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特级茉莉花茶:宋代花茶制作方法揭秘

南宋特级茉莉花茶:宋代花茶制作方法揭秘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百花之中,茉莉花以其独特的香气而深受青睐。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记载:“(茉莉)或以熏茶及烹茶尤香。”南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一书为我们解开宋代花茶的奥妙,书中详细介绍了脑麝香茶和百花香茶的制作方法。宋代的《南窗纪谈》提及,每逢客至,主人须设茶;客人临行之际,则要奉上一碗汤,上至官家豪门,下至寻常百姓,皆随此俗。

在古代,自然界中香气四溢的可食用植物通常都能在饮食方面一显身手,制作香茶便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百花之中,茉莉花以其独特的香气而深受青睐。当时的花茶与今天的相比,有何不同呢?

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记载:“(茉莉)或以熏茶及烹茶尤香。”[41]同时代的施岳在《步月·茉莉》也提及:“玩芳味,春焙旋熏,贮秾韵。”[42]宋人对花茶的玩味,有着后人无法企及的独到之处。南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一书为我们解开宋代花茶的奥妙,书中详细介绍了脑麝香茶和百花香茶的制作方法。

脑麝香茶,将上好的麝香、龙脑,与细细碾碎的好茶一同放置在盒内。之后,无需多余的动作,只要袖手静待其悄然酝酿即可。此茶氤氲着麝香、龙脑以及茶叶的香气,是为香茶制作的神来之笔;百花香茶,即收集桂花、茉莉花、橘花、素馨花曝干后放入盒内,尔后将优选的好茶细细碾碎,依前法熏之。百花香茶在天地间四种不同花朵的熏陶之下,吸收春、夏、秋三个季节的菁华,它有着橘花的青涩淡雅,兼具茉莉的浓郁素洁,又有木犀的甜香扑鼻,更有素馨花的清冽怡情,此茶之妙不在话下。

宋代人对茶叶的玩味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龙脑、麝香、香草、鲜花、果品……大自然中一切精粹皆可各显神通,正如宋徽宗所云:“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43]然而,天下之口未必同嗜。对于时人用芳香类植物增添茶香的做法,蔡襄提出了异议,他认为:

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44](www.xing528.com)

无论是龙脑香、果香,还是香草之芬芳,在蔡襄看来,它们都会掩盖茶叶本身的香味,故不必添加,以免弄巧成拙。

古人还用茉莉花制作茉莉汤。将甘草与生姜汁按100∶1的比例调配后一同研匀,然后均匀地抹在碗底备用。次日凌晨,采摘20至30余朵露痕千点的茉莉花放入碗中,再扣上原先备用的那口碗,熏至午间时分就可取用做汤。[45]

此外,宋代常见于史籍的汤饮还有以橘花为食材的橘汤,以梅花为食材的暗香汤,以桂花为食材的天香汤,以及以甘菊为食材的甘菊汤等。当时,汤中必用一味或几味具有甘香特质的药材。无一例外的是,汤中必有甘草。在宋代,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饮食习俗。

宋代的《南窗纪谈》提及,每逢客至,主人须设茶;客人临行之际,则要奉上一碗汤,上至官家豪门,下至寻常百姓,皆随此俗。同样的记载也出现在宋代的《萍州可谈》中:“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