介绍了什么。(交流反馈)(www.xing528.com)
②明确:前两句都在介绍——贝壳。后三句都在介绍——船队。
③小结:这一自然段也没有关键句。
(2)复习并列段式。
①这两个内容就像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并排站着,这样的段落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学过吗?(《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也有这样的段落)
②评价总结:像这样在一段中并列地写几个内容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3.抓住静和动的特点,感受沙滩之美。
(1)那为什么贝壳和船队要放在一起写呢?从文中找找理由。
(2)反馈评价:是啊,都是为了写出沙滩的美啊。
(3)请你再次大声读读课文,找一找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地方。(生交流)
小结:作者通过贝壳的寂寞写出了沙滩的静态美。(指名读)作者又通过船队的喧闹写出了沙滩的动态美。(指名读)
4.了解写作顺序。
(1)既然这两种景物都写出了沙滩的美,换一换顺序行吗?(不行)
(2)那为什么作者要先写贝壳,再写船队呢?
(3)反馈,评价。
①这一段先写了安静的沙滩,船队归来后,沙滩就热闹了。
②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六、总结,积累佳句
1.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色彩,读懂了第一、二自然段,又见到了我们学过的并列段式,领略了海滨的美丽,小城里又是一番怎么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2.积累优美的语句:孩子们,这篇文章不但段落独特,而且语言也很优美。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工整地摘抄到学习单中。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海滨小城,知道课文写了大海和沙滩。运用了读段方法,读懂了并列段式。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这座海滨小城,赶紧翻开书本读读第四至七自然段,圈一圈课文还写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借助关键句读懂总分段式
1.整体感知,找出小城的三个场景。
(1)预设:庭院、公园、街道。
(2)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一种读段方法,那就是——先想想每句话写了什么,再找找整段话是围绕什么写的。现在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去读读第四自然段!
2.初读第四自然段,结合学过的课文,厘清段落结构。
(1)快速数一数,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2)大家发现了吗?这四句话都在讲“树”。
(3)这个自然段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五自然段结构相似。像这样的自然段都是有关键句的。那么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是什么?读读关键句,说一说庭院有什么特点。
3.借助关键句,读懂第四自然段。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树很多的呢?请你赶紧读读课文,圈一圈吧!
(2)作者是怎么来介绍这些景物的呢?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说一说。
①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②生活在亚热带的树木很有特点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亚热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有利于各种树木的生长。
小结:这小小的庭院中栽了这么多种树,庭院里的树可真多啊!
③分析句子: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这香味真是太浓了。谁能把这浓浓的香味读出来?(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④分析句子: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这个句子写出了凤凰树花开得热闹、红艳、繁多。(指名读)
4.学法迁移,读懂第五自然段。
(1)学法迁移。
①读读每一句话,读懂整段话的意思,找到关键句。
②想一想,作者围绕关键句写了哪几个方面?
③选择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
④赶紧用这样的方法读读第五自然段吧!(交流汇报)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现公园的美呢?
(3)哪里写出了榕树的多和密?你的理由是什么?你能通过朗读展示吗?
(4)哪里在写休息的人们?
①人们坐在石凳上会说些什么呢?
②谁能把这句话读美了?
5.借助关键句,读懂第六自然段,学生自主学习。
(1)现在我们四人小组合作着画思维导图,读懂第六自然段。
注意听清楚小组合作规则:
①找到关键句,知道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②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③分工合作,读好自然段。
(2)学生交流汇报。
6.回顾第四至六自然段,再次感受小城的美。
原来小城里面有一番不一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读出小城的美吧!(分组读)
7.拓展延伸,领略小城校园的美景,绘制思维导图。
其实小城美丽的地方不止这些呢!瞧,这是海滨小城的校园。你会给它一个怎样的关键句?又会选择哪些景物来写出校园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写一写。
三、借助关键段落回顾全文
1.同学们,我们可以借助关键句读懂一段话,同样也可以借助关键段落读懂整篇文章。在这篇课文中,有没有关键段落帮助你读懂整篇课文呢?找出来。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2.借助这个关键段落,我们一下子就能读懂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四、总结全文
刚才我们借助关键句读懂了第四、五、六自然段,还借助关键段落读懂了整篇课文,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