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婚姻被认为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头等大事;生儿育女则寄托着家族子孙满堂、“五世其昌”的美好愿望。婚嫁生育自古就格外受到人们重视,逐渐形成了一套繁杂的礼仪制度并传承下来,成为民俗礼仪中最为隆重热烈喜庆的部分。
【婚嫁迎娶大喜事】
旧时,无论城乡,婚姻都不是青年男女自己做主,而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尤其讲究“门当户对”“年命相合”。婚嫁迎娶有着一套名目繁多且程序严格的流程。通常来说,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说媒与察听。旧时男女结婚早,一般是女孩子到了十二三岁,男孩子十四五岁,就要定亲。哪家和哪家的孩子定亲,通常先由媒人从中说合,叫作“说媒”。媒人在两头介绍了情况后,双方父母如果觉得合适,就会就对方的家境、人品、才貌等情况进行了解,河东俗称“察听”。察听一般都是找了解对方情况的熟人、亲戚或朋友,当然关系越“底实”越好。察听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媒人为了撮合成一桩婚姻,往往两头瞒,要防止被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更多人的“嘴”,了解到尽可能多的真实可靠的信息,由此做出的判断更可靠。婚姻是关系一辈子的大事,可不能马虎了。女方主要察听男方是不是本分,身体是否强壮,有无疾病,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兄弟几个,有没有什么手艺,脾气孬好,有没有不良嗜好,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家里是不是盖了新房。男方察听的则主要是女方会不会过日子,身体情况,是不是板正老实,有没有什么不良传闻,父母是不是讲理的人,等等。
面对前来察听的人,被察听的亲友在说到本村什么人的时候,无论是男是女,只要和那家子没有很大的过节、那户人家没有很大的“毛病”,都会说好话,不说坏话,更不能恶意“破媒”。但是如果确实有很大的问题或缺陷,也得告诉来察听的人,否则以后可能会招致埋怨甚至结下怨恨。很多做父母的也会亲自去给孩子“相亲”,相看未来的女婿或媳妇。经察听、相亲,如果双方满意,就会找“先生”合生辰八字。若年命相合,就可以议亲、定亲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虽然开始兴起男女青年直接见面相亲,但还是相对保守。汤河镇某村曾出了个让别人代替相亲的真人真事:村里有一户人家,家里生活还算殷实,就是儿子长得不高,还因得过天花留下一脸麻子。相亲这天,两家人及男女双方要见面,这可愁坏了男方一家人。男方生怕外村的女方相不中,情急之下找到邻居家长得好的男青年顶包替相。这青年到了现场,被女方一眼看中,很快决定成亲。到了结婚大喜这天,新娘子入了洞房,掀开蒙头红一看,立时被眼前的麻脸丈夫吓傻了眼,新婚大喜的心凉了大半边,哭哭闹闹好几天,但毕竟木已成舟,新娘只好认命了。这家由“替相”组成的家庭,后来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
再后来,相亲变得更直接。媒人介绍后,男女当事人见面的同时,双方家里都会派出“大批人马”陪着,帮着“掌眼”,差不多就像现在考公务员负责“面试”的考官。“面试”的内容包括看对方身高长相、语言表达、动作举止、待人接物,等等。自己和“被面试”的人即使以前接触过、见过面,也要严格起来,比如左眼角有个痦子,右肩膀有点斜,走路身体往前探,说话口齿不太清等,所有能被看作是毛病的地方,事后都要反馈给男女双方当事人及其父母。家庭成员还会坐下来商议,“论证”是不是合适。如果双方及彼此家庭合意就可以定亲。
改革开放后,自由恋爱的也开始多起来,河东习惯称为搞对象。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如果不经过媒人介绍而是自己搞对象,在老百姓眼里会认为太开放,没家教。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家长往往不同意子女自己搞的对象,于是经常会发生女青年跟着男青年“跑了”的事情,在外面待上一两年“生米做成熟饭”甚至有了孩子,做父母的无招可使,最终也就认了这门亲戚。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自由恋爱已经大行其道,在个人婚姻大事上,年轻人有了更大的决定权,双方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后,家里人则很少计较,有的即使年命属相不合、年龄差距较大等,家里人也不会过多干涉。
定亲。定亲俗称“定实落”,意思是两家的姻亲关系已经确立,可以“实落”下来了。“定实落”时,女方在家人及亲戚陪同下第一次正式到男方家,要对男方父母喊爹娘。男方家要摆酒席款待,还要给女方买衣服,送礼物,给见面钱。过去定亲用的东西不多,稍微富裕些的人家一般是两身衣服、两块大洋。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定亲时女方要的或者男方主动送的彩礼越来越多,除了要给女方送布料、衣服,还流行“三大件”,分别为手表、洋车(自行车)、唱片机,后来又逐渐发展为手表、洋车(自行车)、录音机,手表、洋车(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小木兰(摩托车)、缝纫机。再后来,又兴起了金戒指、金耳环和金项链“三金”,此外男方还要送女方礼金壹万零壹元,寓意“万里挑一”。到了新世纪,有的地方兴起“万紫千红一片绿”,即彩礼钱要一万张五元的、一千张一百元的、一张五十元的;有钱人还有送楼房汽车当彩礼的。但逐渐加码的彩礼对普通群众来说,也确实成为一项重大负担,老百姓都感慨“说不起老婆了”。所以彩礼之风应该作为“移风易俗”一项内容,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大力改革,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传启。定过亲后,下一个程序是“传启”,就是正式向女方家下聘礼。旧时,男方家里会选一黄道吉日,由媒人出面给女方家送一架“盒起”。“盒起”上放一对白鹅或母鸡,盒中放衣料、聘金、点心等聘礼和男方庚帖,庚帖上面写着男青年的生辰八字、年命属相等。女方家“回启”,回以女青年的庚帖、给男方青年买的衣帽腰带等物品。
年命帖
过去“传启”之后,男方家里就要请先生“查日子”,书“年命帖”(写明结婚日期、过门时辰、上下轿方向、送女大小客的适宜属相等事宜),并备衣料、首饰和鸡、鱼、肉、粉“几身”礼品,择日仍用“盒起”抬送女方,称“送日子”。女方收下,即表示同意婚期。此后女方家开始“忙嫁”。大户人家要打“陪送嫁妆”,置橱、桌、柜等“大八件”,缝制“双铺双盖”被褥。一般庄户人家陪送一橱、一柜、一桌、两杌子,名曰“五大件”。再穷的也应有铜盆、锡灯、衣柜和一床被褥。结婚前喜主家都会把日子告诉亲朋好友,并且选日子“待客”,亲朋好友都来喝喜酒,送喜礼和喜钱。
结婚前一日,男方家里派人给女方送新衣裳、蒙头红子等,表示喜期已到,请做好按时发嫁的准备。同时换回女方写有送嫁人数、镇物、忌讳等内容的“婚单子”。这一天男方家布置新房,贴喜联,请厨师准备喜宴。女方家给将出嫁的女儿“开脸”,用线绞净脸上的汗毛,修齐鬓角。夜里收拾嫁妆,要将一对枕头皮里面放入粮食撑起来,这大概是过去人们过穷日子,担心女儿嫁过去之后没得吃,通过这种形式予以资助;要将衣服、点心、贴上大馍馍花的大馍馍、压柜钱等物品放入家具之中,河东称为“装柜”“填箱”。“装柜”“填箱”时,本家的长辈、走得近的亲戚朋友要到场,除了帮忙外,还要往里面撒些零钱,这应该也算是从旧时的“资助”行为演化过来的习俗。
结婚。旧时,有钱的人家结婚之日,男方派鼓乐、花轿一大早到女方门前候嫁。女方家里给女儿打扮整齐,新娘子身穿红棉袄、红棉裤,腿扎红带子,发辫绾成发髻,头盖蒙头红子,寓意婚后日子过得厚实红火。时辰一到,由自家兄弟辈抬新娘上轿,花轿起程。起轿前,女方母亲会端一盆里面放了两枚铜钱的水泼到地上,意思是闺女虽然很金贵,但是今天嫁出去了,“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此时,出嫁的闺女要流眼泪,算是给娘家留下金豆豆。送亲的人中,通常包括大客二人,女客一人,小客若干,凑成偶数。
农村送嫁(网络图片)
说起女客,过去河东有个典故,叫作“湾林的女客——怏怏的”:相传,郑旺郭家湾村一户人家嫁女,因为汤河上没有桥,要涉水过汤河的时候,正巧发大水,送亲的人群刚到河中心,突然一个大浪打来,抬新人的小轿被打翻,新人和女客同时落水。抬轿的一下子慌了手脚,赶紧满河里打捞新娘,大家七手八脚摸出一个,一看是女客,就将她抛在了水里再摸;接着又摸上来一个,一看还是女客,又扔进了水里。直到摸出新娘,送到岸上,大家才把喝饱了水的女客捞上来。事后,心有余悸的女客逢人就讲,这样的女客做不得,怏怏的,怏怏的(河东土语,心被伤得不轻的意思)。
新嫁女子回娘家(网络图片)
送亲的路上,遇桥、涵、庙宇,要燃放鞭炮,贴“青龙帖子”,意在趋吉辟邪。花轿来到男方家门,男方家鸣鞭炮相迎。在通向新郎家门口的路上,要撒上麦穰,寓意黄金铺路,金条遍地。吉时一到,新郎披红戴花迎出大门。新娘下轿时,迎新娘的女客要向新娘身上撒三把麦麸,寓意“撒福”。院中设天地桌,新人并肩立于桌前,司仪高唱“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引导新人行礼。此时还会安排人撒糖果、花生、栗子、大枣等,吸引众人来看热闹、抢拾糖果。礼毕,扶新娘入洞房。在河东农村,过去有个说法,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谁抢走到前头、进入洞房后谁抢到靠墙睡的床头,将来谁就能“掌家说了算”,所以迎新娘的女客及新郎的嫂子辈往往会控制住新娘的速度,让新郎占得主动。新郎进入洞房,挑蒙头红,与新娘同吃宽心面,咬红鸡蛋,喝交杯酒。俗话说“新婚三天无大小”,新婚当夜,男女老幼均可以到新房看新娘,讨要糖果点心,俗称“闹新房”“闹洞房”,河东又称“要喜果子”。20世纪70年代,要喜果子时非常热闹:新郎和新娘都是晚上早早地把门关上,用门闩拴住,不让要喜果子的人进屋,只是通过窗户棱子往外递糖果、递烟,这些东西在当时依然稀缺,所以窗户前往往会围上一层又一层的人,多是些年龄小的、辈分低的,他们不停地喊哥、喊嫂子、喊叔、喊婶子,还会夹杂着被挤疼了、被挤掉了帽子和鞋的孩子的哭声,无比热闹,有时候会闹到下半夜。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人们生活富裕了,行为习惯文明了,这种情景就少见了。晚上,新郎新娘的门也打开了,来“闹新房”的人们都客客气气,更多的是聊会天就走,不耽误新人休息。此外,还兴起新郎家花钱“包电影”给村里人看的新风,有放一晚上的,有一连放三晚上的。放电影前,放电影的人通常会在镜头前放个幻灯片,把写有“祝某某和某某新婚愉快”之类的祝福语投影到屏幕上,放映的都是《喜盈门》之类的电影,生活气息浓郁,雅俗共赏。
旧时,新娘三天内禁出房门,称“坐帐”。婚后第三天,家中办一桌酒席给新娘吃,农村叫“吃下床席”。“三日”这天的礼仪较多:新娘要早起给公婆扫地,端鞋敬献公婆,称“扫柜”(当然这些都是娘家提前教好的);要遍拜近门的长辈,称“磕喜头”,长辈要给磕头钱;要给亲叔叔大爷、分开过日子的大伯哥等送上缝制的新鞋,穿新鞋要给“穿鞋钱”;要由新郎家的小辈负责把新娘从娘家带来的大馍馍、点心等分到近门各家,称作“分喜果子”,各家要送给新人“吃喜果子钱”。此外,新郎还要到姥娘门上磕喜头、上喜坟。婚后第四天或第六天,新娘的兄弟辈将新娘接回,小住几日再送回婆家,来接称“叫对乐”,送回称“送对乐”。至此,整个婚嫁礼仪才算完成。
其他婚姻形式。旧时,在子女结婚问题上,有钱的人家自然是大操大办,热热闹闹;没钱的穷苦人家,闺女挎个包袱,由父亲用独轮车推着送到夫家的情况也有,这叫富有富讲究、穷有穷对付。过去还存在一些非正常婚姻,比如有些人家从小收养穷人家的女儿作童养媳,待成人后再圆房成婚。男子有入赘女家的,俗称“倒顶门”“倒插门”,生下子女要用岳父家的姓氏取名,往往受人歧视。其他的还有定娃娃亲、指腹婚、转亲、换亲等,这些是包办婚姻或者变相买卖婚姻的极端形式,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移风易俗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河东已经消失。
过去,农村还有一些男青年因种种原因娶不上媳妇,就将条件一降再降,用河东的俗语说,女方只要是“下雨知道往屋里跑的”就行。但最终总还是会有打一辈子光棍的。也有个别幸运的光棍“半道上”娶了寡妇,叫作娶“半户头”。还有的娶了精神智障者或残疾者,名声虽然不太好听,但用河东人的话说,也总算安了个家口。
离婚。结了婚,人们想的都是百年好合、白头到老,没有人想着“劳燕分飞”。但是在古代也有“离婚”的情况,称为“出妻”“休妻”。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条理由休妻,称作“七出”,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还有“三不去”的规定,即妻子无娘家可归、妻子曾替夫家公公婆婆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不准休妻。到了唐代,更是以法律的形式对“七出”“三不去”做了明确规定,同时还规定如果出现“义绝”,指夫妻间或夫妻双方亲属间或夫妻一方对他方亲属若有殴、骂、杀、伤、奸等行为,就视为夫妻恩断义绝,不论双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但不管怎样,主导权明显更多地掌握在男性手里,妇女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了旧时男权社会的不公。
民间通常对被“休”的妇女给予同情,对绝情绝义的男性加以鞭挞,比如过去河东流传着一部柳琴戏《张郎与丁香》,唱的是富裕人家子弟张郎娶丁香为妻,尽管丁香贤惠勤劳,但仍被张郎以无后为由休掉,另娶王海棠为妻。后来张郎、王海棠夫妇惹了火龙被烧尽家产,下场凄惨。而丁香另嫁勤劳能干的打柴郎后,夫妻恩爱,子孙满堂。这部戏表达的是人们希望“好人必有好福,恶人必遭恶报”。
【生育儿女子孙昌】(www.xing528.com)
在人生礼俗当中,生育是河东人最为重视的内容之一。生育习俗有求子、报喜、送米糖、起名、坐月子、过满月、过百日、抓周等,其中有些方面虽带有迷信色彩,但更多的还是反映了人们对子孙繁衍的渴望和欣喜,对新生命的关爱与祝福。
求子。河东人在婚礼过程中就融入求子的习俗,比如婚礼的前一天,新郎家会请儿女双全的人来给新人铺床,让男孩或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滚床”;铺床、填枕头时,要撒一些栗子、枣、花生等,都是祝愿新人婚后“早生贵子”“儿女双全”。
旧时,如果结婚几年后女方还没有怀孕生孩子,就要专门去求子。求子的方式通常有“拴娃娃”“求神”“压子”“抱子求子”等。“拴娃娃”也称“拴喜”“拴孩”,过去一些庙宇会在主管生育的神灵前摆放许多泥娃娃,祈求子嗣的人看到哪个泥娃娃和自己“对上了眼”,也就是看上去顺眼,就把红线拴在这个泥娃娃的脖子上,用红布把娃娃包好带回家,据说这样就能怀孕生子。求神,主要是祈求送子观音、泰山娘娘等。泰山娘娘也叫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民间流传着各种向她求子灵验的传说,到今天也还有到泰山求子的。在郑旺镇西北部的某村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一直没孩子,就去泰山祈求泰山老奶奶,拜完了之后,碧霞元君祠的出家人送了个用红布条拴着的小泥人给他们,并让他们回家后在屋墙上挖个洞放进去,然后封上,保证能得子。这对夫妇按照嘱咐一一照做,一年后果然有了儿子。但是等儿子长到二十二岁,家里要翻盖新屋给儿子娶媳妇时,把墙壁里封着小泥人的事情忘记了,拆墙的时候小泥人被打碎了,结果过了不久儿子就得了重病死去。这个传说充满着迷信色彩。此外,还有一些人家把石头压在树杈上“压子”,有的结婚后一段时间不生孩子就千方百计去抱养一个孩子,人们认为抱养的孩子能起到“招弟”的作用。
当然,现在一对夫妇如果婚后没有孩子,通常都是去求医问诊。随着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医学手段更加成熟,人们的生育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
报喜。孩子出生,家里添丁,是一个家庭的大喜事,要向亲戚朋友报喜。“挂红子”是向人们报喜的一种形式,就是在门楼子上挂一块布,生男孩挂红布及弓箭等物,寓意为孩子长大后能文能武;生女孩挂蓝布和蒜头等,寓意为长大后能持家,会过日子。“挂红子”除了告知外人这户人家喜添人口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警示外人不要在附近大声喧哗以防吓着孩子、不要乱进来溜门子以免带来不好的东西。婴儿降生,家里还要煮鸡蛋,染上红色,送给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俗称“送红鸡蛋”。
旧时生男孩为“大喜”,生女孩为“小喜”。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给女方娘家报喜。之所以要在第三天报喜,据说是因为过去农村医疗条件差,而且都是靠接生婆土法接生,有的新生儿容易夭折。一般一两天新生儿不出问题就算稳住了,此时再报喜为时不晚。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妇女从怀孕起就会定期去做孕检,生孩子也都是在医院里,很多孕妇还要求剖腹产,一般都会安全地生出健康宝宝。
产妇生产后要好生休养,俗称“坐月子”。之所以要“坐月子”,民间认为是因为生孩子时,产妇全身的骨缝张开,如果不吃好穿厚保护好,容易让凉气侵入,落下“月子病”。所以此后一个月产妇要待在屋里尽量不出去,衣服要穿得厚实些,头上要围上头巾,饮食上以小米饭、煮鸡和煮荷包蛋为主,小米粥、煮荷包蛋里要放红糖。如果奶水不足,还要吃一些猪蹄、鲫鱼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或者寻来其他一些验方“催奶”。直到孩子满月,产妇才算坐完“月子”。据说外国人没有坐“月子”这一说,而且一生完孩子就要洗澡,由此可见这里面习俗的东西占很大成分。
送米糖。男孩生后第十二天,女孩生后第九天,孩子的姥姥家及姑舅姨等亲友要来“铰头”“送米糖”,带来的东西主要包括馓子油条、小米红糖、鸡蛋及童衣童帽等。通常要在正午举行“铰头”仪式,产妇坐在堂屋正中,面向南方怀抱婴儿,孩子的舅舅在孩子头上象征性的铰三下,剪下少许头发,用红纸包好放好。如果新生儿没有亲舅,则由叔伯舅舅代替。“铰头”的时候,老年人会在一边念叨“七铰伶俐八铰乖,二十四铰出秀才”等话语,表示祝福。产妇家里还要准备一个笸箩,有的用升,在里边放剪刀、针线、称、算盘之类的物品,希望新生儿将来能裁善断、能打会算。亲朋好友要把喜钱也放进去,叫作送“铰头钱”。
过满月。旧时,新生儿满月,产妇就可以正常起居、出门下地了,叫作“出月子”。满月这天,亲朋好友要带着礼物前来给孩子“过满月”。孩子姥姥家带来的礼物有讲究,通常有小圆镜一个,民间的说法是用来照妖;玩具关公刀一把,意思是用于斩魔除害;长命锁一把,目的是为了锁着孩子,孩子好长命百岁。新生儿家要摆“满月酒”招待来客。满月后,产妇要带着小宝宝回娘家住上几天,俗语叫作“躲屎窝窝、躲尿窝窝”。从现在的角度看,离开“坐月子”的地方,把“密封”了一个月的房间空出来,通通风换换气,有利于消毒杀菌,使环境保持卫生,可见“躲屎窝窝”的习俗里面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新生儿“过满月”,还有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剃满月头”。这是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理发,家里通常格外重视,由新生儿父母抱着,小心翼翼地剃去胎发。剃发时,不是将头发全部剃光,而是在额头上面留一块,河东人形象地称之为“铁瓦”;脑后也要留一撮头发,叫作“百岁毛”。剃下的胎发不能随便扔掉,要用红布或红纸包好,放到床头上或者找个“严实”的地方藏起来,旧时民间认为会起到压邪或者镇邪的作用。
除了过“满月”,河东还有给新生儿过“百日”的习俗。百日,也叫“百岁”,这天也要宴请亲朋好友,给婴儿穿百家衣,戴长命锁,这些都包含着让孩子长命百岁的意愿。百家衣是从村里众人家中“全来”(讨要来)的各种碎布缝制成的衣服,花花绿绿五颜六色。长命锁由铜、银或者金做成,上面刻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20世纪80年代又时兴给婴儿拍“百日”照,90年代后时兴给婴儿录“百日”像,以作纪念。
到婴儿满周岁的时候,富贵人家及书香之家还会再次宴请亲朋好友。亲友长辈给孩子赠送衣物、玩具、首饰等。这天的风俗是“抓周”,就是在大八仙桌上摆放笔墨纸砚以及刀弓剑矢、算盘秤尺等玩具,让婴儿抓取,抓到什么就预示着孩子长大后会在哪个方面有好的发展,有好的前途。
退盘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东区农村有为幼儿退盘子的习俗。过去孩子春天容易出“水痘子”,种上牛痘疫苗后褪掉伤疤,意味着种牛痘成功,孩子的姥姥、舅舅、妗子、姑、姨要前去给孩子“退盘子”,都是带着鞭炮、点心、新衣服等。同时,还要带着缝在约30厘米长的细木棍上红黄相间的布条,挂在孩子家的大门上。等到上午十二点钟,燃放鞭炮,庆祝孩子顺利“退盘子”。孩子的家里要设酒席招待,大家吃饭聊天,诉说亲情,祝福孩子平安吉祥,其乐融融。
【大名小名都“带讲”】
有了孩子,就要给孩子取名。因为名字要“跟随”孩子一辈子,而且人们还相信孩子的名字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对给孩子起名非常重视。过去男孩子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小名,也叫“乳名”“奶名”;一个是大名,也叫“学名”“官名”。女孩子则通常只有一个小名,长大后称呼起来只称呼“某氏”,即父家的姓加个“氏”字,出嫁后再把夫家的姓冠在前面,称呼“某某氏”。当然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也有的会取正式的名字。民国以后,女子普遍开始有自己的大名。
孩子的小名多是在孩子出生不久由父母或父母的长辈来起,有的也会找村上有名望、有学问的人给起。由于旧时大多数农村人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民间流传着孩子的小名越俗越好养活的说法,家长给孩子起名都比较随意,农村很多孩子的小名叫作“狗蛋”“狗啦”“狗屎”“大毛”“二狗”以及“大丫”“丫头”等。20世纪60年代,郑旺某村有个妇女生了个婴儿,体重八斤半,这在当时是个“巨婴”,是很少出现的情况,家里认为是个大喜事,干脆就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八斤半”。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给小孩子起名也往往带有时代特征,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多小孩子就叫“解放”,实行合作化以后很多小孩子叫“合作”“入社”,“文革”时很多孩子起名叫“文化”“斗争”“红兵”等。小名一般在学前用,长大成年之后则只能由父母或长辈叫,其他外人不能喊,否则就会被视为骂人。父母通常也不会在众人面前喊已成年或“成家立业”的子女的小名,通常喊“老大”“老二”“老三”来代替。
成年人之间互相称呼大名。男孩子的大名,旧时起的时候要严格按辈分来。大名一般由三个字组成,头一个是姓,中间是辈分,也有把辈分放在最后的。如果辈分不乱,同姓的人走到哪里,一般都能论起来。家里有读过书的,或名门大户,如果连续生了几个男孩子,给孩子起名也会很讲究,最后或中间一个字往往意思相关,外人一听就知道是一家人,比如清代组织修建沂河木桥、在沂州城修建考棚的九曲店人孙泽世,他的两个儿子名字分别叫孙熊兆、孙鲲兆;参加过乾隆太皇千叟宴的独树头人崔廷训后人崔方馨,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叫崔佐、崔佑,过去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当然到了今天,人们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少了过去那些套路模式,有的大名小名是一个字,有的还把父亲和母亲的姓都加在孩子的名字前。当然,少了过去那些套路并不意味着名字是随便起的,很多人更愿意请懂易经、懂五行命理的人或专门的起名机构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给孩子起名字,寄予着对孩子的爱和希望孩子能有美好未来的祝愿。
【“小惯孩”过生日】
旧时,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或者是人丁不太兴旺的人家才给孩童和年轻人过生日,期盼孩子吉利平安、健康成长。用农村人的话说只有“小惯孩”才过生日,因为一般庄户人家的孩子基本上没有过生日的。
年轻人特别是孩童普遍兴起过生日,是20世纪80年代末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家庭里新生的孩子少了,长辈们对小孩子十分疼爱,给孩子过生日就成为表达对孩子疼爱的一种方式。加之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受西方人过生日的文化习俗影响,年轻人自己也越来越重视过生日,见证自己的成长历程。
现在,城区人家的孩子一般按出生的阳历日期过生日,农村则一般是按阴历。孩子越小,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孩童过生日就越隆重,往往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外祖父母、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以及舅姨等亲戚都要参加,有在自己家里设宴席的,也有到饭店举行的。参加的人员都会送上礼物,有的长辈还要给钱。酒宴开始之前,先根据孩童的年龄把五颜六色的蜡烛插在蛋糕上,由大人点燃蜡烛,孩童许愿后和大家一起吹灭。然后开始吃蛋糕、喝酒。十岁之后特别是成年以后,孩子过生日就简单多了。有的在家里举办,有的约朋友一起,只是借此相聚,畅叙友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