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示教学目标:①倒装句式;②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学生朗读课文后提出质疑)
生: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是多余的。
师:这到底是不是多余的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这里不是多余的,因为郦道元是为《水经》作注的,而作者是同意郦道元的观点的,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生:作者引用了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山是真有其山,表示作者“夜泊绝壁”和写作此文的必要性。
生:引用《水经》的话表示作者知识渊博。
生:这里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
师: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很热烈,很好。在预习中还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这里“以为”是什么意思?
师:你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是“认为”吧?
师:很好,你真聪明。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先猜一猜,说不定真猜对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中的“士大夫”是不是指李渤?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是指古代文人。因为李渤是文人。
师:那古代文人不是因为李渤而倒霉了吗?(笑)有不同意见吗?
生:这里的“士大夫”是指古代做官的人。因为做官的人是不愿“以不舟夜泊绝壁下”的。
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
生:因为他们觉得书上写的没有必要去考证,而且他们养尊处优,不高兴深夜去探险。
师:是不愿和不屑,对吧?
生:我认为“士大夫”是指像李渤那样的不肯实地考察、浮而不实的一类人。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齐答:同意。
师:他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这是很可贵的思维方法,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师:还有人提问吗?如果没有,教师要提问了。
第一个问题:“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句话作何解释?
(一学生翻译,略)
师: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个句子提出来吗?
生:因为这里的“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作“命名”解。
生: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
师:你能把正常语序讲出来吗?
生:应为:“铿然有声之石”。
师:对。
第二个问题:“空中而多窍”如何翻译?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中间空的并且有许多小孔”,这是一种倒装句式,正常语序应为“中空而多窍”。
师:你很聪明,分析得对极了。
最后一个问题: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句话你们懂吗?
(一学生翻译,略)
另一学生站起来:“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个倒装句,是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师:对,在否定句和疑问中,当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就会提到动词前面。大家记清楚,宾语前置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能不能回忆一下以前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例子?
生:时人莫之许也。
师:很好。在本文中我们学到两种倒装句,一种是定语后置,一种是宾语前置,请大家课后在笔记本上把它们整理出来。
师: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编钟,声音美妙动听,苏轼为什么把“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比成无射和歌钟的声音?
“噌吰”和“窾坎镗鞳”是什么声音?
生: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这是两个象声词。
师: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生:“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的美妙声音呢?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发言)
生:因为“噌吰”和窾坎镗鞳”的声音和编钟的声音很相似。(www.xing528.com)
师(追问):那么干嘛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无射”和“歌钟”呢?
生: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心里高兴,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无射”和“歌钟”奏出来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师: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个字上?
学生齐答:笑。
师:这个“笑”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学生纷纷议论:高兴的笑、欣慰的笑、开心的笑。
师: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几处“笑”?
学生查找后得出结论:有四处“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者”、“因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
师:这四处“笑”中有三处是作者的“笑”,分别体会一下作者在笑什么?
生:“余固笑而不信也”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同样的观点。
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什么笑?
生:否定的笑。
生:“而笑李渤之陋”,这个“笑”是嘲笑李渤,概括为“嘲讽的笑”。
师: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
生: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师: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李渤真的可笑吗?
(学生讨论)
生: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师:讲得好极了,给他掌声(教室里掌声热烈),你的思想很深刻,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很可贵。下课后把你的发言写成一篇小文章,好吗?
师: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
师:大师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可贵,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
生: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
生: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
师:科学家质疑的例子很多很多,谁还能讲讲政治家大胆质疑的事例?
师:很好,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好,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针对我们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写一篇作文《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这是一篇读后感,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大家都很清楚了,有没有困难?
学生齐答:没有。
师:下课!
【点评】
按照“一主两翼语文教学过程模式”的要求,语文课应该是在课前“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研读”。“研读”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围绕目标,质疑问难,开发智能”,第二环节是“及时小结,分析异同,揭示规律”,第三环境是“读读结合,读写结合,加强读写能力迁移”。《石钟山记》这堂课,执教者夏健老师正是按照“研读”的环节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索。
从执教者的教学思路来看,这堂课的结构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检查学生“自读”(预习)情况。检查的内容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是否达到了“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的要求。对于出现的错误,执教者坚持让学生自己纠正,而不是一讲了之。
第二层次,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在自读(预习)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和认真思考,仍然无法得到解决。有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进行“研讨”。从这堂课提出来的问题看:有基础知识方面的,如“余是以记之”的“是”等等,有理解方面的,如“士大夫”指谁。数量不是太多,但有深度,这说明,学生在“自读(预习)过程中,无论基础知识还要理解方面,绝大部分问题是解决的,而且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剩下的问题确是有一定难度的。质疑问难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是由自己一一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去查找资料,或者鼓励学生去大胆猜测,从多角度去分析。教者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达到思维的更高境界。
第三层次,围绕目标,进行“研读”。如果说以上两个层次尚属检查学生“自读”(预习)情况,并解决“自读”(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还没有真正发挥主导作用,那么从这时候起,老师开始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了。
首先执教者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检查了倒装句式,并注意揭示一般规律,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运用这个规律去解决问题。如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对“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一句子的分析,揭示了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然后让学生联系过去所学内容,再举例分析宾语前置的例句,较好地完成了一个揭示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过程。
其次,抓住“三笑”这个纲,涉及全文,揭示作者“质疑—探疑—解疑”的精神,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在分析理解“笑李渤之陋”时,教者提出李渤是否真的“可笑”,让学生思考,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真正起到了开发学生智能的作用。
第四层次,强化能力迁移,开发学生潜能。教者在引导学生对本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彻的基础上,又即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把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让新知识融化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之中去,通过启迪感悟,激活思维,重组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教者引导学生由苏轼的质疑,联想到科学家和政治家的质疑精神,然后再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一步认识到质疑精神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同学们写一篇《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的文章,这无疑强化了能力迁移,开掘了学生的潜能。这种读写结合的收益,显然与平时布置一篇作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从以上四个层次可以看出,教者不但思路清晰,有梯度和深度,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如下四点教改精神:
(一)体现了“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能做的老师坚决不做”的教改精神,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课堂上自始至终是学生研讨为主。
(三)教者将知识与能力训练有机地结构在一起。如对“宾语前置”的训练,教者首先从个别问题出发,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再从一般规律出发去解决个别问题,这种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再到个别的训练方法,无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训练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丰收。同时在整个教学中,教者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辩证思维方法看待“笑”,多侧面、多角度分析“士大夫”,大胆猜测等等,都是本堂课开发潜能、强化能力训练的典型例子。
(四)读写结合处理比较好。当然本堂课还只是一次“一主两翼语文教学过程模式”中“研读”课结构模式的实践和探索,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尚须作更大的努力,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希望有志于“学堂·主人·训练”课题改革的老师,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