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靖先生过世两百年后,宋代另一位林姓的文人曾在自己的专著《山家清事·种梅养鹤图说》中言及:“七世祖逋,寓孤山。国朝谥和靖先生。”[64]这位自称是林逋七世孙的文人便是前文提及的林洪。世人皆知,林和靖有“梅妻鹤子、不仕不娶”之轶事,又何来七世孙呢?故而,林洪此说遭到时人的嘲讽鄙夷,甚至有人还作诗回应:
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
可山认作孤山种,可是瓜皮搭李皮。[65]
诗中提及的可山,即林洪的号。显然,人们认为他有意杜撰此事,强认亲族。自宋以降,“林逋是否有后”这桩案件引发不少笔墨官司,那真相究竟如何呢?
昔年,林逋的侄孙林大年收集了不少林逋的诗篇,请梅尧臣为诗集作序,此事在梅尧臣的《林和靖先生诗集序》有明确记载:
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66](www.xing528.com)
林逋与梅尧臣两人相差30余岁,可以说是同时代人。林逋在世时,连真宗皇帝都屡赠粟帛,足见他早已名扬天下。而梅尧臣与林逋的侄孙林大年交往甚密,怎会不知林逋是否有妻有子呢?若林逋有后,收集诗篇者为何是侄孙而非其嫡系后裔?
再者,关于林逋的家庭情况,《宋史》如是说:
逋不娶,无子,教兄子宥,登进士甲科。宥子大年,颇介洁自喜,英宗时,为侍御史,连被台移出治狱,拒不肯行,为中丞唐介所奏,降知蕲州,卒于官。[67]
正史明明白白地记载,林逋未曾娶妻生子。他的侄子林宥中过进士甲科,林宥之子林大年曾出仕于宋廷。此外,并无其他亲属的相关记载。《宋史》连林逋的兄长、侄子、侄孙都记载了,怎么会漏记林逋之子呢?可见,林逋确实无子。
不过,自宋以降,以林逋后人自居者层出不穷,又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原因很简单,除去攀附名人先祖这种情况外,在“不断香火”观念的指导下,采用过继的做法完全可以让不娶无子者有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