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40年电影教育发展回顾与研究,揭示电影演进的非凡速度

改革开放40年电影教育发展回顾与研究,揭示电影演进的非凡速度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影的演进速度非常快。所有的电影工业标准和制作体系、程序已经确定,改变的仅仅是胶片。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31位著名电影院校的院、校长在讲坛演讲,共同探讨电影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经验。该共识共七条,从各国院、校长的发言中提炼而成,是中国及世界电影教育史上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包括电影历史、理论、批评、创作、技术、艺术、产业、市场等电影学专业领域的相关方向。

改革开放40年电影教育发展回顾与研究,揭示电影演进的非凡速度

电影的演进速度非常快。所有的电影工业标准和制作体系、程序已经确定,改变的仅仅是胶片。需要适应的观念、解决的问题是电影数字技术的转变。

2015年10月,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5周年,千余名学子返回母校参加了校庆纪念活动。

17日晚,在学校运动场举行校庆纪念晚会。放映校庆专题片《电影人的光荣和梦想》之后,各级领导、外宾、校友、专家、学者致辞,杰出毕业生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分别祝贺母校65岁华诞。晚会演出了《战鼓》、诗朗诵《让我如何爱你》、歌曲《蒙古人》、舞蹈《斗舞》等节目。学校向杰出毕业校友颁发了“中国电影教育特殊贡献奖”,为优秀教师颁发“中国电影教育无私奉献奖”,为各系优秀毕业生颁发了“中国电影创作贡献奖”。

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20年、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10年的学术活动过程中,“世界著名电影院校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31位著名电影院校的院、校长在讲坛演讲,共同探讨电影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经验。大会还一致通过了《北京共识》。该共识共七条,从各国院、校长的发言中提炼而成,是中国及世界电影教育史上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

由北京电影学院承担拍摄、完成的,文化部艺术司、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承办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歌剧白毛女》3D舞台艺术片的全国首映式在北京举行。该片由文化部出品,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担任艺术指导。学校领导在首映式上代表承制方做了发言。

2015年对“电影”来说意义特殊。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中国电影教育65周年,“新起点电影研究书系”系列21本学术专著由中国电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学校担任总策划,学校有关领导及各院系主任组成编委会,研究生院和学报编辑部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这套“新起点电影研究书系”学术专著的出版,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水平和重要指标。涵盖了电影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收录我校各院系近十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数百篇论文。是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发展和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中国电影艺术专业教育、电影学科各专业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在这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以回望和梳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教学成就为契机,交流教学经验,展现培养成果。在学术建设宏观层面上,总体把控研究方向,界定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内容,最终探究电影学学科研究的深度,延展研究的边界。对于学校的电影学学科专业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并将在社会和高校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20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年、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5周年纪念活动现场

选题、规划、构成方面以及整体研究框架,涵盖和涉及电影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影历史、理论、批评、创作、技术、艺术、产业、市场等电影学专业领域的相关方向。以开阔的视野,较为系统、完整地反映了电影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和电影学院的教学成果。

在类型电影研究方面,聚焦于中国类型电影和外国类型电影的叙事范式与形式风格,遴选一些喜剧、家庭伦理片、苦情戏、武侠片,这类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类型电影,以及动作片、歌舞片等好莱坞类型电影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隐秘其中的既定类型模式和创新表达方式之间的张力

系列丛书研究特点:专业性——实践和理论研究并行,系统梳理学院电影学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的脉络;创新性——坚持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观点鲜明;系统性——紧扣十年来电影创作、理论、历史、批评方面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严谨性——框架条理分明,学术思路清晰,逻辑思维缜密。

2015年学校教学工作会举行。回顾进入21世纪以后,学校所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发展核心和重点,都是要推进和落实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的伟大目标,围绕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进行工作。

对一流大学建设要再认识:现在的大学,没有特色就不可能有一流,可以说特色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这也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关键问题。(www.xing528.com)

一流大学无非是包括如下的几个方面:(1)一流的设施;(2)一流的师资;(3)一流的学生;(4)一流的评价;(5)一流的质量;(6)一流的影响。

我们所要扮演的一流角色,是要在特定电影学科领域里,专业覆盖比较全面、细致,人才培养保持处于领先位置。能够为国家乃至人类世界发展、社会进步、思想孕育、人才培养作出优异成绩,在专业领域创造难以估量的精神和价值资源。

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应用型、研究型的特质。追求最卓越的研究与教学成果;教学与研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术自由及灵活教学机制和课程结构;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竞争精神。教师专业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素质较高;学科科研经费充裕、学术研究成果显著;与国际接轨的全方位、开放式的办学模式。

电影学学科建设,应具有求深、求精的思想,对整体电影学科发展,努力实现电影学科专业的完善。要考虑电影艺术教育中的综合性知识体系,时刻关注国家电影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关注艺术教育、艺术学科在电影专业学科建设上的特点。

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知识结构合理、年龄梯队均衡、学术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并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师资队伍作为重点。

保持教学特色,提高质量水平,维持固定竞争力关键在于教师的队伍建设和教师水平的提升。没有稳定的、高超的教师团队,其他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保持教师水平是一个长久的工作。未来高校人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结构、水平决定未来教学发展和课程质量。聘任制成为一个坚定的选择,主要面临教师经历与岗位对应,教师个人成就与职称对应,年龄结构会越来越合理化,专业结构也会越来越具有针对性。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专业合理化、年龄科学化、结构梯队化、岗位责任化、考核严格化。

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明确不同教学层次各自的培养目标。抓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内容,规范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鼓励、提倡学生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建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在促进创一流电影学院工作的全面落实中,首先要使我们教师队伍的教育发展观适应国家电影产业发展和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发展。同时,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保持领先的状态,使我们的教师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意识。而且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有创新,自始至终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站在更高的高度,站在提高学校品质的高度,学校对教学发展和改革的工作进行了思考。

北京电影学院传统的电影教育体系是电影知识传授型和电影实践操作型,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创作中技术和艺术的实施。目前,国家教育体制的模式是高考定终身,严进宽出,学生没有危机意识,也没有竞争意识,学习没有动力。由于缺乏好的学习和教育机制,我们多年摸索出来的教育模式、知识结构、课程内容也没有办法有效地转化成为学生的专业素质。我们的课程设计还需要细化和细分,在格局上还是偏学术,轻实践,要注意创新性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能够将学生的能力直接转化为电影市场的竞争力。集中研究我们的教学和电影制作该如何适应互联网、新媒体、跨媒体传播、微视频、微电影、流媒体、App、传媒产业的实际发展和环境。现在所谓的好学生,知识掌握尚可,可拍摄实践能力不行,没有创新和创造力,将来在电影实践领域,好学生不一定是好的创新人才。现在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没有达到与专业实践课和创作无缝衔接的程度,我们的专业实践体系存在,但是比重还是比较小,对教学消化不够,学生还得不到更好的锻炼。传统电影教育体系下的师资选择和培养,比较单一,比较重视研究型、知识型人才,并没有重视应用型、创作型、创新型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上不容易出成果。

我们教学层次、教育方法已经开始进行改革。但是,还是不够彻底,应该将各层级的学生培养模式进行区分——本科生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创作型、知识型,博士生研究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