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电影教育,不需要摊大饼,占地盘,而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和坚持特色,并尊重传承。
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离不开追求真理和思想火花的迸发。只有不断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才有可能获得精神维度的巨大突破。同样,电影学学科理论也是一个多角度思维发展的过程,有着丰富的来源和多面的结果。
电影学研究经历了从视听语言的本体研究,到宏大叙事的转变过程。在宏大叙事的分析方法逐渐占据主流研究方法和地位之后,随即出现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的学术问题,这种关于电影的研究,自身方法和手段在逐步消亡,正在被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和手段所吸纳和替代,走向越来越远离电影本体研究的境地。
以电影本体和电影制作为文本,是理论研究应该遵循和坚守的出发点。因此,近些年国内外的电影理论研究又逐渐转向虚无化、碎片化、空泛化、空洞化的中间层面。就目前我们国内高校的电影学研究现状来看,其研究的方法和内容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真正缺乏对电影历史、理论、批评、人物、作品、流派的研究与反思。更多的作品分析,脱离了电影本体和创作,以一种总结式的、评论式的方法述说电影的问题,用一种有选择的、跳跃的、局部的、空泛的东西拼凑所谓的电影理论研究。所呈现的论述是一种不全面的、没有代表性的、表述没有依据、缺乏尖锐观点、研究没有针对性的局面。
我们知道,电影理论几乎大部分来源于电影创作实践。既要适应创作实践的发展,又要对创作活动起到宏观和前瞻的指导与总结作用。中国电影面临数字技术发展、产业化发展和国外大片夹击的多重考验。电影作为艺术,其创作和教学怎样顺应电影发展的规律,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是创作者和教育者如何提高自身创作本身的问题,是学术研究对创作思维如何进行帮助和拓展的问题。
具体来看,我们对未来的电影学专业博士生培养和电影专业教学以及理论研究有以下五点新的要求:(1)研究者要顺应时代发展,具备强烈的整体文化意识和文化研究视野,具备更全面的电影知识储备,提高发散思维和研究视野的开阔程度,始终引领电影创作及理论的发展;(2)在电影大发展的环境下,在庞大的电影市场、创作、技术、作品的数据、信息资源中,严格把控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做学术研究要具备去伪存真的严谨态度;(3)以电影文本为基础,电影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要更加细化,多点开花,进行大胆的、创新的“创作式”研究,形成以电影本体和电影理论相结合的研究;(4)电影的跨学科综合、比较研究为主体部分内容,以电影文本为基础向更深、更广的文化、心理、历史、经济、美学、批评、观众、类型、现象的研究层面拓展;(5)注意电影创作实践是根本,也是市场和创作的根本,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要注意前瞻、宏观和微观,要充分发挥理论对创作的指导和对创作的预测性。
学校从学术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宏观角度出版了《电影学前沿文丛》。一方面是为加强电影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给自己确立一个比较高的学术攀登目标。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博士论文的难度系数,夯实电影专业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促使我们对电影专业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有更加进一步的开拓。这套关于历史和理论研究新建树的学术专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延续学校扎实的研究传统和风格。电影历史和电影理论是电影学研究的两大基石,一直以来也是电影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重点。历史研究采用比较视野,对阶段性的、有共同特征的电影实例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完整、新颖的前沿观点;理论研究则注重定量分析和理论思维的观念表达,突出电影本体的叙事功能和学科教育的探讨。两部分内容都针对电影创作和发展现状,切切实实提出了现实的、可供创作直接参考的理念,将电影学研究延展到与宏大叙事理论不同的更为专业和实用的领域。
其二,体现研究内容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紧扣电影创作和文本研究,充分发挥学术创新的意识,真正做到在潜心研究中认识电影、剖析电影,带有敏锐学术的视角和独特个性、大胆、新颖的前沿特色。始终敢于寻求新的命题,学术走在电影学研究的前端,敢于以开拓性、前瞻性的视角面对种种问题和障碍,坚持一贯的学风和研究作风。选取的命题都围绕电影创作和产生,围绕电影技术和技巧,始终没有脱离电影本体而去做表面文章、说假大空的虚言,文字风格在确保理论化、专业化的前提下讲究务实性、通俗性和可读性,激发潜在的电影研究意识,扩大和吸引潜在的读者群。
其三,力图做出电影学学术价值和贡献。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电影艺术专业教育出现泛滥化、非专业化的危机,出现用学生数量的繁荣掩盖“专业不专”的现状。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也不希望发生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继续拓展学术专业的研究能力和学校的影响力,是对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负责任的做法。展示我们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实实在在的理论成果,表明我们在做好创作实践教学的同时,始终坚定地做好理论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态度,展现学院一贯执行的全面复合型、精英化电影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4年,学校研究生院成立暨研究生工作会议。对于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进行了整体的回顾:
1984年开始招收电影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紧紧依托电影艺术创作传统和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集中于电影创作以及理论研究,总结电影艺术创作的经验和理论。
1990年,学院重点加强了关于电影历史、理论、批评的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电影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学校划转为北京市管院校以后,研究生工作逐步走入正轨,招生、教学、管理、研究、学位等方面工作更加完善。(www.xing528.com)
2003年,经申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批准学校新增美术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硕士点。在这两个新增点的教学过程中,也在电影与美术、电影与电视方面进行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
2005年,学校正式提交的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申请获得正式批准。因此,具有招收艺术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各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的硕士研究生资格。为研究生教育、加强电影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相互交叉和兼收并蓄,打下了良好基础。
到2006年,普通硕士学位研究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局面。初步形成了艺术学4个研究方向,电影学29个研究方向,美术学6个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1个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13个研究方向,共超过53个专业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格局。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学位办〔2005〕34号文件公布北京电影学院最先成为试点培养的高校之一。
国务院学位办修订国家学科专业目录,2011年将艺术学正式提升为门类。借此调整机会,学校获得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艺术学理论;(2)戏剧与影视学;(3)美术学。
在原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我们创新了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到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完全不同。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更加关注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习实践、教学方法、师资构成、论文要求、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等八大环节,形成了符合国际电影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我们将博士生定位为学术型,硕士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制订了各自不同的招生计划、考试方式、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更加趋向科学合理。
在新形势下,学校多次开会进行专项学术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方向。对面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面向未来数字技术发展、面向传统电影转型条件下的电影专业领域和方向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使电影专业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更加明确。
依托艺术学门类和学校电影创作各个专业,以及学校录音技术和艺术现有的电影声音、音乐创作教学经验资源,成立了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随后,举行了关于电影声音、音乐创作和教学的研讨会。在成立大会上,除了为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揭牌以外,学校为各位著名电影音乐家和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的聘书。
恰逢校庆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教育部、北京市领导等来我校视察。听取了学校建设、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的汇报,参观了影视技术系、表演学院和校史馆。考察结束后,中央领导发表了讲话。肯定了学校在办学中,保持鲜明的学科特点,赞赏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对学校所坚持的办学特色和教学品质表示认可。并充分肯定了我校师生为建设世界一流北京电影学院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对学校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北京电影学院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北京电影学院的光荣传统,为国家电影事业,为中国电影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5月底,在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执委会上,学校教授获CILECT2015教学成就奖。受第九届第比利斯国际学生电影节之邀,谢飞担任电影节评委主席,并为格鲁吉亚戏剧电影学校师生讲授“BFA与中国电影导演”的大师课。
为了落实国际合作协议,由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执委会支持、亚太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APA)主办、学校研究生院和动画学院所承办的“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艺术创作工作坊”开班。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格里菲斯电影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日本映画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院校的师生参加了工作坊和电影动画的设计与创作。
摄影系师生与荷兰电影学院师生交流,荷兰电影学院教师演示数字控光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