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学生还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从起点能力到终点能力之间的这些从属知识技能被称为使能目标。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例如“物质的量浓度”的教学,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使能目标如图5-3所示。
图5-3 起点能力、使能目标和终点能力的关系
一旦起点能力、使能目标和终点能力的先后顺序被分析清楚,教学步骤的确定就有了科学的依据。而学生的起点能力、使能目标和终点能力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也直接影响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这方面,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论,为教师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原有知识的性质进行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通过相互作用,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其结果是新知识获得意义,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组。因此,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起决定作用。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可构成三种关系。
(一)原有知识为上位的,新学习的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下位知识
当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在包容程度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构成下位关系,这时新知识的学习称为下位学习。例如,学生已经具有了烃的概念,这时学习芳香烃的概念,就构成了下位学习。如图5-4所示。
(www.xing528.com)
图5-4 下位学习模式图、上位学习模式图
(二)原有知识是下位的,新学习的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上位知识
当新知识在包容与概括程度上高于原有知识时,这时新知识的学习属于上位学习。例如,学生已经具有了铁、硫、碳、磷等跟氧气反应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化合反应的概念,这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如图5-4所示。
(三)原有知识和新学习的知识是并列的,构成并列结合的关系
有时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既不能产生上位关系,也不能产生下位关系,但是新知识可能与原有知识有某种吻合关系或者类比关系,这时新知识的学习为并列结合学习。例如,学生已经具有了酸的通性的知识再学习碱的通性时,由于二者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新知识也可以被原有知识同化。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者的内、外学习条件不同,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也不同,在进行任务分析时,必须弄清楚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最优的学习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看出,任务分析需要坚实的学习理论基础做指导,是一门比较复杂的教学设计技术。目前我国中学化学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主要还是依据个人的经验,缺少科学的理论分析。虽然教师的经验是宝贵的,但是它不能代替由学习理论指导的任务分析工作。如何科学地分析教学任务,是今后教学设计中亟待研究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