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为朝廷贡献大量的食盐和财税。“士、农、工、商”被称为“四民”,“四民之中,惟农最苦”。[26]但实际上,盐民们的生存环境比农民要更为恶劣。
据《黄氏日钞》中所述:亭户,即盐户。天下的百姓,最苦莫过于盐民。不仅仅因为冬季不能避风寒,夏季不能躲酷热。面对夏季的酷暑,他人避之不及,唯独盐民相反。由于煎盐的灶舍十分炎热,与之相比,烈日炙烤下的户外反而来得凉快,“一出青天白日之下,即清凉也”。冬季天寒地冻之时,官府有时会接济贫困的百姓。但盐民反而会在这一季获罪,因为晒盐全靠晴天,而冬季晴天少气温低,不利于晒盐,盐民们必然完成不了定额。[27]
《黄氏日钞》的作者黄震是南宋的一名盐官,长期接触各个盐场,对盐民艰苦的生产环境十分了解,这段文字也是对盐民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才子柳永曾担任过晓峰盐场的盐官,在与盐民接触的过程中,目睹了盐民悲惨的生活,怀着悯民的情怀,写下《鬻海歌》: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www.xing528.com)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馀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但少数人的同情根本改变不了亭户们的现状,终年的辛勤劳作,换来的收入却少得可怜,再加上贪官污吏的各种盘剥、压榨,亭户们始终饱受着饥困之苦。正所谓:
亭民亦良民,孰谓俱无赖。
官吏既扰之,兼并责逋债。
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
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
所在积蠹久,良法浸多坏。[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