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颖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目标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并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正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通过描写红头落入牛肚子后,青头帮助它脱险的全过程,自然活泼地展现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本课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首先,语言生动,标点多样,提示语丰富,形象描绘出了人物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了人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使故事引人入胜。其次,结构清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贯穿全文,并通过两个主人公之间“红头遇难青头帮”,这样一来一回的形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两个特点可以为学生之后的单元习作打下语言表达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读准“骨”“答”“应”等多音字。
2.通过圈地点、画路线图、看微课等方式,明确红头的旅行路线,厘清文章脉络,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3.通过画句子、抓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绘制导图等方式,体会青头和红头的心情,感受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明晰“红头遇难青头帮”的构段方式,为本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课件、板贴、学习单、小组合作单;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联系旧知,揭题导入
1.联系旧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都充满了奇思妙想,特别好玩。这两篇课文都是——童话。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请学生读题,重点纠音:旅行;指导写好“旅”字,注意右边的笔画组成。
二、读文本,整体感知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字词反馈,课件出示:咱们 胃口 悲哀 笑眯眯 细嚼慢咽 一骨碌 答应 几乎
(1)指名读。
(2)重点突破。
细嚼慢咽:指名读,纠音,齐读。
一骨碌:着重进行多音字“骨”的教学:读词;纠音;释意:大屏幕上有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自己读读,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骨”只有在“花骨朵儿”“一骨碌”这两个词中读第一声,其他都读第三声。
答应:读准多音字“应”。读带有多音字“应”的长句子。
(3)去掉拼音,读好生词。
3.问题反馈: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4.厘清路线:
(1)红头去了哪些地方“旅行”?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表示旅行地点的词语,圈一圈。反馈交流,教师随机板贴地点:牛嘴—牛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2)引发思辨:这样排列对吗?
交流,小结:其实课文已经告诉我们,红头在牛肚子里时只去了第一个胃、第二个胃,所以,课文中的牛肚子指的就是牛的第一个胃和第二个胃。(移动黑板上的板贴)
(3)看板贴,引说:你看,原来,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就是先去了( ),再到了( ),最后回到了( )。
(4)根据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画画路线图。实物投影反馈路线图。
(5)微课: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路线这样奇特,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有一个关于牛胃的小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微课脚本:青头的科学小课堂开课了!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牛吃草时,先不细嚼,把草吞进肚子里。等到休息时,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这样的过程就叫作反刍。
观后交流,明确红头能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是牛有反刍的功能!
三、读文本,发现特点
(一)学习第一部分故事
1.粗读感知: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七至十一自然段,边读边想:红头和青头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初读之后,自主反馈。预设:红头很害怕,青头很着急。
2.细读感受角色心情:再读第七至十一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红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青头的句子。
反馈交流,从中感受红头的心情:
(1)第一处,课件出示:“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指名读。联系生活,体会“拼命”,指导关注标点。有感情地朗读好句子。
小结:我们抓住了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和句子中的标点,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
(2)第二处,课件出示:“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你从哪儿读出了青头焦急的心情?抓住关键词“急忙问”。抓住关键句子“你在哪儿?”。关注标点,朗读指导。
(3)第三处,课件出示:“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过渡:和前两句相比,少了什么?体会心情,加一加提示语。
根据加上的提示语和句子中的标点,指导朗读。
(4)第四处,课件出示: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自主体会:学着刚才的方法,抓提示语中的关键词体会心情,自主读。
反馈方法:畅谈方法,展示朗读。
联系上文:再回过头来读前面的一句话,又感受到了什么?
3.体会友情:每次红头一呼救,青头就立刻回应,甚至顾不上自己,这正如故事开头说的,“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这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www.xing528.com)
4.发现结构:同学们,一来一回对应着读下来,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红头遇难青头帮,红头遇难青头帮,故事按此顺序一步一步写了下来。
(二)学习第二部分故事
1.回顾方法: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我们先用线画出红头和青头说的话,再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来体会心情,最后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自主学习:接下来,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二部分。
(1)画线:先快速用横线画出写红头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青头的句子。
(2)小组合作完成导图。
(3)导图反馈。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5)发现结构关系。
3.小结:是呀,红头和青头真挚的友谊就是从这“红头遇难青头帮,红头遇难青头帮”里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我们以后编写童话也可以学着这篇课文的样子,一步一步推进故事的情节发展!
四、预告内容,做好准备
接下去这两个主人公又会有什么故事发生?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节课学过的方法来自己学习。
【第二课时】
一、联系旧知,回顾导入
1.复现词句,读好重点段落。
(1)课件出示词语:咱们 胃口 悲哀 笑眯眯 细嚼慢咽 一骨碌 答应几乎
(2)课件出示句段: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2.引说故事,复现板贴,厘清思路。
二、回忆方法,自主学习
1.同学们,回忆一下,牛嘴和牛肚子这两个部分,我们是如何学习的?谁来说说方法?
小结:是啊,我们先用线画出了红头和青头说的话,再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来体会心情,最后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要求:现在,让我们用上这样方法,自己学习第十八至二十一自然段,完成导图。
3.自主完成第十八至二十一自然段的导图。
4.小组合作,相互修改。
5.指名反馈。
6.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第一至六自然段写了什么。
小结:是啊,这就是事情发生的起因。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补充板贴)
三、根据导图,学讲故事
1.现在我们可以根据黑板上的导图,来试着讲讲故事吗?开始之前,先来说说讲故事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归类。
3.同桌之间互练互评。
4.指名展示,同学评价。
四、课外拓展,学写片段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了解科学知识。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它的体形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生物或者船底的习惯,如果找不到“船”,它会吸附在石头或者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因此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2)设立故事情节,完成半导图。
①想想,鱼印在旅行过程中,会遇到谁?
②交流,随机评价。
③完成半导图。
(3)选择一个情节,完整导图。
刚才我们学过,课文是通过“红头遇难青头帮”,这样一来一回,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这样设计一下吗?选择其中一个部分,想一想吧!(课件呈现,学生根据情况,自主补充)
(4)根据导图,编写童话。
①根据导图,你能把这一部分的童话故事编一编吗?
②课堂交流。
3.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原来科学知识也可以用童话的形式来表现,在人物一来一回的交流中,情节慢慢发展,故事变得越来越有趣。希望大家以后在学童话,编童话的过程中,能用上今天学过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