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依
教材分析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注意到上学路上的法国梧桐树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找近义词,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生字,会写“铺”“泥”等生字。会写“放晴”“水泥”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厘清文章脉络,并能尝试概括段落大意。在阅读过程中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不同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能赏析并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感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自然界事物的习惯。
4.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质疑,激趣
1.读好课题,读出停顿。同学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有点长,谁能读好它?(指导停顿: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生字教学“铺”“泥”。课题中有两个字是这节课的生字,请看老师把它们补充在课题中。(师范写)
3.课题质疑,引发思考。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根据学生反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厘清脉络
过渡: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指导读长短语。
第一组: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一角/小小的蓝天
第二组: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
第三组: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第四组: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 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
指名读,齐读。
2.短语合并:第四组的短语很有意思,它们都在说地毯,你能把这两个短语合成一个吗?
出示: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整体感知,厘清脉络。
(1)解疑。
水泥道是指什么?(借助插图)
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出示梧桐树叶图片,齐读“金色巴掌”)
水泥道上为什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呢?(因为“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2)厘清文章脉络。
过渡: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直接在描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呢?
归纳第五至七自然段的内容:水泥道真美。(板书)
那其他自然段在写什么呢?
归纳第一至四自然段的内容:秋雨后,天放晴。(板书)
方法总结:概括课文,最主要的是,先要读懂它在写什么,再找出它怎么样。
归纳第八至十一自然段:“我”喜欢这条水泥道。(板书)
师总结:刚才,我们用最简单的话,知道了课文三大部分的主要内容,课文先写了秋雨后,天放晴。接着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最后写“我”喜欢这条水泥道!
三、精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一)教学第一至四自然段
1.师生合作朗读。
2.学习“明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方法:
找近义词:“晴朗”是形容天气的,但是“明朗”是天空给人的感觉。
联系上下文:其实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的天空是明朗的天空。
(1)联系上文。课件圈出“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放晴”。
(2)联系下文。在下文中,也藏着明朗的天空呢!课件圈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
(3)总结方法: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了明朗就是光线充足的意思!
3.配乐读第一至四自然段。通过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我们对这一部分的理解也更深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我们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教学第五至七自然段
过渡:那雨后放晴的水泥道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它欣赏它。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至七自然段,找一找,哪几处语言特别美,特别有趣,让你很喜欢。等下请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
1.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
句子一: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1)指名读。
(2)比较教学:这一片片叶子,一掉下来,便粘在水泥道上了。
(3)总结: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准确优美的用词,让雨后水泥道的美更形象生动了。
(4)齐读。
句子二: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指名读。
(2)交流赏析。(www.xing528.com)
(3)齐读。
句子三: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1)理解“熨帖”的意思,找近义词(平展)。
(2)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五自然段: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3)联系生活,出示视频:熨斗烫过的衣服前后对比。
出示皱巴巴的叶子,和熨帖的叶子对比:梧桐树的落叶,也像被熨斗烫过一样,在秋雨过后的水泥道上平平整整地粘着。
(4)齐读。
句子四: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联系上下文理解“凌乱”的意思:凌乱就是不整齐;没有秩序。
(2)联系生活,图片出示:排列规则的树叶对比排列凌乱的树叶。
(3)齐读。
2.感受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
(1)配图请生纠正。
(2)欣赏图片,观察视角的变化。
(3)配乐引读: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由远及近地来欣赏一下水泥道的美吧!
四、生字教学,积累佳句
1.指导书写“印”“规”“则”。
(1)重点点拨:“印”左高右低;左半部分的笔顺为撇、竖提、横。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并自学书写“规”“则”。
2.积累佳句。
(1)抄写提醒: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格。要看一部分抄写一部分。
(2)展示点评。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欣赏了雨后水泥道上独特的美,学习了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第八至十一自然段,来继续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水泥道的喜爱之情的。
【第二课时】
一、画面呈现,情景共赏
谈话导入:一夜风雨后的秋日清晨,上学的路上,作者看到了水泥道别样的美丽!这节课我们再回到这条美丽的水泥道上,谁来说一说,水泥道上的哪些景致令作者印象深刻呢?
二、品味词句,揣摩情感
1.走在这样美的水泥道上,“我”是什么样的心情?
预设: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2.交流:“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读出“我”的高兴的心情。穿着小雨靴的脚好像是长了翅膀的小鸟,说明“我”的心情非常愉快,“我”好像可以飞起来一样。
3.有感情地朗读语段。
三、学会观察,迁移运用
出示句子: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学会观察。
(1)质疑发现:一条“我”每天上学、放学都必经的水泥道,今天为什么“我”会觉得它美得如此与众不同,美得令人流连忘返呢?
预设:①因为这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杰作。
②“我”开始留心观察,发现了生活中别样的美。
(2)配乐引读,感受写作顺序。
我走出家门,远远地看到……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我看见……
我低下头去仔细地瞧,才发现……
(3)总结:当作者学会留心观察事物时,他每走一步都能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所以他才能由远及近地为我们描写出这么一条美丽的水泥道啊!
2.对比阅读。
过渡:其实,当我们适当地放慢脚步,用心去观察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景物时,说不定,你会发现很多你从未关注到的美景呢!有这样一位作者,他便在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
课件出示阅读链接:
从我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我放学回家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看那些店铺、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我到银匠店里去看银匠在一个模子上錾出一个小罗汉,到竹器厂看师傅怎样把一根竹竿做成筢草的筢子,到车匠店看车匠用硬木车旋出各种形状的器物,看灯笼铺糊灯笼……百看不厌。
——选自汪曾祺的《自报家门》
(1)默读文段,找景物。
(2)交流,相机板书。
(3)总结写法:汪曾祺把他放学路上看到的所有景物都进行了简单的描写。
3.迁移练笔。
(1)请你想一想,你在上学、放学路上看到了哪些值得记录的景物。
(2)交流。
(3)练笔:选择一种景物并把它写具体或者对多种景物进行简单的描写。
4.点评展示。
四、小结
结课:相信在你们的留心观察下,生活中的美也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当个生活的有心人吧,你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下课。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