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青树下的小学生集结活动

大青树下的小学生集结活动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大青树下的小学生集结活动

楼叶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一所多民族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课文层次清楚,第一自然段写了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第四自然段以景物描写结尾,意味深长。

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新鲜的词句:如“坪坝”“凤尾竹的影子”等表现边疆风貌的词语;“景颇族”“阿昌族”等陌生的民族名称;“从……从……从……”和“向……向……向……”这样的反复句式等,都是落实“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抓手。

教学目标

1.识记“坝”“汉”等生字,准确书写“晨”“绒”等字。通过结合图片、字理分析等方法理解“坪坝”“鲜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认识“单元导读”

1.(出示图片)三年级开始,我们的课本编排有了新的变化,每个单元的课文前面都有了一个新的板块——单元导读。

2.“单元导读”一般会有两段文字,其中一段告诉我们这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另一段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默读这两段话,想一想第一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是什么?主要学习目标有哪些?

3.小结梳理: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校园生活”这一主题来写的,我们要在课文学习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在第一次习作中体会写作的乐趣。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级《我上学了》中有多少个民族的小朋友上学啦?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些地方多个民族聚居在一起,和睦相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样一所学校。

3.板书课题,齐读。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

(1)出示第一组:打扮 摔跤 朗读 飘扬

小老师领读,引导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动词,齐读。

(2)出示第二组:鲜艳的服装 凤尾竹的影子 洁白的墙 (  )的绒球花

①小老师领读前三个,注意读好轻声“的”。

②课件出示“绒球花”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绒球花。

③美美地读好这组词。

(3)出示第三组: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小老师领读,齐读)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读的分别是哪些画面。

4.交流反馈并板书:第一自然段 去上学

         第二至三自然段 上课时和下课后

         第四自然段 校园环境

5.概说主要内容:把这三个画面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赏读去上学的画面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让你有新鲜感的词句。

2.指名交流,体会新鲜感。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预设:①理解“坪坝”:出示图片,像这样平坦的场地叫“坪坝”。

②了解各民族名称:结合课后资料袋,出示各民族简介,随机补充:2200多年前,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朝代,叫汉朝。汉文化的发生、发展、发扬,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所以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我们说的语言叫“汉语”,用的文字叫“汉字”。

③品味句式:各民族的小朋友还可能从哪些地方走来?用“从……从……从……”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预设:①理解“鲜艳”:“鱼、羊”合在一起是“鲜”,“丰、色”合在一起的“艳”是什么意思?(色彩光泽鲜明好看)鲜艳就是——鲜明而美丽。

②理解“绚丽多彩”:读着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www.xing528.com)

预设:品味句式: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带着想象的画面,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五、复习新词,学写生字

1.认读词语: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2.学写第一组生字:晨 装

(1)观察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上下结构,上紧下松)

(2)重点区分“晨”和“装”的下半部分,一个是“辰”,另一个是衣字底。

(3)师范写;生练写;评价反馈;再次练写。

3.学写第二组生字:绒 球 汉 艳 服 扮

(1)观察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绒”:提醒右边部分“戎”,横短斜钩长,一撇别落下。

(3)师范写,生练写,评价反馈,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2.投影校对;同桌互批;修改订正。

二、赏读上课时和下课后的画面

1.师引读:听!“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让我们去看看同学们上课时和下课后的画面吧。

2.同桌合作学习: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让你有新鲜感的词句。读着读着,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3.全班交流,体会新鲜感。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①随机采访:树枝为什么不摇了?鸟儿为什么不叫了?蝴蝶为什么一直停在花朵上?调皮好动的猴子为什么这么安静?(突出同学们朗读声音好听,学习认真)

②发现结构:先概括地写窗外十分安静,再通过“树枝”“鸟儿”“蝴蝶”“猴子”四种事物具体表现安静。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重点理解“招引”:换词法“吸引”。

联系上下文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在玩特别好玩的游戏,也想过来凑热闹。

4.带着想象到的画面,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三、赏读校园环境的画面

1.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让你有新鲜感的词句。

2.随机交流,重点引导: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古老的铜钟”“凤尾竹”“洁白的墙”等独特的景物。

3.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这两个自然段。(配乐齐读)

四、回归整体,拓展练说

1.借助板书,按先后顺序说一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自己练说,指名说)

2.出示课后第三题: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自己练说,指名说,评价,同桌互说互评)

五、练写生字

1.齐读词语:朗读 安静 停下 粗壮 影子

2.练写生字:读 静 停 粗 影

3.观察结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1)读、停、静、粗:左窄右宽。

(2)影:左宽右窄。

4.生练写;反馈点评。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