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上文言文,第一课要了解一下学生在初中的文言文基础。教法上还是要沿袭初中的为妙。
一、朗读正音,整体感知课文。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贰er
(贰er这个字学生很容易写错)顺便让学生写出“12345678910”的大写字,检查结果,能完整写出的很少。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阙,jue动词。名词读que(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二、指导朗读。
检查朗读情况,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关于重音。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
关于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1、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2、第二自然段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3、第三自然段: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领读,齐读第三段)
4、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三、分析点评
题目:烛之武退秦师。
“师”作何解释?
凭一人之力能退秦师?难道烛之武武功盖世?或者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生答:略
师曰:凭三寸不烂之舌。可见,口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今时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说电脑就是数理化,那么能不能说口才就是语文呢?至少这2者有紧密的联系。
{联系英国为什么与美国联合攻打伊拉克?(石油、战略要地)借口是什么?(生化武器、与基地组织有关)}
板书:
英美关系——秦晋之好
借口——“无礼”
秦晋围攻——“利”“扩张”(企图把郑国作为边疆的借口而已。)
问2:晋国攻打郑国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晋国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已渐成中原霸主之势,因此,意欲兼并郑国绝非只是示威胁迫以解之恨,实是成就国家大业之所需。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相关的历史史实,对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www.xing528.com)
晋国陷入内乱。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问题3: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探究学习: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
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
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问题4: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
探究学习: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
问题5: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说词探讨:
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春秋时期,诸侯国往来频繁,使臣是否善于辞令,不但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课文是记述、表现辞令的名篇,全部说辞仅125字,文章却从四个不同角度,纵横捭阖,将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尽致。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板书: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邻厚己薄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东道主
第三,晋君不可信——朝济夕设
第四,损秦利晋不可为——东拓西扩
问题6: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
“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
“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若真的两虎争斗,必两败俱伤。
补充:
1、烛之武形象探讨: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
2春秋无义战。烛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