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除了是生活必需品和重要财税来源以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宋朝羁縻政策中的关键性经济元素。
大理国地处北宋疆域的西南面,对外采取守势,对北宋的边防压力较小,因而宋廷对其实行“各保其境,相安无事”的策略,主张在政治上限制往来,在经济上避免直接接触。虽然大理国曾数次请求宋王朝册封,但宋廷仅是“待之以礼”,不予册封。
除了大理国,在西南这片区域内还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对于这片穷山恶水,宋廷认为“揭上腴之征以取不毛之地,疲易使之众而得梗化之氓,诚何益哉”![36]为了这片不毛之地劳师远征并不合算,况且西北面的战事牵扯了宋廷太多精力,再对西南地区用兵显然已力不从心。但同时,当地土酋豪强的向心力又直接关系到北宋西南地区的稳定,是宋朝边境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虽然宋廷对这些土酋豪强采取羁縻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蛮人乏盐,为获取食盐,遂频繁侵扰边境,杀害官民,朝廷不得不增派驻军加强防御,随之产生的问题是驻军粮饷负担加重,百姓苦不堪言。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丁谓提出“以盐易粟”的办法。这不仅解决了边地的军粮问题,也安抚了当地土酋,调和了双方的矛盾。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西南各少数民族认为这是朝廷施恩于己,遂相互约定,如果有敌人侵犯,一起杀之,并且答应:“天子济我以食盐,我愿输与兵食。”[37]
同时,宋廷又“树其酋长,使自镇抚”,[38]笼络各族首领,实行高度自治。对于有功的当地少数民族,不仅赏赐金银财宝,还赏赐食盐。据史料记载: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知溪峒忠顺州彭儒赞捉杀贼人罗万强等人,宋仁宗在常规赏赐范围之外,“更支赐盐三百斤”;[39]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邵州(治所在今湖南邵阳)溪峒中胜州舒光银杀贼有劳,“依旧例赐盐一千斤、绢一百匹为酬奖”;[40]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宋廷规定:“自今后如蛮人每名中卖到马三百匹者,乞赏锦段一匹、盐一百斤。”[41]
从上述史料中不难看出,赏赐食盐深受当地少数民族的欢迎。用食盐换取蛮人的粮食,使盐成为缓和民族矛盾与解决民族冲突的重要武器,利用盐来维系中央政府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可能是维护西南地区稳定的最佳选择,也从侧面反映出宋廷基本垄断了当地的食盐开采和销售。
【注释】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
[3][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一《战部·赍粮》。
[4][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五《赍粮》。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四。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二,《选举考》五。
[8][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二,《选举考》五。
[10][五代]刘昫:《旧唐书》卷十九下《本纪》第十九下。
[11][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二十六。
[1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
[13][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九十三《兵志》第一百四十六。
[14][宋]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一。
[1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二。
[1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一。
[1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二十七。
[18][宋]王应麟:《玉海》卷第一百三十九《兵制》。(www.xing528.com)
[19][宋]李廷忠:《橘山四六》卷三。
[20]吉成名:《宋代食盐产地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6月,第142页。
[22]豆科植物的种子,可以促进盐水饱和。
[24][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三《征榷考》《盐法》。
[25][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井盐》。
[2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五十九。
[27][宋]黄震:《黄氏日钞》卷七十一。
[28][宋]楼钥:《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攻媿集》卷三。
[29][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30]因盐色稍带青绿色而得名。
[31][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32][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33][元]脱脱:《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34][元]脱脱:《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36][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3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二。
[38][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39][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之《蕃夷》五。
[40][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之《蕃夷》五。
[4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之《兵》二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