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根据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的建议,以美国为主,其成员包括西欧和日本的“三边委员会”于1973年成立。三边委员会看似是北美、西欧和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民间政策研究组织,实际上是西方国际金融财团及其控制下的跨国公司的政策协调机构。三边委员会又译为三极委员会,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非党派的讨论性团体。
三边委员会成立之初,其基本方针是:以北美、西欧、日本为基础,南联第三世界,北与苏联相周旋,建立一个以美、欧、日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其宗旨是: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研究,联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公众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并培养这些地区公共工作的习惯和惯例。
三遍委员会的成立宣言如下:
国际间相互的依存程度日益加深,成为当代世界的一项不可否认的事实。它超越和影响着每个国家的制度……有鉴于在世界经济和大规模的国际关系上,背负着巨大的重担。并在自身的利益和世界各地负有特殊责任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合作目标。所以重要的是,要在世界各国,重点是日本、西欧和北美发展更多的合作关系。
要有效地解决常见的问题,日本、西欧和北美将有更密切的磋商和合作,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解决各国制定和执行政策上的问题,确保他们的共同利益……避免他们的相互合作与单方面行动损害到其他地区,并利用现有的国际和区域组织,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影响力。(www.xing528.com)
委员会希望担当启发性的角色,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自由交换意见的渠道。并进一步关注发展中国家和东西方关系的改善。
事实上,三边委员会成立的目的,是对三边地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经济体系、金融、贸易、能源、南北关系和东西方关系等问题进行磋商和讨论,以协调它们在这些方面的政策,对各自的政府施加影响,最终达到“新世界秩序”的目的。
三边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对三边地区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和磋商,向各自政府和国际组织提出了许多政策性建议,大多数被采纳。例如, 1975年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定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国际金融制度中的弹性汇率、关于美元回流的“第三窗口”计划、西方对华政策的转向等等,有的是直接采纳了三边委员会的建议,有的是受到三边委员会战略思想的重要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