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需要一年到头到处跑,所以白居易有诗“商人重利轻别离”;贾就是开店铺卖东西的人,规模大一些的既搞批发也做零售,规模小的则只做零售。此外还有摊贩,规模更小,赶四集,或者沿街叫卖。在河东,习惯把商贾摊贩统称为“买卖人”。
旧时,规模大的商铺,从业人员一般要有掌柜、账房先生、跑外(俗称跑外交的,外出采购货物的人员)、大伙计、小伙计(徒工)等。伙计是最底层,做得好、有头脑的小伙计可以做到大伙计,如果再识文解字能写会画的话,则可能做到跑外、账房,甚至将来自己做掌柜。而如果做不好,则会被辞退(俗称“砸锅”),所以伙计为保住饭碗,都是不辞劳苦,服务周到。
旧时做买卖,讲究和气生财。如饭馆业,顾客进店时店员要笑脸相迎,顾客走时店员要笑脸相送。顾客用饭前,要于每人面前摆上一套醋盏、汤匙、筷子、五色纸(作擦拭筷子之用)。顾客在用饭期间,还为顾客代买代办事务。同时,送饭到户、随叫随到,也是当时饭馆业的普遍风气。如民国时期重沟街的恒源泰杂货店,为了扩大买卖,经营方式十分灵活。这家店承包喜丧仪程中的大、小货物,不仅有喜宴用的鸡鱼肉蛋、山珍海味和新人的衣服、被褥等,甚至连新娘头上的首饰、垫床腿裹砖用的红纸也设计添置进去;丧仪中不仅置备衣衾棺椁、纸箔香蜡等用品,甚至连杠夫用的草鞋都全宗承揽进去。这样一来买主选购省心,二来卖主销货方便,因而生意十分红火,远近闻名。
从前的店铺,因为前来买东西的都是四邻八舍,做的是熟人买卖,大都可以赊账。有赊账的,店主往往将其所赊物品名称及价格写在木牌上,名曰“挂账”,称为“水牌”。
旧时做生意的店铺,要挂店名、挂招揽生意的幌子,这也是传承已久的商俗。店铺命名多体现店主企盼吉祥和顺发财的心理,比如那些大一些的店铺,店主识文解字,家族生意几代传承,往往以“源顺”“福丰”“恒源泰”等文雅的名字命名;而那些小本生意,比如卖浆卖汤的,则体现地方特点和经营品种的特点,用“某某酒馆”“某某杂货店”等命名;还有的直接用实物作为店里的招牌,比如卖麻者在店门口挂一束长麻,修车行在路旁大树上或木桩上悬挂一只车轱辘,等等。(www.xing528.com)
外出做流动贩卖生意的,要比开店铺做生意辛苦得多。据说春秋时管仲、鲍叔牙就曾到河东区域做过贩卖生意,而且还赚了不少钱财,留下了“管鲍分金”的美谈。2017年,河东区文物管理所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八湖镇石拉渊发现一处建于清代的关帝庙。据推测,石拉渊关帝庙和古盐道有密切的关系。当年石拉渊店铺林立,非常繁荣,一条古盐道从关帝庙前经过,向东至莒南、日照,向西经过汤河古石桥通平邑、泗水,所贩运的食盐产自日照涛雒盐场。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条古盐道仍是从事食盐贩卖生意者最常走的道路,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过去河东商业的繁荣。
摊贩,是行商中肩挑负贩小本经营者。旧时,农村里都称呼他们为“小贩”“做小买卖的”。还因他们的担子每头都用四股绳为系,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呼为“挑八股绳的”。小贩以肩负重,以步代车,行走于四乡八里,以吆喝或者“代声”为“招幌”招来买主,形成了鲜明的民俗特点。所谓“代声”,就是用千百年来传下来约定俗成的某种发声器物发出的声响,代替自己的吆喝声,如货郎摇“惊闺”(即小拨浪鼓),卖油郎敲“油铛铛”,卖糖者敲铜锣,弹棉匠摇铜铃,等等,人们听到哪种声响,就知道是做哪样小买卖的到了。
改革开放后,河东的小贩以贩时装者居多,也有贩鸡鸭菜蛋的,贩卖豆油花生油的,他们的贩运工具多是自行车。到20世纪90年代初,骑摩托车搞贩运的日趋增多,因为这类人物在普通人看来“神通广大”,当年被人们戏称为“二郎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