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民俗:传统佳节和节日习俗的珍贵记录

河东民俗:传统佳节和节日习俗的珍贵记录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节日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珍贵的活化石,记录着几千年来人们在重要节点的社会生活状态、风俗习惯,被赋予了美好愿望和浓郁情感。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立春、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祭灶节等。在河东,春节、中秋两大节日历来最被重视。“吃了腊八粥,一年不生病”的说法口口相传,由此腊八节喝粥的习俗就被传承下来。

河东民俗:传统佳节和节日习俗的珍贵记录

传统节日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珍贵的活化石,记录着几千年来人们在重要节点的社会生活状态、风俗习惯,被赋予了美好愿望和浓郁情感。我国传统节日有春节立春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祭灶节等。在河东,春节、中秋两大节日历来最被重视。

【热热闹闹过大年】

春节俗称“过年”“过大年”,古代有“元旦”“元日”“元辰”“三元”等多种称谓,是一年一度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就时间上来说,“过年”既是指从除夕大年初一,也是指从旧年的腊八节开始一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其中除夕、初一为春节活动的高潮。

旧时人们生活节奏慢,到了冬天没有多少农活可干,大人小孩都盼过年:大人盼过年,是因为过年寄托着辞旧迎新、阖家团聚的美好愿望,希望一切重新开始,“除”掉霉运,迎接好运;小孩盼过年则是因为又长了一岁,而且还可以吃到好东西、穿上新衣服,所以进入腊月后,村子里到处都能听到小孩子开开心心唱着“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童谣。当然,也有不盼过年的人,比如做生意赔了本、欠了人家账还不上的,会提前跑到外面去躲藏。因此,过年时也有“年关”一说,意思是过年如过“关”。民国时期,临沂城东关一姓钱的商人,腊月三十派店里的伙计刘贞元下乡收贷。刘贞元冒着大雪到乡下跑了十几个门子,多是“户户门上锁、家家不见人”——都出去躲债了。辛苦奔波了一整天,刘贞元才收上来两吊钱。等他来到潘湖村的一借贷人家里时,已近黄昏。进了门后,只见这户人家四壁空空,没个人影。刘贞元来到锅屋,想摸摸炉灶看看这家有没有生过火做过饭。不想掀开锅盖一看,傻眼了,一对穿着重孝的母子竟然蜷缩在锅框子里。经询问才知道,“当家的”忧愁借债难还上吊寻死了,母子听说要债的来了,没处躲避,就藏到锅框子里,想不到还是被发现了。母子抱头大哭,收债的刘贞元也流下同情的泪水。他将这家的欠账一笔勾销,还把收来的两吊钱全给了这对可怜的母子。刘贞元空手回到东关主家后,将收贷的事情一说,气得主人暴跳如雷,立马将他赶出家门。回到家乡汤河故县村,刘贞元对着拜年的乡邻说起收贷的事情,人们无不唏嘘感叹,都说这“年关”就是穷人家的生死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年穿新衣仍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网络图片)

其他过年不开心的情况,比如家里遇到了什么不顺、不幸的事情,或者恰好过年期间两口子吵架,再或者老两口要么无儿无女要么子女在外地没赶回来等,过年时往往比较冷清,没有愉快的心情。有的人甚至大年初一不起床、不“发纸”。出现这些情况,用河东农村的话说是“年都没过”。

还有一种不“过年”的,是农村光棍子(单身汉)中的个别“轴子”“轴头”,他们横竖一口人,既不忙年也不拜年,初一的早上往往反锁门赖在家里不起床,或者躲到外面去。当然,他们掩饰的难过、伤感,大约是那些热热闹闹过大年的人们没法想象到的。

腊八节。腊八节通常被看作是过大年的开始,是春节这台“大戏”的序曲。每年到了腊八节,人们开始忙着舂米磨面杀鸡宰猪蒸馒头,年味就逐渐浓厚起来。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是说在腊月初八前后,往往进入一年中最为寒冷的“三九四九”。在这个时候喝上碗热气腾腾、喷香甘甜的腊八粥,既有迎接过年的意思,也有保暖防寒和冬补的作用。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有专家认为是源于古代先民冬季狩猎祭祖敬神、祈福迎祥,也称为“腊祭”。民间则传说这一天是释迦牟尼修炼得道之日。据说北宋时为纪念这一天,东京汴梁各大寺庙都煮“七宝五味粥”分给平民百姓。“吃了腊八粥,一年不生病”的说法口口相传,由此腊八节喝粥的习俗就被传承下来。在河东,一直到民国初期,都保留着寺庙舍粥的习俗,即每年腊八节这天,各大寺庙如汤头的灵泉寺、汤河禹屋的龙兴院、相公的石佛寺(现旧址重建后改称释佛寺)、白塔街的白塔寺、葛沟的普明禅院等,都会向平民百姓施粥,寺院门外往往挤满了前来讨粥吃的人。旧时,谁家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遭遇了不幸,也会在这天煮粥施舍,以此积攒功德消免灾祸,民间称作“舍饭”。

腊八节做腊八粥很有讲究。一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要准备好做粥的材料,常用粳米、糯米、花生、大枣核桃仁红豆莲子栗子桂圆等,初八早五更就开始煮。煮粥时先急火煮沸,再用细火慢炖,这样煮出来的粥稠浓甜软、香气扑鼻。旧时只有富裕人家才做得起这种“七宝粥”“五味粥”,穷人家多是抓把小米,放几块地瓜,顶多再撒点碎黄豆(河东土语叫作“豆柴子”),加水煮上半锅。这样煮成的“腊八粥”虽然“寒酸”,但同样会让一家老小充满期盼。“腊八腊八”,旧时人们还认为有“拉巴拉巴”(拉巴孩子)的意思,所以农村里做出来的腊八粥都是先让孩子们喝,期望儿女健康成长;再就是要分粥喂食家畜家禽,认为能驱病催肥,有的甚至将少许粥涂抹在树木上,或者点撒到田野间,以此期盼五谷丰登。

腊八节其他的习俗还有腌制腊八蒜、给小女孩扎耳朵眼等。腊八节用醋腌上半坛子蒜瓣,过大年时正好腌透,通体碧翠、酸辣可口,就着吃饺子十分对味。腊八节扎耳朵眼,则是因为旧时人们相信“腊八腊八,扎耳朵眼不发”“扎了耳朵眼,女孩儿就乖乖”的说法。家长为了让女孩乖巧听话,女孩为了长大后耳朵能戴上美丽的坠饰,因而不管家庭贫富,女孩子到了六七岁都要扎耳朵眼。扎耳朵眼通常由农村的老年妇女来完成。具体做法是,先用两粒黄豆分别放在耳朵垂两边慢慢硌压,等耳朵垂硌压薄了,再用冰碴子冻一会,趁着耳朵感觉麻木,一针穿透,然后塞进去细草棒之类的东西防止扎好的“眼”长上,就算“大功告成”。有经验的老人家在给女孩子扎耳朵眼时,都会把针放在火上烧一下,起到消毒的作用。同时,在针扎进去前还要拿小孩子向往的事情和小孩子拉呱,比如“现在不扎,长大了就扎不上耳朵眼了”“出门子”(出嫁)都找不着“主”,或者长大了“出门子”戴上坠子会多么俊之类,逗小孩子笑,以此来转移注意力。即使这样,针扎进去后仍然会感觉到很疼,很多小女孩都是眼泪在眼眶里,但却很少有谁会哭出来,正可谓是“带着泪的笑”。

灶神

小年。过了腊八节,很快就到了过年流程中的另一个节日——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过小年也叫“辞灶”,旧时当官的和老百姓不在同一天过小年,有“官辞三民辞四”的说法。

“辞灶”就是送灶王爷升天。民间认为,灶王爷是天天住家的神,平时全家人要对其恭恭敬敬,家里做了好吃的如包了水饺、蒸了馍馍、做了鱼肉之类,动筷前要先敬灶神,这叫作“供应”。到了小年,灶王爷在家里住了一年,对本家的情况、家里每个人做的好事坏事,都有一本“账”,这个时候要到天上去向老天爷汇报。为了让灶王爷多多美言,辞灶时要对灶王爷恭恭敬敬、倍加殷勤——要摆供品、烧纸钱,燃放鞭炮,还要为灶王爷准备好喂马的草和水。供品中一定要有糖瓜梨枣,意思是用糖瓜粘住灶王的嘴,用梨枣甜透灶王的心,让灶王在老天爷面前为家庭多多美言。辞灶前,还要把去年的“灶母头”(灶王爷的画像)揭下来烧掉,贴上新的。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迫切想要生儿育女的家庭,往往会念叨一番:灶王爷上西天,多说好来少说歹,马衣布(尾巴)上带回个大胖小子来。

旧时灶王爷的画像都是用木版、套版彩色印刷。河东的坡埠村多有村民印刷“灶母头”出售,临近河东的郯城县马头一带也多有印制传统。灶王爷画像上通常画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下边画有招财童子、利市仙官、八洞神仙之类,侍从中一人抱善罐、一人抱恶罐,用来装家里人做的善事恶事。画像上往往还有一年的节气以及“几龙治水”之类的话,两边对联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者“东厨司命主,本宅水火神”“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横批为“一家之主”。

过完了小年,就进入忙年的“关键期”,有首儿歌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碗,出溜出溜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很形象地把春节前家家户户“忙年”的活动场景表述出来。这时候只要是正经人家(在河东,正经人家是指正常过日子的人家。过去农村一些单门独户的光棍子,在老百姓眼里不算正经人家),不管是富裕人家还是一般的庄户人家,都要忙年。富裕人家杀鸡宰猪,舂米磨面做馍馍、蒸年糕;一般庄户人家掐碓推磨烙煎饼。穷富人家过年吃的东西不一样,但忙年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是满怀希望把吃的东西备足,保证能一直吃到正月十五。因为按习俗正月十五之前是不能动碓动磨的。忙年除了要准备吃的,“二十四扫房子”时,家里平常不用的锡壶、茶碗、酒盅子等器具也都要找出来,擦去土灰,洗刷干净。通常家里还要在年前给大人小孩做新衣服、缝新鞋子——穿新衣过新年,预示着新年新气象,生活会更美好。

河东的乡村年集

赶年集置年货,是过去忙年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不管穷富,家家一定要割肉买鱼买年画,寓意来年吉庆有余;要买柿饼梨枣瓜果,用来祭祀天地祖宗,寓意事事如意;要添置新碗新筷,期望来年“增添丁口”。小孩子们更盼着赶年集,为的是到年集上看热闹,买好吃的。比如男孩要买鞭炮,女孩子要买扎头绳什么的,大人一般不会拒绝。河东有名的年集很多,如汤头、相公、郑旺、旦彰街、独树头、重沟、王桥等,都沿袭了上百年甚至更久。赶年集的男女老幼摩肩接踵,叫卖年货的声音此起彼伏。年集上最惹人注目的是鞭炮市,“市”上鞭炮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叫卖鞭炮的吆喝声南腔北调不绝于耳。小孩子们喜欢跟在卖五香面的、卖老鼠药的旁边学叫卖声,“赶完了集,上完了店,回来捎着五香面……”“老鼠药,药老鼠,大老鼠吃了蹦三蹦,小老鼠吃了动不动……”惹得卖五香面的、卖老鼠药的张嘴骂人,小孩子们便一哄而散。年集上的说书场也是最“抓人”的地方,唱渔鼓的,弹琵琶说古书的,都会被一圈一圈的闲人围上。

到了今天,大人小孩一年到头穿的都是新衣服,过年再换一件新衣服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至于赶年集也多是转转凑个热闹,买的也不多,人们都说:“够大年初一初二用就可,初二超市就开门了,什么东西都不缺,还新鲜。”

忙年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是走亲访友送年礼。亲戚朋友间送年礼,在河东叫“走动”,东西不在多少,看重的是感情,亲戚朋友间越“走动”越亲,越不走动越生分。亲戚朋友间不交往了,用河东的话说就是不再“走动”了。当然现在大家都用上了“高科技”,用微信、短信、QQ、电话等相互祝福拜年,同样也是“走动”。忙年的其他事项还包括剃头洗澡,喻示不“陈”头,一年里身子清净;归还借的东西或钱款,喻示耿直守信用;到窖子里扒菜、清理院子里的石块杂草等。一家老小,出出进进,都是一团忙碌。所以过去在河东农村笑话别人瞎忙乎,就会说:望望你,忙得跟过年似的。

年集上买春联

除夕。除夕通常被称为大年三十(小月为二十九)。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要把院子彻底打扫干净。老人们会嘱咐玩耍的孩子们不要打碎了碗,有什么“过年打碗,要饭不远”的说法;要说吉利话不要骂人,骂人一年里会肿嘴,等等。下午的时候要插桃树条子。插桃树条子之前,把买来的红纸或者三红纸(如果家里有三年内“老”人的,要用草纸或者紫色纸)裁剪成四五厘米宽的长条,从桃树枝条的粗端向细端卷起,卷到纸条的一半即可,有的还在纸条末端剪上三刀。做好后,自家的内外门及窗户、鸡猪狗栏舍和柴草垛上,都要插。即使是自家不再居住的旧屋也要插。旧时富裕一点的人家或者讲究的人家,还要贴对子(春联)、门神和福字,挂过门笺子。等这些事情全部做完,家里院外马上会春意盎然,“焕然一新”,年味一下子就浓厚起来。

旧时,河东识字的人少,能拿起毛笔写上两下子的更少,所以过年贴对子大都需要请别人写。每到春节,都是那些能写会画的人大显身手的时候。只要买了红纸送去,他们一定不惜笔墨,一气呵成,立等可取。所写内容除了体现过年的喜庆,寄托美好愿望,还往往和时代结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所写内容多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等,“文革”时候多是“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样的毛主席诗词,改革开放后则多是“生意兴隆,招财进宝”之类。

关于贴对子,河东流传着不少笑话。一个笑话是“文革”时期,洪瑞公社有对新婚夫妇过年时请学校的老师写春联,老师顺手写了“培养祖国新花朵,造就革命接班人”,横批是“团结战斗”。这对新婚夫妇没多想,就贴在大门上。有好琢磨事的人看到后,哈哈大笑,说这小两口“团结战斗”的事也要叫旁人知道啊,就是不知道多怎(河东土语“啥时候”)能“造”出“接班人”来。后来“团结战斗”的笑话就传开了,有人还给这小两口起了诨名,女的叫“团结”,男的叫“战斗”,更有人专门在逢集的时候跑到人家门口去看“团结”“战斗”啥模样。另一个笑话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河东的南部某村,有个做生意的人家日子逐渐红火起来,过年时在新房大门上贴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对联,可是马上被人撕了,重新写了一遍贴上还是被撕掉,真是又气又恼又纳闷。后来,有知道底细的人告诉他,你邻居家说“两岸猿声啼不住”是骂人的话,把两边的邻居都骂了,如果再写那个(对联)他还会撕掉。贴对子的人家哭笑不得,于是换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果然就没再被撕。关于贴对子的笑话,其他如不识字的人把“六畜兴旺,牛羊成群”贴在堂屋门上的,把对子贴倒了的,等等,都曾在一定区域内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一段时间里大家茶余饭后说笑的谈资。

除夕当天,其他的习俗还有磨眼里插竹子。竹子谐音“住子”,表达期盼添丁进口之意。竹枝上要挂上成串的栗子、大枣、花生、铜钱,寄托着“立子”“儿女双全”、家有“摇钱树”等美好寓意。要抓把麸子放进磨眼里、碓臼子里,意思是对“忙”了一年的“磨”“碓”表示犒赏。傍晚,在大门口放根拦门棍,因为大年三十晚上不关大门,这样就能防止邪魔鬼祟的东西进来,还可以挡住自己家里的“金银财宝”流出去。

过去,除夕下午要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祭祖,由家里的男子参加,带着专门置备的鸡鱼、馍馍、瓜果等供品,到祖坟祭祀。现在这一习俗逐渐淡化和改变:一般都提前到腊月二十六进行,在河东一些乡镇流行着“二十七八不上坟”的说法,如果有在外的家人赶不回来才会等到腊月二十九,也有的乡镇的习俗是要在立春之前进行。上坟的时候一般都是不出五服的同族人一起去,凡是结婚成家的都要出一份草纸和鞭炮,人多成群,热热闹闹。先人过世不满三年的人家,有的还会在这天傍晚把先人亡灵请回家中,在堂屋供奉上灵位,待大年初一的傍晚送回,俗称“请家堂”。当晚,同族未出五服的、沾亲带故走得近的,都会来跪拜磕头。那些愿意“请家堂”的,通常被看作有孝心。

一般店铺、做各种小买卖的,除夕这天天黑前会请财神。财神有“文财神”“武财神”之说,民间请财神不分文武。请财神时都是在大路口点香烧纸三叩首,嘴里念着“过年啦,请财神爷跟俺到家里过年吧”,然后把香带回去,插在供奉财神的香炉里,就算把财神请到了家。

等到大年三十所有的事情都忙乎完,就到了除夕吃团圆饭的时间。过去生活条件差,一般人家的团圆饭比较简单,吃完后全家老小坐在一起守岁,也有的会去长辈家说话拉呱,到很晚再回来,有时候一夜不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团圆饭格外被重视,全家老少按长幼辈分坐好,一般是儿媳妇或孙媳妇做饭,小孩子在旁边玩耍,老人家则只管等着吃饭。这顿饭要有鸡有鱼,鱼最好是鲤鱼,饭菜要特别丰盛,剩饭剩菜越多越好,预示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丰盛有余。吃完团圆饭后还要看央视春晚,这已成为如今的新民俗。看春晚的同时,妇女们就开始和面、剁饺子馅、包饺子。饺子馅要有素有荤,“发纸”用素馅饺子,这样会一年顺当。包饺子时有放上一枚糖块或者硬币的习俗,谁吃到了就预示谁来年运气好。据临沂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已经流行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如果家里有八九十岁的老人和六七岁的小孩子,通常都由他们幸运地一口咬到,这时候大家就会夸上两句,一家人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子时之前,家有老人的,老人还会叮嘱所有人,今天晚上不要叫小孩子的名,过年都要说吉利话。锅屋里的锅里要放上年糕、水饺、地瓜、大枣、栗子等压锅,寓意来年锅里食物丰盛。大人要给小孩子揣上桃条枝,给他们压岁钱。民间认为压岁钱可以压邪气,让孩子健康成长。到了现在,长辈给小辈压岁钱的习俗更加盛行,而且往往数额很大。对手里握着大把压岁钱的孩子,有的家长适当引导,让孩子学会理财和正确花钱;有的家长却放任不管,任由孩子自己支配,把孩子惯出“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可见培养教育孩子重在细节、重在平时、重在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初过年包饺子的情景(网络图片)

等过了子时,一家老小都要起床。先用烧好的桃条子水洗手洗脸,每人吃一个用桃条子水煮好的鸡蛋,民间认为这样一年之中都可以辟邪。还要盛一碗桃条子水放在磨台上,放入红糖,等凉了后大人小孩喝一口,据说这样会一年里不生口疮,也不会发生口角纠纷。

洗完了脸接着就要“发纸”。旧时,老百姓家里往往会扎一个“天地棚子”,安上桌子,摆上供品,放上隔年饭。现在,河东很少再有扎棚子的了,农村里都是临时在院子里放一张“天地桌子”,摆上隔年饭。隔年饭是年三十下午蒸好的大米或小米干饭,碗要盛得冒尖,再插上“挺杆”(即高粱的秸秆,不能用筷子,因为敬天后“挺杆”要扔掉)。“发纸”时烧香烧纸磕头,燃放鞭炮,敬拜天地,祭祀祖宗。通常还把供奉的水饺、汤圆各拨出一个,使之落在燃烧的草纸和豆秸上,据说通过看灰烬里水饺、汤圆的样子,可以预测新一年的收成。“发纸”求一个“早”字,早发预示着早“发财、发家”。千家万户燃放爆竹,响声连成一片,远远听来如同雷声滚动,会持续到天亮。“发纸”后,也要到锅屋、水井旁以及土地庙烧上几张草纸,意思是过年是个喜庆节日,各路鬼神都要有钱拿,“雨露均沾”。

过去,河东人还普遍相信新旧岁交替的时候,有什么愿望祈求上天,就可以实现。比如,用竿子拨弄院子里的石榴树、枣树等果树,来年果树会结出更多的果子;如果家里的小孩子长得慢,大人会让小孩子抱抱椿树,抱的时候要唱“椿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好解板,我长长来穿衣裳”。在郑旺一带流传着一个民间笑话,说有个孩子一直长不高,家里人很着急,就告诉孩子过年时大人问你能长多高,你一定要往高处说。这年过年新旧岁交替时,家长把睡着了的孩子叫起来,问孩子“你要长到多高啊”,孩子迷迷糊糊地指着在墙上高高挂着的坛子说,长得和坛子一样高。他的本意是长到挂坛子的位置那么高,可是没说清楚,老天爷也没听明白,结果孩子不仅没再长而且还搐搐(变矮)了,最后只剩下坛子那么高。郑旺还流传着另一个过年许愿的笑话,说是有个年轻媳妇一直不生孩子,过年的时候,婆婆故意把饺子煮到半生不熟就舀出来让她吃,然后问:生不生?言外之意让媳妇说“生”,取谐音“生”好让老天爷听到。可媳妇一时忘了,随口回答说,“生倒是不生,就是有点硬”,气得婆婆一年没和媳妇说话。

给长辈拜年(网络图片)

大年初一。过了子时,就是大年初一。“发纸”的饺子吃完,往往天还不亮,接下来就是农村里一年一度的盛大团体活动——拜年。过去大年初一出去拜年,同家族的都是男人们一伙,女人们带着小孩子一伙。路上遇到其他拜年的人群,大家要互相打招呼问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敬拜天地、祭祀祖宗、相互问候,大年初一也可以说是中国的“感恩节”。

拜年时,要先从本家族辈分最高的开始,每个长辈家都要走到。一群人进了长辈的家门后,带头的就高声喊“爷爷奶奶”或者“三叔二大爷”“给您磕头了”,然后大家全都跪下咚咚磕头。做长辈的就赶紧从堂屋里推门出来,说“快屋里来,快屋里来,冰天冻地的,不磕了吧”。于是一群人挤进屋子里,你一言我一语向长辈问候祝福的话,做长辈的则忙着端着一干瓢花生、糖果之类的挨个给往兜里装,拜年的大人们都笑着说“吃足了,吃足了”委婉拒绝,小孩子们则来者不拒,一圈走下来,往往新衣服的每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那些跟着来拜年的小孩子中,如果有特别近的亲戚关系,做长辈的还要给小孩子压岁钱。

拜完了本家族的长辈,接着要拜本村亲戚门上的长辈、朋友家的长辈。一些年纪大的,会在大年初一晚些时候再出去给长辈们拜年,或者初二初三再出去到长辈家拉半天呱,这样既避免晚辈们来拜年见不到人,也不会疏远了与自己长辈间的感情。

到了正月初二,河东有“叫闺女”的习俗,也被称作“叫亲戚”。初二这天,娘家要主动“叫”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来。这一任务通常都由女子的兄、弟或侄子去做。过去是推着独轮车或牵着毛驴,现在都是开着小轿车,有的家庭姊妹多弟兄少,就打电话“叫”,不用专人再跑一趟了。“叫亲戚”的人到了之后,对娘家门上来的客,要摆酒设席好好招待,吃完午饭后有的随着一块回到娘家,也有的到第二天再回娘家。如果娘家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间相处得好的,娘家门上仍然会来“叫亲戚”,这是必要的礼数,也是人情往来之间必须做好的“公事”。还有的乡镇习俗是初三“叫亲戚”,为的是合着“三六九往外走”的吉利说法。做生意的通常要在正月初二祭财神,祈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

正月初三,河东沿袭着吃杂面的风俗,相传吃了杂面五谷杂粮会丰产。正月初四恭迎灶神,一家老小都要待在家里等着灶神查户口。正月初五又叫“五闷日”,河东的习俗是这天不能动梳子、刀剪,要吃饺子,称“捏蝎子嘴”;有的乡镇的风俗是家家户户要做渣豆腐,预示新的一年“都福”“都富”。初五又有“破五”“送穷”之说,过年中的一些禁忌到初五这天都可以破除,并要送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穷”。正月初五还是财神节,过去有的集市、店铺选在初五开张,人们相信这一天开市会招财进宝。到了今天,人们更喜欢在初六、初八开市,借着六六大顺、八八大发的谐音,希望生意兴隆、一年发财。

旧时,初八还有“放生”的习俗。而初九传说是天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习俗。初十称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用具都不能动,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河东还有个习俗,就是人们在过大年期间要吃饱喝足玩好睡好,但不能干活,否则的话会一年到头吃苦受累瞎忙乎;小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能打骂,否则会一年到头挨打受骂。这样,旧时过大年期间没事做又不能光睡觉,加上没有多少公共娱乐活动,于是男孩子们多会一群一伙的放鞭炮——鞭炮有大雷子、电光炮、二蹬脚、小摔炮等,有点燃大鞭炮扔到汪塘里炸鱼的,有插在雪堆里炸雪的,还有搞恶作剧把鞭炮扣在小碗或小筲底下、插在粪堆里,点燃,这边跑开,那边鞭炮已经把小碗或小筲炸上天,把粪便炸得臭气熏天。当然,孩子们因为放鞭炮被炸伤的情况每年也都会发生。

河东春节期间的秧歌表演活动

而一些男人则聚在一起推“牌九”赌博。还有好酒嗜酒的到处找闲酒喝,常常东家喝完去西家,前村跑遍去后村,最后喝得酩酊大醉,连自己的家门都找不到,还需要家人出去找,农村里的人都私下称呼这种人为“酒鬼”,说他们“见了酒就转了腿肚子”“早晚死在酒里”。过去春节期间因为赌输了钱或者喝醉了酒引发家庭矛盾的很多,闹得鸡飞狗跳,家里不和睦,还惹得别人说闲话。河东人都称这些不务正业的人“不是整装货”,不是正经过日子人家。

到了现在,河东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多了。家里有电脑电视不说,各级党委政府还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也有声有色。那些曾被当作“迷信落后”“破四旧”的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比如郑旺大官庄、凤凰岭黑墩的耍狮子舞龙,汤河的扑蝴蝶,梅埠的打花棍,九曲三官庙的“龙灯扛阁”等,都被重新“拾掇”起来,而且被注入时代特色,大大提升了文化品味和技艺水平。特别是建区以来,河东区年年组织秧歌会演,让全区各乡镇街道的秧歌队汇聚一堂,竞技表演、相互切磋,成为春节期间一大文化盛事。临沂国际影视城连年举办的新年庙会,也逐渐成为一种新民俗,过年期间熙熙攘攘,小吃杂耍汇聚,让人流连忘返。

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河东人习惯叫过“正月十五”。这天家家要吃汤圆,俗称“糖圆子”,寓意全家团圆,和睦美满。

旧时,河东区域全都是农村,生活条件差,大多数人家过“正月十五”吃不上“糖圆子”,更看不上焰火什么的。除了规模大的集镇有一些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撑旱船等活动,多数村庄都比较冷清。到建起生产队的时候,一些条件好的大队、生产队每到元宵节会组织放土焰火,人们习惯叫“放花”。所谓土焰火,就是在石头上凿出一个口小底大的圆槽,装满制作焰火的火药,然后用干土夯实封牢,插上引燃的芯子,就算做成。哪个大队放焰火,往往周边几里(1里合500米)外村庄的人晚上都会去看。放土焰火要选在空旷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安全,因为土焰火如果爆炸会和地雷爆炸差不多,很可能造成伤亡。点土焰火时,都是选胆大的人,点燃后要迅速跑远,看景的人们也要待在远处。由于装的火药多,有的土焰火会持续喷射两三分钟甚至三四分钟,喷出来的焰火高达三四米,映得半边天通红。也有用砖头做土焰火的,大多是在青砖头上打一大拇指粗细的直眼,里面装填上土火药,掺杂着铁铜碎屑及锯末等砸实,因此也叫砸砖花,所用土火药的成分是一硝二硫三木炭,以大量的木炭做“引子”以防爆炸,确保安全。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东乡间过“正月十五”的娱乐活动就多了。实行大包干后农民生活比以前富裕了,加上因为纵穿西北东南的兖石铁路占地赔偿让很多村集体“一夜暴富”,于是很多村庄都组建起了秧歌队、柳琴剧团,购买了电影放映机。白天有秧歌队、柳琴戏在村里表演,晚上有电影放映,可以说是农村娱乐活动的空前爆发期。农民生活宽裕了,给孩子们买鞭炮、烟花也出手“阔绰”——女孩子通常只玩“滴滴锦”,男孩子们玩的烟花种类就多了,有小烟花安在地上放;有“手花子”拿在手里放;有“地老鼠”,点燃后转着圈在地上乱钻;有“窜天猴”,“放”的时候一松手就刺啦一声窜到天上去了;还有“黄烟”,可以用喷出来的黄色烟雾直接在地上或墙上画画、写字,这几乎是每个孩子的最爱。(www.xing528.com)

过“正月十五”另一个习俗是做灯。在河东,有用白面或地瓜面蒸面灯的,做成各种形状,灯上要捏出十二个灯鼻子,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闰月则要捏上十三个灯鼻子。蒸灯用茅笼,待蒸熟后,看看哪个月份灯里面的水多,就预示着这个月里雨水大。也有用胡萝卜、青萝卜挖灯的。灯做好以后,用细秸秆或者火柴杆缠上棉花做灯芯,倒进食用油,天黑以后点燃。点燃的灯要照遍所有房间,照照粮囤,照照牲畜栏圈,照照碓磨,等等。还要让小孩子照遍全身,边照边说:照照眼看得清,照照牙不招虫,照照耳会听话,照照手手变灵,照照“耶尔盖”(额头)当大官,照照全身不受穷。照完家里的一切,要让灯继续燃烧,以便等着看灯芯上结出来的灯花。据说如果灯芯上爆出小灯花,预示着小米、高粱等作物丰收,如果是大灯花则预示豆子、玉米棒子等作物丰收。通过这个习俗,可以看出过去人们过节时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朴实心情。过正月十五还有往外送灯的习俗,院门、屋门、路口、井台等,都会送上一盏。刚刚去世的亲人坟墓上也要连送三年灯,目的是让逝去的亲人正月十五也过得亮亮堂堂。

过了十五,就到了正月十六,河东人有在这一天出行的习俗,谚语叫作“正月十六走百病”。特别是久病缠身的人这天一定要走出家门,直至天黑才回家,名曰“躲病灾”。再就有在这一天烫、灸疾病的习俗,把十五做豆腐留下的豆浆水重新烧开,全身有病烫全身,局部有病烫局部,直烫到浑身冒汗为止;或者将干艾叶搓成锥状,下垫姜片,放在病灶或者有关穴位上,点燃,叫作灸病。旧时少药缺医,这些做法有一定疗效,因而被延续下来,到现在河东许多农村还保留着这个风俗。

到了正月十六,也预示着年过完了,“年走了”。当然河东也有过了正月才“走年”的说法。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又称“青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据说这与古代以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分布位置及厘分季节有关。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条龙,角宿星为头,恰于二月二期间的入夜从东方升起,故有龙抬头之说。时令到了二月二,昼夜近乎平分,大地转暖,阳气上升,百草萌发,人们于是庆贺龙抬头。

自古以来河东区域的人们一直靠种地吃饭,所以农民多重视这个节日。二月二清晨一大早,庄户人家通常会用青灰在院中撒圈,称作“围仓囤”,中间放五谷杂粮,上面压石头,叫作“填仓”,反映人们期盼粮食丰收、吃穿不愁的美好愿望。旧俗人们还会在这一天理发剃头。龙抬头这天“剃龙头”,预示一年会有好的开始。

二月二炒黄豆,又称作“炒虫子”。家家户户早五更就炒好豆子,有黄豆、黑豆、花生、栗子等,黄豆、黑豆加上白糖、红糖,又统称甜豆。炒黄豆习俗的起源,据说是因为武则天。当年武则天当上女皇,雌占雄位惹恼玉皇大帝,他命令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处。可是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受灾百姓的哭声,看到到处都有饿死的人,于心不忍,就偷偷为人间下了一场大雨。玉帝知道后大为恼火,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并立了块石碑镇着,碑上刻着“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的文字。人们为了救龙王,就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却一直没能找到。到了次年农历二月初二,有人在炒菜前,看到有粒豆子掉进热锅里炸开了,心想这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炒黄豆,给玉皇大帝供上,并大声喊“金豆开花了”。玉帝看到后只好让龙王回到天庭,从此民间有了二月初二炒黄豆吃的习俗。这个民间故事,展示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古代农耕文明受天气制约的现实。

旧时,也有传说认为二月二是土地老爷的生日。土地老爷被认为是神灵中最低层次的官,专管一个村庄里阴间的事务,是城隍委派到最基层的管理人员,这一天为敬奉这位最靠近老百姓的“芝麻官”,人们会端上一碗煮好的杂面条送到土地庙,焚香烧纸,跪求土地老爷保佑村庄平安,保佑五谷丰登。

二月二的杂面条又叫龙须面,人们相信吃了龙须面一年福永远。具体做法是在小麦面粉里加入黄豆面等,反复揉擀,这样做成的面条煮熟后比普通的面条筋道,且豆香味浓郁,让人胃口大开。

过去在河东还有二月二这天到汤头龙王庙祭拜龙王爷的习俗。汤头龙王庙历史悠久,据庙碑记载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年间香火最盛,信众云集。祭拜龙王爷的活动有大型法会、龙王巡街、舞龙舞狮等。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又叫“上巳节”,相传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旧时在河东,三月三这天的习俗是吃荷包蛋。荷包蛋的做法和平常差不多,只是烧水时放入新采来的艾草叶、蒿子叶,等到水开了,打上鸡蛋,这样煮的荷包蛋蛋白会变成浅绿色,盛在碗里散发着淡淡的草香味,十分诱人。吃荷包蛋后,要喝几口煮荷包蛋的水,人们相信加了艾叶、蒿子叶烧开的水可以驱邪,喝了能保佑一年平安健康。

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时候,地里的野生荠菜又鲜又嫩,正是挖荠菜吃荠菜的好时候,民谚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通常的做法是包荠菜水饺、做荠菜塌煎饼等。20世纪中叶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荠菜被闹饥荒的农民当成了救命的宝贝。据说当听说河东这一片的荠菜都被挖光了,一位莒南县唐武阳村的老年妇女,隔河渡水走了30多里路,将一提篮荠菜当作礼物送到汤河旦彰街村的亲戚家。对于这样一篮不同寻常的野菜,旦彰街村的这家人千恩万谢,像吃点心一样,一天抓一小把做上一大锅汤喝,硬是让全家度过了难熬的春荒。

白塔街庙会上的戏曲表演活动

农历三月三,正值春和景明,桃红柳绿,河东还有赶庙会的习俗。河东区的白塔街庙会是三月三开始连逢三天的大会。据说白塔街庙会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村中老人们讲,旧时白塔街村有佛爷庙、关爷庙、雹神庙三座庙宇,尤以雹神庙最为出名,香火兴盛,由此逐渐汇聚成市,后来又发展成大的庙会,一年两度,以三月三“春会”为主。逢会期间,要唱大戏三天,各种交易物资齐全,各种小吃琳琅满目;耍杂技的,拉洋片的,说书“拿皮影子”的,无奇不有,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这里“赶会”,烧香祈福,购买物品,吃喝玩娱,乐不思返。所以旧时有一段顺口溜,叫作“有名的十字路,欢乐的板泉崖,难舍难离的白塔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庙会期间,白塔街村还组织龙灯旱船、高跷秧歌队以及庄户剧团开展表演和宣传活动,赋予庙会新的文化内涵。到现在,白塔街庙会已成为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盛会,并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月初八把香插】

传说阴历四月初八是佛祖显世之日。民国《临沂县志》记载,四月初八,“乡人争结浮屠会”,即这天人们有到庙里烧香和赶庙会的习俗,所以有一首民歌唱道:“四月里来四月八,娘娘庙上把香插,人家烧香求多福,为奴烧香求丈夫。”每年四月八的相公庄春会也十分有名,木料市、嫁妆市、牛马市等各种物资应有尽有,吸引赶山赶会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拥入,市面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在河东区域内,阴历四月初八还有为牛过生日的习俗。过去河东农民使用的主要役畜是牛,牛犁田耕地,拉车拉耙,任劳任怨,因而有“牛是自己哑巴儿”的说法。每年这天,庄户人家会熬好一锅小米汤给牛喝,以示对牛的感谢和疼爱。

【清明节“赶头汤”】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吃干冷食物。家家户户到祖坟添土上坟,以示对先人的悼念之情,俗称“春祭”。还有人家会用松柏和柳树枝顺着院墙根各处抽打,口里念道:“东墙抽西墙砸,蝎子蚰蜒不敢爬。”家家在门口插上松柏和柳树枝,据说是为了辟邪。孩子们则喜欢戴柳树枝编成的帽子玩耍,扭出一个个柳条哨,吹得呜呜作响。

旧时有谚语说“泡了清明汤,一辈子不长疮”。在河东,更有清明“赶汤”的习俗。相传每年清明前一天,“汤神奶奶”都会在汤头温泉的汤池中“降药”,可治人间百病。人们相信如果在清明节早五更前喝上几口汤泉水,就更能“祛病消灾”,延年益寿,所以“赶汤”最好要“赶头汤”,要争取在汤池里刚放水的时候进到池子里,否则“汤神奶奶”降下的药就会被别人“摸”光了。“赶头汤”对住在汤头附近的人来说相对容易,而对那些远路长程的人则是一件大难事。史书记载,每年清明前远途而来的百姓常“裹粮而至”,甚至宿于池旁,为的就是能“赶头汤”。换一个角度看,“赶上头汤”的人,洗浴用的是新换的水,自然进去越早池水就越干净,恐怕这才是人们争相“赶头汤”的原因。

过去,这里还有“争汤”的习俗。旧时汤头温泉有三处汤池,分别是男汤、女汤和癞汤。每年清明节期间,由于从各地来“泡汤”的以妇女居多,女汤容不下这么多人,她们就常常去抢占男汤。抢占男汤时,通常都是趁着男汤里人少的时候,悄悄地把男汤池简陋的木门打开,几个年纪大的老年女人率先冲进来,穿着裤子、光着上身跳进池中,故意把水花溅起,大声喊叫着“男人和老婆头子掺和啦”,把泡在里面的男人吓得手忙脚乱,赶紧爬出池子穿衣跑掉,身后是女人们一阵阵戏谑的大笑。

男池被强占后,男人们就只好挤到小癞汤里洗浴。但是男汤被女人们“占”久了,男人也不甘心,总想着再“夺”回来。夺汤的时候,要么在深更半夜女人走光了的时候去重新占领男池,要么就是让小男孩穿着女孩子的花棉袄、戴上花头巾混进去,把小木门给敞开,惊吓女人们,还有恶作剧的男人把油倒进池水里去,于是泡澡的女人们纷纷穿衣逃跑。如此反反复复,清明节期间“争汤大戏”往往持续好几天。直到清明节过后,要开始春忙了,每年的“争汤”大战才会告一段落,汤池就重新回到男汤女汤各得其所的时候。

【端午节与“秃尾巴老李”】

河东人称端午节为“五端午”。旧时过端午节,有在日出前采百树头烧水煮鸡蛋以及洗身的习俗,家家要吃粽子、插艾蒿,(人们)也有驱毒虫的习俗,老人们会用一把艾子草抽打屋内的旮旯,边抽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墙上爬,不许把人蜇”。儿童要戴五毒肚兜,手指手腕上系五色线,意在驱蛇、蝎子、壁虎、癞蛤蟆、蜈蚣等五毒。大人们会告诉孩子要等到下雨时解下五色线,让流出“阳门口”的雨水把五色线冲走,这样五色线就能变成龙。也有为孩子编索子的传统。节日前家中的老人到姓氏不同的人家“全(收集、讨要的意思)线”,一家要一根,各色丝线按照金木水火土分缕编在一起,并编入方孔铜钱,名曰长命索,据说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能保佑孩子长命百岁。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家家买来雄黄加入白酒之中,全家饮雄黄酒辟邪驱虫防病;还要将雄黄酒遍洒室内室外,借以驱逐害虫。再就是缝香荷包,巧手绣制的荷包,内装朱砂、雄黄、冰片、丁香、艾叶、松柳、蒲根等,造型各异,既是青年男女身上的装饰品,也常是年轻少女送给情人的信物。

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通常大都认为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但据说河东人则是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民间传说秦末汉初大将李佐车死后,投胎到河东凤墩岭李黑墩一户姓李的人家,这家女人怀孕后生出一条小黑龙,吓坏了她丈夫。她丈夫摸起板斧就砍,尽管小黑龙逃得快,仍被砍断了尾巴。小黑龙后来到了东北的一条大江,与为非作歹的白龙争斗。为了帮助黑龙,当地山东人见到黑龙就用芦苇叶包着米投给它吃,见到白龙就投生石灰烧它的龙鳞,结果在阴历五月初五这天黑龙把白龙打败,人们遂将此江改为黑龙江。黑龙因为出生在李家,又少了截尾巴,被称为“秃尾巴老李”。因为“秃尾巴老李”对山东人特别亲,很多山东人去闯关东,为的是能得到他的照应。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河东人就有了在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的习俗。

河东人吃粽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这里地势低洼,河沟汪塘到处都生长着芦苇,每年端午时节苇叶长得又宽又大,用苇叶包出来的粽子别有一番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是把杀青后的芦苇叶子和米泡好后,用芦苇叶把米和大枣包成三角形,再用棉线或稻草缠扎,和鸡蛋放在锅里一起煮。这样煮出来的粽子香甜可口,百吃不厌。

过了端午节,天气就变得热起来,河东区域有“清明脱棉袄,端午脱棉裤”的说法。

【六月六过“半年”】

六月六又叫“过半年”。旧时,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民间传说是龙王晒龙衣的日子。通常这天都会天气晴好,读书人会把书籍拿出来晾晒,老百姓会把家里的衣服、丝线、棉单、囤底等东西拿出来“见见日头”。民间还用杂面蒸面龙,放在粮囤里,喻为仓龙,有仓龙守粮,粮食才吃不尽用不完。这天,河东还沿袭着村村敬天的习俗,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挨家挨户收敬天的份子钱,用这些钱买来纸香和瓜果供品,选择在村庄比较开阔的地方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感谢上天的恩惠,之后将一篮筐的新鲜瓜果抬出来,由一个人抓起瓜果向人群撒去,人们欢呼着抢捡瓜果,既喜庆又热闹。

“过半年”又恰逢刚收下新麦子,要蒸新面馍馍敬天地、尝新。每逢六月初六,还是请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河东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到了伏天六月六,搬回闺女过个够”“割完麦打完场,媳妇回去见亲娘”“媳妇六月会亲娘,全家和顺日子长”。闺女回娘家要带礼品,过去一般是用新麦磨面蒸的馍馍、大面鱼,20世纪80年代又兴起带大锅饼,既省事又好吃。同时还要带一刀肉,有“六月六,要吃闺女一刀肉”的说法。六月六时,还要叫未过门的媳妇到婆家住些日子。未过门的媳妇来之前,婆家要提前准备好她夏天穿的新衣服。如果未过门的媳妇不来,婆家就要派人去送“夏衣”。这个习俗河东到今天也还存在。

晒囤底

【七夕——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牛郎和私自下凡的织女相爱,被愤怒的王母娘娘用簪子强行划出一条天河分开,从此天各一方。只有农历七月七这一天,喜鹊飞到天河上搭桥,牛郎织女才能相会。据说这一天经常会下雨,因为织女与牛郎及孩子相见,一定要痛哭一场,于是落泪成雨。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现如今七夕节逐渐受到年轻人追捧,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年轻情侣或夫妻之间流行互赠礼物、相约外出吃饭等,和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一样热闹。

旧时还传说,如果七夕夜里躲在葡萄架下,会听到天上牛郎织女的说话声。据说刚成立农业合作社那年的七夕节,汤河楼子村的一个女青年为了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没吃晚饭就躲到葡萄架下,结果整整一晚上也没听到牛郎织女的只言片语,衣服全被露水打湿了,还得了重感冒,吃了十几天汤药。人们把这件事编成了顺口溜:“楼子闺女傻不傻,葡萄架下听拉呱,牛郎织女没听到,反倒自己感了冒。”

七夕节旧时还被称为“乞巧节”,民间女子向天上织女祈求传习女红技巧。通常女孩子们会在晚上摆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七夕节以后,就逐步转入秋季,天高气爽,云彩变幻多姿,过去河东流行着“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

【七月十五称“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中元节”,又被俗称“鬼节”,有“八月十五人节,七月十五鬼节”的说法,被民间认为是冥界三大节日之一。旧时,民间迷信传说阎王爷会从农历七月十三日起,将所有的鬼魂放出来。所以每年逢七月十五人们都要上坟祭祖,用这种形式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求得保佑。这天,还有人到村头烧纸焚香祭祀孤魂野鬼,祈求平安。

【八月十五月团圆】

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十五”等,是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尤其被重视。人们期盼在这一天全家团圆,所以即使是出门在外的也要尽量赶回来。节前要“走亲戚”,亲朋好友都会带着礼品互访,表达亲情或友谊。即使是定了亲尚未婚娶的女婿,节前也必须“走丈人家”,所带礼物要特别“厚实”,而且要连“丈母爷爷”“丈母奶奶”“叔伯丈人”等一块“走”着,这样才会留下“男方通情达理”的好印象。

过去过八月十五,富裕人家会全家人围坐,摆出月饼、酒菜、水果等,敬天敬地、饮酒赏月直至夜深,俗称“圆月”。而庄户人家吃个月饼就算过节了,一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具备,二是因为“八月十五”往往也是到了农忙季节,对他们来说秋收秋种更为重要。庄户人家吃的月饼,都是本乡本土产的老式月饼,用薄牛皮纸包着,一般是一包为一斤,一斤有八个。有一种赖皮月饼,表面呈深棕黄色,布满不规则凹坑,香酥可口,要到临沂城里才能买到,都是用蜡纸包着,有的还要装在木头匣子里,显得非常高档。由于生活条件差,庄户人家都是一年吃一次月饼。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庄户人家连糠菜都吃不饱,更别奢望过八月十五有什么月饼了。在汤河,为顺应民风民俗,有的村大队安排生产队破格让各家从地里扒一个地瓜,洗净泥土,切成圆片,放锅里烤熟,当作月饼过节。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生活条件依然较差,月饼还是稀罕物,八月十五走亲戚送月饼,收到月饼后,常有亲戚把月饼再送到另外一家亲戚的情况,结果转来转去,最后月饼变得“红花绿毛”,发霉变质。

老式月饼

到了现在,除中秋节食用外,月饼已成为人们日常喜好的点心之一,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买到。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之丰富,从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

【“两九”相重是重阳】

《易经》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时节,天高气爽,古代有蒸食重阳糕以及登高游玩的风俗。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因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寄托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生命长久的期盼和祝愿。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各级政府对“孝德”建设的大力推广,孝敬老人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更是得到集中体现——这一天,子女们会回到老人身边,给家里的老人送上节日礼物,让老人感受天伦之乐;河东区民政局、老龄委等部门通常都会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敬老爱老工作;一些单位会在重阳节组织开展一些敬老爱老活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共建文明和谐社会。

前几年汤河镇某村一对年迈夫妇,其子不孝,经常辱骂老人。这事被媒体曝光后,周边群众义愤填膺,纷纷怒斥,这个不孝子感受到很大的社会压力,终于认识到错误,痛改前非。郑旺镇前洪瑞村的农家女颜世美自幼喜好唱戏,对“忠孝”二字理解深刻,对不孝行为疾恶如仇,近年来由她创作表演的情景小戏《孝道》,动情处能让观众凄然泪下,得到大家一致好评。这些事件都说明孝文化在河东已经深入人心,进入千家万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